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眾網
2023-06-29 15:11:06
原標題:半月談丨九千“職稱農民”帶活齊魯鄉村
來源:半月談
原標題:半月談丨九千“職稱農民”帶活齊魯鄉村
來源:半月談
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黃堽鎮,農民高級農藝師李曉奇在觀察盆栽牡丹生長情況 徐速繪 攝
半月談記者 楊守勇 邵魯文
作為全國首個農業總產值過萬億元的省份,山東有著豐富的農村人才資源。為有效激發人才活力,2018年以來,山東逐步探索實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定工作。全省9063名有能力、懂市場、會經營、敢創新、勇開拓的“土專家”“田秀才”獲評各等級職稱,有人甚至“一步到位”直評“正高”。在9000多名“職稱農民”引領下,越來越多的技術農民把論文寫在土地上,推動全省鄉村振興闊步前進。
農民也能評職稱
“長期以來,農業系列職稱評定主要面向農業企事業單位技術人員,普通農民參與職稱評審的極少。”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說,一些具有一定科技知識和生產經營水平的農民“土專家”,同樣需要職稱認可。
2018年,東營市在山東率先啟動職業農民職稱評定試點工作。當年12月15日,東營市首批職業農民職稱評審會議召開,31位農民走進考場參加現場答辯。時任東營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科長高士友回憶說:“原來還擔心有人缺考,沒想到所有參評人員悉數到場,有的農民還非常用心地準備了PPT。”
農民也能評職稱!東營試點帶來了一股沖擊波。2019年,山東將試點擴大至濟南、青島等13市。2020年,山東省人社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發文,面向全省全面推開評定工作。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處長鐘建軍說,山東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分為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名稱依次為農民助理農藝師、農民農藝師、農民高級農藝師、農民正高級農藝師,它是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的標志,不與崗位和聘用等硬性掛鉤。
山東采取“基層推、行業管、專家評”的評審方式,評審范圍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從事專業技術的骨干人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在其中。同時,山東探索建立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農民,可“一步到位”直評高級職稱。
不唯學歷論文,只看技術能力
今年52歲的棗莊市嶧城區榴園鎮逍遙村村民曹佃國,2016年返鄉創業。他承包土地種植經濟作物,并迅速掌握了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專業知識,成為果樹種植高手。2022年12月,曹佃國獲得農民助理農藝師職稱。
曹佃國是“職稱農民”群體中常見的一員。農民受教育經歷長短不一,專心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才是根本。針對此,山東省人社廳放寬了申報的硬件條件,對學歷、論文等不作要求,主要考察評職稱的農民能否在農村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在職稱評定最關鍵的答辯環節,評委提出的問題也都從實際操作出發,讓參評農民結合自身情況回答。東營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謝秀華說,農民干什么,評委就問什么。比如“在菌種培育上,怎樣控制雜菌”“從收小麥到加工成面粉,每個環節注意啥”等問題,只有那些技術扎實過硬的農民才能答得好。
傳統職稱評審里,往往要按初級、中級、高級順序依次晉升,山東農民職稱評審則有“綠色通道”。青島西海岸新區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科負責人劉玉軍說:“只要被市級以上政府表彰獎勵或入選市級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農民副高級職稱;獲得省部級以上本專業領域表彰獎勵、入選省級以上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農民正高級職稱。”
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果樹大戶劉效利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在當地種植了100畝藍莓、200畝葡萄,年經濟效益達到600萬元。憑借多年深耕藍莓產業、推廣藍莓夏伐式修剪等新技術的成績,他獲評“齊魯鄉村之星”稱號。2022年,劉效利對照標準正式申報農民正高級農藝師,順利獲得通過。
政策待遇有保障,當好振興帶頭人
山東全省目前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職稱的農民中,高級職稱有768人,中級職稱2335人,初級職稱5960人。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張濤說:“除了選優育強,用好更為關鍵,尤其要大力促進新型農民職稱制度與鄉村人才激勵、培養制度有效銜接,充分發揮職稱制度的引領作用。”
除了給予職稱農民3000元到8000元不等的一次性補助,山東還建立起長效激勵機制,在技術服務、項目合作、銀行貸款、產品推介、財政扶持、評先樹優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激勵更多鄉村人才學習技術、增長技能。
東營市利津縣利津街道大門張村皓月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建利,在獲得農民高級農藝師后,得到了利津農村商業銀行50萬元額度的授信。僅張建利所在的東營市,就已累計為符合條件取得職稱的農民提供創業擔保貸款858萬元。
此外,山東還堅持評育結合,分批分類組織取得職稱的農民參加研修培訓、參觀考察等活動,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
“有職稱的農民走到前面、站上講臺,操著大家熟悉的鄉里鄉音,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農戶們解決生產難題。”張濤說,9000多名有職稱的“土專家”,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不少“職稱農民”積極參與高校和科研機構農業課題,將寶貴的農業生產一線經驗,融入新技術研發、新品種選育等科研項目中。
臨沂市蘭陵縣東福家庭農場負責人張清華是農民高級農藝師,他與高校合作研發出適宜當地氣候的辣椒新品種并推廣種植。如今,張清華被臨沂市農業農村局特聘為農民講師,每年為農民培訓授課。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相關部門還為所有“職稱農民”建立檔案,納入農民培訓師資庫,每年組織50余期田間課堂或集中授課,年培訓人員超過4000人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