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3-04-04 09:41:04
原標題:巍巍齊長城雄風不減,浩浩民族魂生生不息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巍巍齊長城雄風不減,浩浩民族魂生生不息
來源:海報新聞
2023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做出建設文化體驗廊道、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fā)展的重大部署。山東全面啟動沿黃河、沿大運河、沿齊長城、沿黃渤海、沿膠濟鐵路線“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建設。
長城作為華夏文明的一個符號,既是一個地理標志,更是一種文化載體。作為民族的象征,那種“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英雄氣概,更是融入到每一名齊魯兒女的血脈之中,因為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中國最早的長城——齊長城,曾被史學界譽為“中國長城之父”。
建于春秋成于戰(zhàn)國 見證群雄并起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自身安全,紛紛修筑長城。齊長城比秦長城還要早400余年,始于春秋齊桓公時期,后經(jīng)齊靈公、齊威王增修,至戰(zhàn)國齊宣王時已經(jīng)基本完成,齊湣王又進行了全面整修,歷時250多年筑成。《戰(zhàn)國策·秦策》:“昔者齊,南破荊,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韓魏之君,地廣而強兵,戰(zhàn)勝攻取,詔令天下,濟清河濁,足以為限,長城鋸防,足以為塞。”可見長城的修筑對鞏固齊國的國防,以至后來稱霸諸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了發(fā)揮齊長城的軍事防御作用,齊國人借助泰沂山脈的有利地形,修筑在山脊線上面陽坡陡險處。將泰山、魯山、沂山等數(shù)百個山巒連為一體,構成齊國南境的一條重要屏障,體現(xiàn)了《孫子兵法》中“齊陵堤防,必處其陽而右背之”這一軍事原則。齊長城自西向東貫穿山東省全境,始于現(xiàn)今的濟南平陰縣,終至青島西海岸,猶如一條巨龍,蜿蜒曲折千余里,巍峨壯觀。
齊長城示意圖
齊長城被稱為“世界壁壘之最”,開創(chuàng)我國古代長城建筑的先河。它的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直到今天,齊長城的保護與修繕、重建,依然延續(xù)著這一傳統(tǒng)。在山區(qū)多以石壘砌,不僅整齊高大,而且極為壯觀;在陡崖峻嶺之上則以山代城;在河流谷壑或架橋或設關、在平原或丘陵地帶,則為砂土或黏土夯筑,古時為了使墻體更加牢固,還采用在夯土中摻鹽的方法,至今在一些土筑墻體中,鹽漬清晰可見。據(jù)粗略統(tǒng)計,齊長城的修筑動用土石方約2970萬立方米。工程量如此之大,在當時難以想象。齊長城的修建凝聚著2500年前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同時,也體現(xiàn)了春秋霸首和戰(zhàn)國七雄的雄風。
齊長城歷史悠久,與其相關的傳說故事也是不勝枚舉。其中以孟姜女哭長城最為有名。世人都以為她哭的是秦長城,實際上,孟姜女哭的是齊長城。它是從《左傳》“杞梁妻哭夫崩城”的故事演變而來,唐代以后,才嫁接到秦長城上的。除此之外還有“楊廷將軍修雙道長城”“南修長城擋大水,北修長城擋大兵”“穆陵關趙匡胤大戰(zhàn)韓通”“青石關曾國藩抗擊捻軍”等傳說故事。這些故事雖然屬于人民群眾世代相傳的口頭文學,但它構思巧妙,語言純樸,情節(jié)引人入勝,又具浪漫主義色彩。
保護齊長城 讓歷史文化遺產(chǎn)“活起來”
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齊長城這項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2001年6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齊長城被批準為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山東編制《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建設保護規(guī)劃》,推進構建“一廊、七段、多點”的總體空間布局。
2022年3月,山東依據(jù)齊長城沿線7市的長度和巡護任務量,設置860個齊長城巡護公益性崗位。同年9月,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通過《山東省齊長城保護條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3年2月,山東部署建設“四廊一線”文化體驗廊道,橫亙齊魯東西的齊長城,便是“四廊”之一。
近日,在齊長城三大重要關隘之一錦陽關旁,以齊長城遺址博物館為代表的一批重點建設項目行將落地,助力打造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齊魯樣板……
