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三角早報
2022-11-14 16:10:11
原標題:東營市人民醫院王曉田獲“白求恩精神踐行者”榮譽稱號
來源:黃三角早報
原標題:東營市人民醫院王曉田獲“白求恩精神踐行者”榮譽稱號
來源:黃三角早報
近期,東營市人民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集團東營醫院)急診科主任王曉田獲得2022年度尋訪“白求恩精神踐行者”榮譽稱號。
2022年度尋訪“白求恩精神踐行者”公益活動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白求恩精神研究會醫學科技創新分會聯合舉辦,歷經6個月的尋訪推薦,最終全國共有112名衛生健康工作者列為“白求恩精神踐行者”榮譽獲得者。
本報記者 鞏奕含 通訊員 李揚 李國程
心懷大愛 為急診事業發展殫精竭慮
急診醫學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的綜合性醫學科學,也是臨床醫學的第一窗口,在急、危、重病的救治以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身為急診科主任,王曉田深感肩頭責任之重。醫院創建國家級胸痛中心期間,王曉田帶領護士長等人,多次利用業余時間奔波于天津胸科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醫院、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等知名醫院,向急診專業的同仁取經問道。
東營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從一個只具分診功能的科室,逐步發展為一個集院前急救、院內搶救、留觀室、急診重癥監護、急診病房等于一體的規范化科室,固定床位53張和流動床位16張,各種先進的搶救儀器一應俱全。年急診量已達到8萬人次,搶救人次達2500,搶救成功率達到96%。創建心血管內科監護室(CCU),擴建急診重癥監護室(EICU),使心臟重癥及其他急診危重癥的救治水平再上新臺階。
一年365天 時刻緊繃保護生命之弦
由于專業的特殊性和緊急性,急診科沒有固定休息日。無論何時,只要聽到急救車的鈴聲一響,王曉田就會率先抵達搶救床旁,指揮搶救。他不但帶領全科醫務人員進行定期的模擬搶救演習,還經常組織全科醫護人員進行模擬操作培訓和三基技術理論訓練,極大地提高了醫護人員應對突發衛生事件的能力。
2019年5月1日,王曉田突然接到科里的電話:“主任,有1名猝死患者在醫院停車場,保安小哥已經在心肺復蘇,快來!”“趕快啟動介入團隊及導管室,我馬上到!”他率領急診科和介入團隊的醫護人員首先對患者進行施救,患者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實施急診介入手術。經過2小時努力,患者終于轉危為安,轉入病房接受進一步治療。
胸痛中心運行5年多來,王曉田全年365天、每天24小時聽班,特別是節假日,他說:“時間就是生命,我們耽誤不起!”無數個節假日,他們上演一場場生死時速的競技,一例例鮮活生命得到挽救,一位位患者轉危為安。
無怨無悔 甘做守護患者生命健康的“鉛衣人”
一談到輻射,大家可能都會為之色變,然而王曉田每做一臺介入手術,都需要穿上重達二三十斤重的鉛衣,在手術臺前一站就是數小時,經常累得汗流浹背、腰酸腿疼,長期的“輻射”之下還要承受免疫力下降、癌變幾率增大等傷害。
“介入手術用導管代替手術刀,開刀不用縫,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無孔也入’。”王曉田介紹,由于介入手術具有定位準確、創傷小、見效快、療效好、并發癥少、簡便安全等諸多優點,日益成為一些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王曉田每年獨立完成介入診療術1000余例,特別是對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更是首選。長期的站立負重,王曉田的雙膝關節嚴重受損,但他依然堅持著,因為他心里明白,肩上有比鉛衣更重的托付,那就是患者的生命。
虛懷若谷 打造一支學習創新型團隊
科室要發展,人才是關鍵。為此,王曉田精心制定了科室內的年度教學計劃,定期開展講座,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不失時機地與大家分享業內新理論、新技能。他要求全科人員始終以“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核心,養成多翻書、多動手、多思考的習慣,踏踏實實做學問。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新的臨床診斷標準層出不窮,醫務工作者絕不能閉門造車、夜郎自大。“扶上馬、送一程”,這對年輕醫護人員尤其重要,因此他鼓勵年輕醫護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開闊視野,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學歷、高素質的朝氣蓬勃的隊伍。
為促進心肺復蘇急救知識的推廣與普及,提高居民緊急情況急救能力,王曉田帶領科室人員多次進入工廠、社區、校園等,開展“心肺復蘇進社區,急救零距離”“關愛生命,救在身邊”等系列活動。他還定期到基層醫院進行業務培訓指導,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心肺復蘇的實操技能,提升社區衛生機構院前急救能力。
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王曉田與他的團隊始終堅守在人道主義戰線上,斬病除魔,用心守護每一位患者。一面面錦旗,傳遞的不僅僅是患者感激之情,更是對他們服務品質的認可,彰顯的是醫患之間彼此的真誠與和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