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3-03-09 10:07:03
原標題:美國彭博社:工作時間變少,人們為何卻更累?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彭博社3月6日文章,原題:工作量的減少讓人們更加不開心 上班族正變得精疲力竭。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每周工時減少20%(4天工作制)的企業員工幸福感更高,且企業不會遭受利潤損失。美國雖還未施行4天工作制,但仍有更多人選擇慢下來,即使可以全職上班,也只選擇兼職。這是基于“安靜辭職”(指卡點上下班、只做指定工作、絕不加班,通過躺平達到辭職效果——編者注)和“擺爛”的社會風氣。
我們似乎已經步入更少工作的時代。早在疫情之前,美國人的工作時長就在減少。實際上,我們的工作時長比以往都要短,因此,產生疲憊感的根源可能不在工作本身。
人們對減少工作量的渴望同工作這個概念誕生一樣由來已久。1928年,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曾預測,他的孫輩每周只需工作15個小時,因為科技能夠代替彼時的人類完成大部分工作。盡管今天我們每周的工作時間還沒達到梅納德的預測,但他的觀點并不完全錯誤。工作時長的確在減少。
技術無疑提升了工作效率,疫情期間就是最好的例子,人們可以居家辦公,省去了通勤和整理儀容的時間。據經濟學家估算,男性工作時間如今減少7.6小時,而女性則減少了6.44小時。工作時間的減少給人們帶來了更多業余時間,1965到2003年,男性業余時間增加近20%,女性增加10%,職場女性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增加了一倍。
說實話,如果美國也施行4天工作制,高收入人群接受度會更高。但在經濟大環境下這是不現實的,因為許多低收入的小時工無法承受每周減少20%的工作時長,大多數上班族可能也接受不了這種變化。此外,4天工作制還會損害經濟。科技改善了生產力,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有了提升,但這種提升很難彌補20%的工作量缺失。多數情況下,工作減少意味著產出、商品和服務的減少,二者會進一步加重勞動力短缺和通貨膨脹,讓人們變得更窮。即使是正在施行4天工作制的英國企業也在抱怨,因為世界大多數地區還是5天工作制,而如果讓員工自主選擇休息日,企業面臨協調問題等困擾。因此,我們的經濟還沒有準備好接受20%工作量的減負。
現在的趨勢是,人們工作變少了,卻仍然感覺到心累。為什么會這樣呢?工作變少了,業余時間也多了,為什么卻有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精疲力竭呢?也許是因為,盡管工作時長在縮短,家長們比以往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照顧孩子,我們消遣業余時間的方式也豐富了,但我們似乎并沒有得到真正的休息。因為時間多了,它的“療效”卻不如以往了,我們把時間更多地花在屏幕上,玩著腎上腺素飆升的電子游戲,閱讀和與人接觸的時間卻變少了。不論大人還是孩子,焦慮和不開心都與這些因素有一定關系。
也許真正讓我們精疲力竭的,是支配非工作時間的方式,而非實際工作的小時數。盡管居家辦公能節省時間、提升效率,但諷刺的是,也讓人更多地面對屏幕和獨處,從而加重了負面影響。經濟學家凱恩斯曾預測,科技將讓人們從工作中解放雙手。誠然,科技減輕了工作負擔,帶來了更多空余時間,卻也讓我們感覺過度勞累,郁郁寡歡。(作者艾莉森施拉德,華澤勛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