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3-02-01 09:21:02
原標題:產業一體化下山東“最強廊道”升級戰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產業一體化下山東“最強廊道”升級戰
來源:齊魯晚報
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啟動濟青發展軸帶三年計劃,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走廊,更好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帶頭作用。
山東正在強化濟青廊道,作為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先鋒部隊”。當“廊道經濟”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紐帶時,新的動能和紅利從哪挖掘?產業一體化下,濟青廊道如何從一條“交通廊道”升級為一條有全國競爭力的發展軸帶?濟、青、濰、淄之間的互聯如何催生出質變的化學反應?這是濟青發展軸帶三年計劃要給出的明確答案。
記者 蔡宇丹
濟青廊道是山東經濟
最為活躍的地區
濟青廊道串起濟南、淄博、濰坊、青島四市,是山東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2021年,這四市的GDP總量占到山東經濟總量的44%。
2022年,山東新舊動能轉換步入第5年,濟青廊道沿線四市有了更多合作點,而串起它們的最大紐帶,就是在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的共同目標下,往先進制造業強市邁進的步伐。
賽迪顧問發布的2022年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榜單中,青島(7)、濟南(14)、濰坊(35)、淄博(53)分別位列山東前6名,由此可見四市在先進制造業上的實力排在全省第一陣營。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數量展示了一座城市先進制造業的“肌肉”。公開報道顯示,在濟青廊道沿線,目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共369家,其中青島151家、濟南85家、濰坊68家、淄博65家,整個山東756家,數量居全國前三,濟、青、濰、淄占到山東省的49%。
2023年,四市GDP增長預期均定在5%左右,其中濟南、濰坊定下了工業增加值增幅6%的目標。
發展先進制造業,高端生產性服務業不可或缺。記者注意到,在2023年工作重點中,濟南和青島都提到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往高端化發展。
以生產性服務業驅動制造業升級的“協同作戰”,是擺在每一個制造業強市面前的課題。2021年,江蘇以4.16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奪得中國第一制造業大省寶座。這是26年來江蘇首次反超廣東,兩省差距僅100億元。反超的關鍵在于江蘇先進制造業貢獻的增加值。目前,江蘇有10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2023年開局,江蘇專門針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布了“十年倍增計劃”。截至2021年底,江蘇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到55%。在“十年倍增計劃”中,江蘇目標是到203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萬億元。
作為區域中心城市,發達的生產性服務業必然會溢出,賦能周邊城市制造業。2021年,青島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4826.7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34.1%,2022年突破5000億元。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青島生產性服務業的“明珠”。2022年,國家級“雙跨”平臺卡奧斯COSMOPlat賦能青島企業4500多家,新增產值300多億元。
這樣的創新要素,已經沿著濟青軸帶外溢。
在濟南,卡奧斯已與濟南市章丘區政府、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重汽、章丘區刁鎮化工園區、天海新材料智能工廠、明水大化集團等14家章丘重點企業合作。
在淄博,卡奧斯以“窯爐數字大腦”為淄博的窯爐企業數智轉型賦能,為企業提供窯爐運行參數狀態監測、運行工況優化和預測性維護等服務。
2021年4月,淄博市與卡奧斯合資成立海智造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淄博市占股40%,卡奧斯占股60%,雙方合作,聚焦能源電力、高端裝備、汽車零部件等淄博市優勢產業,進行工業互聯網改造。
在濰坊,卡奧斯正在組織團隊開展產業調研,結合濰坊產業特色定制工賦模式。
2022年9月,由卡奧斯牽頭,山東省工業互聯網協會、浪潮、橙色云、藍海、黃河工業互聯網、未來集團參股成立工賦(山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億元,承接省內工業互聯網賦能項目。
海智造和工賦(山東)這種公司化、市場化運作方式,正在快速推動創新要素突破行政邊界,向產業共同體方向發展。
濟南生產性服務業的“明珠”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軟件業已成為山東優勢產業。1月13日舉行的山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透露,2022年1月-11月,山東信息技術產業營收突破1.5萬億元,增長18.2%。其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躍居全國第四,18.9%的增速在全國軟件產業前十強省市中居首位。
2021年,濟南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突破3800億元,收入增速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2名,規模總量占據全省半壁江山,2023年規模要突破4500億元。
這樣的量級,必須要形成外溢。
現在,濟、青、淄、濰四市間的科技產業合作范圍越來越廣,能級越來越高,尤其淄博和濰坊在發展新興產業時,需要更高創新資源配置,加強區域創新一體化、打造科技創新共同體就成為剛需。
推動濟青發展軸帶一體化發展的最佳窗口期已經到來。
濟青兩市要擔當起
發展軸帶的創新策源地
今年,淄博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傳統產業“強基工程”,完成市級重點技改項目300個以上,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全覆蓋;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網絡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管理,建設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構建典型應用場景50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