保護齊長城,但又不止于保護。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修繕,進而綜合開發(fā)利用,從而讓齊長城的底蘊與風采“活”起來。如今,以齊長城沿線各地博物館、非遺文化和紅色文化3個主題,構成了39個齊長城研學推薦場景。齊長城與沿線的地域文化,實現(xiàn)了有機結合。“首批齊長城特色展示點”,包括濟南長清區(qū)廣里村北長城、定頭崖西山長城、泰安肥城市夾子山段長城、淄博博山區(qū)風門道關段長城、濰坊諸城市石河頭北山段長城、臨沂沂水縣(與濰坊臨朐縣共有)穆陵關段長城、日照莒縣大店子西長城嶺、青島黃島區(qū)月季山東坡段長城,共7處,連點成線。沿齊長城文化體驗廊道建設,蹚出的也是一條頗具山東特色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
【大峰山】
大峰山齊長城遺址有1300余米,是全國齊長城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位于濟南市長清區(qū)。大峰山是魯西抗日根據(jù)地和長清第一屆縣委誕生地,這里有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園、奎文閣、金蟾洞等30多處人文景觀,萬畝林間還生活著60多種珍禽異獸,是一個省級森林公園。
圖:著名的道教圣地峰云觀。
圖:大峰山齊長城段。
【杜莊古城堡】
由于齊長城城墻建筑堅固,一些軍事設施大部分保存較好。尤其杜莊古城堡保存最完整,總面積大約有14000平方米。該城堡坐落在濟南市長清區(qū)馬山西杜家莊西山上。這里地勢險要,呈半島狀從齊國境內(nèi)伸入魯?shù)兀笞●R山以西南北重要通道。其上面的大型古城堡,橫設五道城墻;墻內(nèi)附設的站臺,高1.5米,供官兵往來觀察敵情;墻下建有石屋59間,相互毗連,城墻之間制高點上建立的獨立大房子,當為軍事首領指揮所。
圖:懸崖上的杜莊古城堡。
圖:齊長城杜莊古城堡第五道防御城墻。
【錦陽關】
錦陽關又名通濟關,是齊長城的三大關隘之一,處于現(xiàn)在的濟南市萊蕪區(qū)。2005年,在距離原址以西42米處,錦陽關完成重建,所用石料均就地取材,與古時一樣。錦陽關西側的齊長城,是當?shù)乇4孀钔暾囊欢危枪艜r齊國與魯國的邊界地帶,再往南便是以丘陵和平原地貌為主的萊蕪地界。
錦陽關的不遠處是一處齊國的駐兵重地——三槐樹村。此外,在錦陽關東面兩公里左右的魯?shù)卮灞睅X口,還保存著比較完整的便門——魯?shù)乇汩T。魯?shù)乇汩T,是由花崗巖跟條石砌筑而成的拱門,是齊長城保存最完整的便門之一。
圖:重建后的錦陽關。
【青石關】
萊蕪境內(nèi)的青石關,是齊國首都的臨淄南大門,為齊魯要道的重要咽喉、軍事要塞,故設重兵把守,俗稱“甕口道”,同時又是交通中樞,因此,在東、南、西、北筑有四個門,憑據(jù)天險,內(nèi)部可屯兵,外側可御敵,是齊長城上獨特的關隘。由于青石關建筑在兩側山巒夾峙的峽谷之中,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清代著名文學家,淄川人蒲松齡在《青石關》中寫道:“身在甕盎中,仰看飛鳥渡。南山北山云,干株萬株樹。但見山中人,不見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捫蘿自茲去。勾曲上層霄,馬蹄無穩(wěn)步。忽然聞犬吠,煙火數(shù)家聚。挽轡眺來處,茫茫積翠霧。”
圖:在青石關的道路上,古時獨輪車留在青石板上的車轍清晰可見,最深處達15-20厘米,可見當時南北交往是非常頻繁的。圖片作者:褚延鋒。
【風門道關】
齊長城風門道關位于今天的濟南市萊蕪區(qū)、章丘區(qū)和淄博博山交界處的高山之巔的一個埡口處,當?shù)厝擞址Q之為“黑風口”,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齊魯兩國的重要商道。2018年10月對風門道關段長城實施搶救性保護,2019年7月竣工。今天,仍有很多游客來這里憑吊風門道關遺址,領略兩千多年前齊長城的風采!
圖:風門道關遺址。圖片作者:褚延鋒
【穆陵關】
在沂水和臨朐兩縣交界的大峴山上修筑的穆陵關,是南北通向齊都臨淄的咽喉要道。附近山勢綿延陡峭,山嶺之中有一峽谷,此關筑兩道城墻,非常堅固。關口左右,為殘存的齊長城遺址。蘇軾在《超然臺記》中曾說道:“西望穆嶺,隱然如城郭,而尚父、桓公遺烈,猶有存者。”金代曾在此設官置衙,明代建有戌樓,嘉靖年間戌樓碑記現(xiàn)在尚存。以齊長城為基礎,近年來相繼推出主題旅游線路,沂山玉皇頂段長城-桲根腿段長城-桲根腿東嶺段長城-沂山國家森林公園-老龍灣風景名勝區(qū)-穆陵關段長城(穆陵關支線)入選首批齊長城風景道典型段。
圖:齊長城沂水段及穆陵關遺址
【齊長城烽火臺】
齊長城青島段從諸城市史家夼村進入青島西海岸新區(qū)境內(nèi),最后從于家河村東北入海,全長56.077公里,是“千里齊長城”的最后一段,背山臨海的地理環(huán)境形成了獨特的景色。東端入海處的“齊長城烽火臺”堪稱“天然國寶”,是專門用于戰(zhàn)時報警的設施。登臺遠眺,東望大海,西望諸峰,祖國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圖:齊長城烽火臺。
巍巍齊長城,橫亙泰沂山脈千余里,像齊魯大地的脊梁,在滄海桑田中鑒定著這片土地的日新月異。而今,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齊長城保護傳承利用體系全面建立,雄關漫道重振雄風,民族精神根脈將生生不息。
(大眾網(wǎng)·海報新聞編輯蔡溦 綜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山東省委員會官網(wǎng)、大眾日報、海報新聞、舜網(wǎng)等整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