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3-03 09:29:03
原標題:青島汽車后視鏡跨入“電子”時代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青島汽車后視鏡跨入“電子”時代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2022年12月29日,汽車后視鏡“新國標”發布,并將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無論是商用車還是乘用車,電子后視鏡可以單獨上車,必將迎來行業新賽道。
“對照‘新國標’,我們的電子后視鏡生產車間已進入產品測試階段,待‘新國標’正式實施后將實現量產。”青島即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大建說。劉大建所說的電子后視鏡生產車間位于即墨的即東智能后視鏡生產基地,這里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電子后視鏡生產基地。
顛覆傳統機遇和挑戰并存
后視鏡被稱作汽車的“第二只眼睛”,但因存在風阻和視覺盲區等不足,傳統后視鏡也被吐槽為“招風耳”。電子后視鏡出現后,攝像頭取代了傳統的“一面鏡子”,而且被加入智能化概念,可以給車主帶來更豐富、更實用的駕駛體驗。
近年來,電子后視鏡一直是汽車行業關注的熱點。2015年,ISO發布電子后視鏡標準;2016年,日本和歐洲先后發布標準,允許電子后視鏡裝車。期間,不少國外車企也紛紛推出全新電子后視鏡車型。2018年12月,我國開始電子后視鏡國家標準修訂,并于2020年6月發布征求意見稿。
記者了解到,新標準3.1條將后視鏡改為間接視野裝置,明確規定傳統光學視鏡、攝像機-監視器系統或其他能夠向駕駛員提供間接視野信息的裝置都滿足標準要求,標志著電子后視鏡可以替代傳統光學后視鏡單獨使用。
與傳統后視鏡相比,電子后視鏡視野更大,而且在黑夜或雨天,也能給駕駛員提供完美的視野環境。不僅如此,電子后視鏡還可有效降低風阻,節能減排。業內人士分析,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電子后視鏡必然會極大顛覆傳統后視鏡供應商。
一方面,相對于傳統后視鏡,電子后視鏡是一個跨界的全新產品,在設計、測試、制造等方面完全不同,這需要企業在技術、人員、設備、設施等方面持續加大投資;另一方面,產品的變化,也會促使企業從傳統行業向電子行業升級,推動整個運營體系產業升級。根據預測,隨著電子后視鏡的投產,汽車后視鏡市場容量會增加10-15倍。
未來,汽車產業必將向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發展,隨著電子后視鏡大規模生產,其供應鏈會大規模洗牌,這對于汽車中控供應商和傳統后視鏡供應商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自動化工廠具備量產條件
青島即東進軍電子后視鏡的想法最早始于2016年。當時,公司董事長李貴林赴德國參觀,第一次接觸了電子后視鏡的概念。2017年,公司開始研發電子后視鏡,如今已開發三代產品。
“我們已擁有自己的電子后視鏡實驗室,所研發的第三代產品符合‘國標’,同時功能和使用壽命也符合整車要求。”劉大建說,不僅如此,電子后視鏡生產線已搭建完成,開始生產裝車樣件,具備量產條件。
作為目前國內最大智能后視鏡生產工廠,即東基地總投資6.2億元,項目2022年開工,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工程占地50畝,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包括電子視覺、轉向管柱、冷卻模塊三大板塊產品研發和生產的智能化基地,項目投產后預計新增產值4.5億元,實現利潤6000萬元。
“電子后視鏡對生產條件有嚴格要求,這里達到‘萬級’無塵車間的規格,工作人員進入必須穿戴防護服和鞋套。”劉大建說。走進即東智能后視鏡生產車間,這里搭建了三條生產線,分別為電路板自動貼片生產線、車載攝像頭全自動組裝測試線和電子后視鏡裝配線,分別用于電路板、攝像頭和電子后視鏡的生產裝配。“車間按照智能化車間設計,自動化程度高,其中前兩條生產線采用全自動生產、測試,每條線只需要一人負責調試設備和上料即可。”
業內人士表示,電子后視鏡的上市,并不代表完全取代傳統后視鏡,未來兩者將長期共存,在這期間,電子后視鏡所占市場份額將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記者了解到,目前,即東正與一汽解放等八家主機廠開展16個在研項目,規劃在2024年電子產品產值實現3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