這樣的“強基工程”,潛藏著強勁的意圖變革的工業力量,工業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高端服務業在這里能獲得廣闊的市場空間,獲得發展的加速度。
記者注意到,今年淄博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推進濟淄同城化。同樣,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要加強核心圈層同城化發展。雙方的同一節拍,點出了濟淄同城化的緊迫性。
淄博是省會都市圈中規上工業營收增速最快的城市。截至目前,淄博市科技創新能力指數連續4年保持全省前3位,全市460個重大項目中,以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農業等11條新賽道的新經濟項目達97個。廣闊的應用場景需求下,2022年,淄博提出打造“中國北方AI算力創新中心”的新目標,不光引來了商湯科技,還與濟南超算合作建設超算平臺,掛牌成立淄博市算力產業技術研究院。
技術、產業、城市之間正耦合聯動、互動生長。來自青島的卡奧斯和來自濟南的算力這樣的創新資源正在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積極流動、重組。
濰坊、淄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濟青發展軸帶的這兩座節點城市正積極打造“四新”產業和數字經濟,為區域中心城市的創新資源提供“試驗田”,它們也是蓄水池,承接創新要素外溢。而區域中心城市的創新策源能力,成為對周邊城市輻射力的重要指標。
今年,青島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了青島的“科創家底”——嶗山實驗室掛牌運行,5家實驗室在首批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中獲得批復,省重點實驗室達到51家;102個項目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占全省的1/3。
2020年,青島的研發投入強度在2.4%,2022年增長17.9%,2026年青島的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3.2%以上。
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透露,2022年濟南新獲批全國、省重點實驗室各5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4家,全社會研發綜合投入占比達到2.68%。
對比一下蘇州。2021年,蘇州市研發投入比重為3.91%,蘇州工業園區的研發投入強度達到5.01%,這個數值已經與以色列(2020年5.44%)、韓國(2020年4.82%)等先進國家水平相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擁有21個科技集群,與美國并列世界第一,其中,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以及上海—蘇州分別躋身全球前十科技集群。上海—蘇州首次作為一個科技集群入榜,標志著長三角科技集群開始突破行政邊界,向科技共同體方向發展。
同樣,濟青兩市要擔當起濟青發展軸帶的創新策源地,突破行政邊界,向科技共同體方向發展是必由之路。
目前,濟南到青島高鐵最快1小時23分到達,這個時間足以形成足夠強的協同效應。交通走廊可以跨越時空距離,但創新要素的協同上,卻不是高鐵和高速能夠解決的。
1月14日,央視新聞報道稱,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面對這樣的“雙中心”頂配,山東除了靠濟青發展軸帶緊密結成兩大中心城市的創新資源合力,別無選擇。
從“交通廊道”升級為
有全國競爭力的發展軸帶
經過5年新舊動能轉換,新興產業正在沿著濟青廊道匯聚,而濰坊、淄博在新興產業上的布局和快速崛起,讓濟青廊道的增長極從兩點變為多點,也讓山東經濟更有看頭。
在長三角,產業組鏈成群,已形成包括“研發—產業化”“整機—零配件”“生產—展示—銷售”“制造—服務”在內的各類協同。許多產品和服務在長三角不同城市節點間發生高頻互動的緊密鏈接,一起分享高能級產業的價值紅利。
標桿在前。促進濟青廊道間要素流動,加強產業鏈上下游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等交流對接,促進產業鏈創新平臺和科研資源共享,聯合開展產業鏈重大課題聯合攻關,把產業鏈共同體的作用發揮出來,這是濟青發展軸帶需要挖掘的紅利。
2022年,濰坊全面啟動元宇宙技術創新與產業之都建設項目建設。與此同時,2022年11月,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揭牌,這是虛擬現實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全省目前擁有的虛擬現實領域的高端研發機構中,絕大部分位于青島嶗山區,全國約70%的虛擬現實科研力量在此匯聚。
那么,在虛擬現實/元宇宙這個新興產業,青島和濰坊能否在硬件制造、內容、科技創新中心、綜合配套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形成高頻互動和協同,打造在全國有競爭力的跨區域先進產業集群?
同樣,在濟、青、淄、濰四市各自聚力發展的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氫能源、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裝備、高分子材料、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磁懸浮、精密機床等“四新”產業上,同樣存在眾多產業協同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山東打造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濟青發展軸帶的實質,就在于通過加強沿線區域的經濟聯系,串聯起大大小小增長極的發展軸線,放大原有增長極,推動沿線各增長極聯合,進而生成范圍更大、一體化水平更高的經濟區。
2022年11月發布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出現一個重要信號,江蘇上榜的通泰揚(南通、泰州、揚州)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泰連錫(泰州、連云港、無錫)生物醫藥集群、蘇錫通(蘇州、無錫、南通)高端紡織集群,均跨越了行政地域的限制。這意味著代表更高能級的先進產業集群“國家隊”,正在從過去的單槍匹馬擴展到現在的千軍萬馬,這不光促使規模效應最大化,也意味著量級、競爭力的倍增。
構建濟青發展軸帶的“循環系統”,破除阻礙資源要素順暢流動的各種壁壘,打通產業鏈、技術鏈、資金鏈、人才鏈、交通鏈、信息鏈、服務鏈,歸根結底是要創新要素流動起來。
濟青廊道上的“毛細血管”正在因為沿線城市的新動能而熱血奔騰,它能否從交通廊道升級為產業鏈廊道、創新廊道,成為在全國有競爭力的經濟走廊,離山東“交卷”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