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壽光日報
2022-11-07 17:23:11
原標題:從一隅到阡陌,“數字山東”蝶變升級
來源:壽光日報
原標題:從一隅到阡陌,“數字山東”蝶變升級
來源:壽光日報
當紡織服裝企業面對不同的訂單需求時,數十種原料、上百種品類需要快速切換調整,生產與設備管理會變得格外繁雜。走進山東正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紡紗智慧工廠,你會看到技術革新“化繁為簡”的奇妙過程:一排排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和在其間有序穿梭的AGV小車是這里的主角,長達百米的生產線前,工人用一部智能設備終端就可掌握所有生產數據。
這是由卡奧斯COSMOPlat為正凱打造的企業級紡紗生產智造平臺,結合新工廠工業網絡部署、紡紗MES、紡紗物聯網等系統,可實現工廠的全流程數字化驅動、監控與管理,借此平臺正凱年生產能力提升約3倍,產品生產周期縮短30%,能源與人力成本也大幅下降。其實,不僅是在紡織這個印象中“千人紗、萬人布”的傳統產業,在山東,由數字引發的蝶變早已從一隅走向阡陌,在各行各業真實上演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山東是實體經濟大省,也有數字經濟發展的廣闊舞臺。近年來山東深刻把握數字變革新機遇,著力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培育數字時代新動能,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在數字強省領導小組下,山東專門成立涵蓋12個省直部門的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機制,建立數字經濟辦公室,統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省工信廳數據產業推進處處長孫志強介紹。由此,山東數字化發展進程持續加速,數字經濟成為引領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
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迅猛。今年前三季度,全省軟件業務收入達7344.1億元,同比增長17.8%,居全國第4位;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累計增長18.1%。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增至四家,占全國七分之一;國家級特色專業型平臺、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等數量居全國第一。被稱為信息時代“新石油”的大數據產業今年前三季度業務收入1137.2億元,同比增長25.9%,已形成領域覆蓋面廣、鏈條相對完整、產業體系初具雛形、成長速度強勁的良好勢頭。
產業數字化賦能取得新突破。山東兩化融合發展指數去年已達到115.9,居全國第二;制造業數字化效益規模為7877億元,居全國第三。今年,山東“一業一策”制訂數字化轉型方案,持續推動“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前三季度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1091個,全省技改投資同比增長14%。數字農業加快推進,智慧農業應用基地數量達500多家;服務業數字化水平加速提升,前三季度,全省網絡零售額實現4472.7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3935.6億元,同比增長28.8%。
數字技術創新展現強勁活力。2021年以來,山東組織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基礎研究,聚焦類腦計算、智能網絡、新型傳感等方向,部署一批重大基礎研究任務。通過自然科學基金累計資助數字科技人才2000余人。面向數字經濟領域科技創新發展需求,山東打造“5351”數字經濟創新平臺體系,重點圍繞先進半導體、高端工業軟件等培育50個創新實驗室、300個產業創新中心、50個創新服務機構、100個創新人才基地,推動形成領域布局合理、功能層次明晰、創新鏈條完整的數字經濟創新平臺體系,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468家。
今年8月,山東召開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提出爭創全國數字經濟發展示范區。一個多月后,出臺《關于深化改革創新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數字經濟發展堵點難點給出6個方面23條具體措施。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政策體系、推進機制不斷健全,將帶動數字經濟持續擴面增量、提質增效,進一步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睂O志強表示。
來源:大眾日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