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4日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山東將“畝產效益”這一反映農業收益的術語引入工業領域。以畝產論英雄,算法的改變帶來了眾多產業園區和企業做法的改變。
濰坊宏駿零部件有限公司屬于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規模以上企業。通過航拍畫面可以看到,公司所在園區里土地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一,廠房東、西、南三個方向都有大量土地閑置。濰坊宏駿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戰輝表示:“因為我們當時地征得比較多,利用不起來,總共用了不到70畝地吧。所以再怎么弄,畝產效益也上不去。”
因為土地產出效益低下,在2021年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展的“畝產效益”評價中,這家公司和另外三家企業被列為D類,也就是限制發展類企業。評為D類后,企業用電價格每度加價5分錢,一年約用500萬度電。電價上漲增加企業的成本,這些D類企業接下來又該何去何從呢?記者電話聯系到了濱海經開區經發局的工作人員。她認為:這種方式是最有效,讓企業家意識到這個問題,然后想辦法轉型。
過去,企業擁有土地越多越好,但現在,畝產效益評價讓企業有了壓力,宏駿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下一步將要把土地分割出去,目前已經有實質性的進展。
這家企業一方面通過投入節能環保設備降低能耗排放,另一方面積極和園區配合引進新項目,盤活閑置土地。今年8月份,企業被重新評定為C類,也就是提升發展類企業。
進行畝產效益評價是山東省推動的一項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改革。山東省政府2019年出臺《關于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縣(市、區)按照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2個口徑,依據綜合評價得分,原則上將企業分為A類、B類、C類、D類四類。山東省發改委價格處副處長史華楠表示:“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制約,必須堅持以最少的資源環境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參與‘畝產效益’評價,末位5%的企業將被評定為D類,涉及全省近5000個項目。”
今年2月,省發改委又下發《關于“畝產效益”評價企業差別化價格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對“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列入D類的企業,在用電、用水、用氣等方面給予加價。其目的在于通過實施差別化的價格政策,形成強有力的杠桿作用,引導企業科學合理利用資源要素,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讓各類資源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促進全省工業加快提質增效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實行“畝產效益”評價,畝產效益好的企業得到政策激勵,而畝產效益差的企業,運營成本增加,則被倒逼轉型升級或者退出。這種新的考核標準猶如指揮棒,促使各地不再粗放使用土地。青島的企業開始往地下拓空間。
青島西海岸新區王臺街道原來是一片老工業區,總占地面積12.84平方公里,中小企業1200多家。雖然工業區占地面積大,企業眾多,但產出效益低下。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部副部長崔希富告訴記者:“原來王臺是一個以紡織產業為主的老工業生產基地。土地利用效率粗放。整個的容積率大約在0.2~0.6之間。”
今年4月以來,青島市啟動重點低效片區(園區)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作為攻堅重點的王臺片區累計騰退清理低效企業470多家,騰出低效建設用地4944畝,新建的園區也不再鋪攤子。位于王臺街道西部的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就是一處專門為高新特精企業打造的工業園區。在這里,除了地上五層,還向地下要空間。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招商運營副總經理曾凡剛表示:“在整個規劃建設的過程中呢,地上兼地下這種多層廠房,針對機器人產業這種需求,這種定位,我們來做的規劃設計。”
王海霞是山東科技大學的一名副教授,她帶的研究生團隊專門開展機器人高新技術研究。在選址的時候,她一眼看中了這處高標準多層廠房的地下一層。
王海霞表示:“當時真的很驚喜,因為有地下室,而且場地也很大,適合我們最開始的重型設備的研發,我們還有一些算法,還有一些產品的展示,正好適合上面樓上,樓上還能隔出一層來,最上面是偏理論的一些研發。”
和王海霞一樣,一大批從研發、中試到生產全鏈條覆蓋的科技企業也來了。青島中科墨云智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振表示:“一層我們主要是組裝,二層和三層,主要是研發。山東省機器人產業園,在設計上,在使用上,我們認為我們用它的使用效率是比較高的。”
往地下挖潛,引入高科技企業,使青島的老工業園區引來了畝產英雄,提升了畝產效益。而在濰坊壽光,有家企業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則眼睛朝上,向空中要效益。
按下一個按鈕,貨物自動存取。從12層的貨架上取完貨運到出貨口,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分鐘。這是地處壽光的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智能立庫項目。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榮剛告訴記者,他們這個智能立庫項目,投資近3,000萬元,建筑面積是5000平方米,高度是接近30米,全部投入建成使用以后,能夠存儲成品16萬件,存儲量是接近普通倉庫的10倍。
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24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后快速發展,亟需新增生產線,但土地從哪里來?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榮剛表示:“我們現有的這個用地,已經滿足不了公司的快速擴張,所以必須在土地利用率這方面下功夫。”
新建成的智能立庫雖然只占企業總面積的2.5%,卻能滿足所有成品的存儲。通過對傳統倉庫的改造升級,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增加了兩個生產車間,以滿足現有供訂單的供應,進一步助力了公司的發展。
向地上要空間,這家企業從一期項目的畝均投資280萬元,提升到二期項目的畝均投資430多萬元。
山東玉馬遮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紀榮剛告訴記者:“畝產效益和附加值不斷提高,2021年畝產稅收達到27.9萬元每畝,畝均工業增加值132萬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和35.7%,分別高于我們全市(壽光)的平均水平。”
在畝產效益中,產出效益和土地空間好比是分子和分母。通過在單位面積上擴大物理空間來增加“畝產效益”,等于是做強分母;而加強自主創新、苦練發展內功,則會擴大分子。這更是打造企業“高產田”的根本途徑。
鹽酸二甲雙胍藥片是使用最廣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藥物,位于壽光的山東富康集團是這類藥物全球最大的產銷企業,產量占全球總用量的30%以上。但就是這樣一家企業,制藥的輔料卻長期依賴進口。山東富康制藥有限公司制劑生產區總經理王旭東表示:“國產輔料和進口輔料的價差有十幾倍,而成本中,輔料是占很大一部分的。”
企業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提升企業效益,不解決這個問題不行。
山東富康制藥有限公司制劑生產區總經理王旭東表示:“通過物理的方式,就是像廠房的提高,這也可以達到畝產效益的提高,但創新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通過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大幅度地提高畝產效益。”
于是,企業團隊加快自主研發,攻克了用國產輔料替代進口輔料的處方工藝。這樣一來,鹽酸二甲雙胍DC顆粒每噸成本下降了2100元。
為進一步降低成本,山東富康集團開始在國內布局建設二甲雙胍全產業鏈。2021年,在寧夏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雙氰胺生產基地,補齊了上游的產業鏈,企業效益大幅提升。
產業鏈上的價值變化:賀蘭山的石頭,70元一噸;加工成電石變為5000元一噸;再到雙氰胺,變為3萬元一噸;雙氰胺拉回到壽光加工成二甲雙胍原料藥以后,它的價值變為10萬元一噸;加工成片劑以后,價值大約在60萬元。
這樣從一塊石頭到一粒藥片,價值提升了將近一萬倍。
過去,一些地方熱衷建設大園區,一些企業喜歡多要地。看著體量很大,實際上不是強壯,而是虛胖。在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堅持嚴控“鋪攤子”式的產業發展行為,不以規模爭高下,而以畝產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