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6-21 10:59:06
原標題:小逄觀星丨我能為老師們做些什么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小逄觀星丨我能為老師們做些什么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 逄春階
我自詡為山東師范大學的“走讀生”。近十年來,除了疫情期間,我幾乎每天早晨從山師大千佛山校區(濟南市文化東路88號)的南門穿過,徜徉青春校園,然后走出北門,到單位上班。晚上再從北門穿過,漫步校園,走出南門回家。我熟悉校園里的一草一木。在校園里,我常見到宋遂良教授。夏日,在婆娑的白楊樹下,他老遠就笑瞇瞇地招手,他說準備去游泳,然后講,我發表的哪篇稿子他看了,并直言不諱地指出哪個地方還不夠味兒,告別時總說,下一篇會更好更辣一些吧。
在新聞采寫和文學創作上,宋老師給予我的幫助很多很多。我卻沒有什么回報,甚至連一束花都沒獻給過他。
6月17日,“清氣·宋遂良文學文獻展”在山師大千佛山校區圖書館5樓開展,我參加了。數百件展品勾勒出宋遂良先生從教從文70年的曲折經歷,也展現了中國當代文學和山東當代文學的發展脈絡。讓我驚訝的是,這么一個展覽居然是山師大中文系92級同學們發起并實施的,核心人物是臧杰。臧先生是媒體人,我的同行,我怎么想也想不到他會為宋老師搞這么一個展覽。這太費勁了,太繁瑣了。
宋遂良先生已是鮐背之年,他早年的傳奇經歷,今天的人們無法想象;晚年的經歷沒有坎坷,但也不是幾句話就能交代清楚的。作為總策劃的臧杰,面對宋老師這一生的資料,是不是有“老虎啃天無處下口”之感?信息是碎片化的,怎么把這些零碎的信息梳理出頭緒,捏合成一個整體,這考驗著臧杰和他的同學們。我贊同他們的概括:一身清氣、兩肩道義、三尺講臺、四海文章。
我了解到,宋老師一開始是堅決不同意搞這個文學文獻展的。是臧杰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宋先生,讓先生當一個“當代文學文獻學”的活標本。宋老師從來都愛成人之美:“當就當吧!”
有著工匠精神的臧杰是認真而且嚴肅的,他說:“就文獻整理而言,無論是一張照片、一頁表格,還是一紙草稿,如果沒有背簽、沒有旁注、沒有說明、沒有口述歷史的解讀,都將是文獻研究不易翻越的‘大山’。”臧杰在搶救性挖掘。小心翼翼地求證,唯恐漏掉一點點有價值的線索。好事難成,好事總能成。臧杰做成了。
我聽說,山師大中文系92級數十名學生,正在整理、錄入宋遂良先生的40年日記,首先整理的是復旦大學5年(1956——1961)的求學日記。這又是一項艱巨的大工程。這是學子們心甘情愿為老師做的事兒,它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除了“這份珍貴的留存將為一代文學青年的心靈史刻寫佐證,成為復旦大學建校120年(2025)辦學歷程中的一段學子旁白”外,還是尊師的活生生的教材,顯示出師范生知行如一的本色。
山師大熱情褒揚并接納臧杰他們的付出,學術指導魏建、孫書文、賈振勇等教授鼎力支持。在圖書館舉辦的展覽,有聲有色;在文學院舉辦的報告會,讓人回味。在校的學子們彬彬有禮地引導著學長和來賓。好一個清氣的場域。
而在文學文獻展次日,由宋遂良先生更多弟子們發起的講故事座談會,將活動推向一個高點。我接到宋老師的邀請函:“今天上午9點在翰林大酒店青云廳有一個學生座談會。只講故事,不表揚歌頌。如你有空,熱切歡迎你來!”這個座談會真的就沒有廉價的表揚歌頌,沒有江湖氣、世俗氣、銅臭氣,更沒有方巾氣,就是拉家常,宋老師各個時期的學生把一個個故事都講得很精彩,場面十分感人。宋老師是一個很安分的聽眾,不管弟子講什么故事,他都含笑傾聽,不時起來補充或者點評一兩句。弟子講到動情處,潸然淚下,宋老師的眼睛也濕潤了,他站起來與弟子相擁。
我相信,這溫馨的一幕幕會長久地印在來賓的腦海里。
“操心的事兒總得有人干。”這是我一個朋友說的,意思是要敢于擔當。我想,臧杰和他的同學們也是一群愛操心的熱心人。我向他們致敬。
參加完展覽和座談會,手里拿著臧杰他們印制的《良友》雜志精美特刊,看著宋遂良、呂家鄉、袁中岳三位老先生的背影,我在想,我能為老師們做些什么呢?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