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海晨刊
2023-07-05 09:40:07
原標題:3組關鍵詞,帶你了解日照保險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來源:黃海晨刊
原標題:3組關鍵詞,帶你了解日照保險業首份社會責任報告
來源:黃海晨刊
全媒體記者 王蓓蓓
保險是社會的“穩定器”和經濟的“助推器”,在服務國民經濟轉型、支持鄉村振興、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防災減災體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日前,日照銀保監分局指導日照保險行業協會發布《2022年日照保險業社會責任報告》,這是日照保險業首次組織編寫并發布的行業社會責任報告。
報告顯示,2022年,日照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81.42億元,全省排名與GDP排名基本持平。全市保險業提供風險保障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4%,支付保險賠款29.83億元,同比增長11.99%;累計為企事業單位的建筑物、機器設備、機動車輛、貨物運輸、工程建設和個人家庭財產、種植養殖以及人身意外、人身健康等各領域承擔風險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44%。
當下,面對新時代、新背景,日照保險業如何回歸保障功能?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又如何傳遞向善力量?透過這份年度報告,可窺一二。
護航“國家戰略” 做好保障本職 聚焦“重點產業” 擴展金融支持
日照保險業始終堅持將業務發展與服務國家戰略相結合,在服務鄉村振興、支持實體經濟、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等方面展現新作為。
鄉村振興
鄉村興則國家興。日照保險業持續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全市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4.98%;為64萬戶次農戶提供風險保障35.20億元,同比增長6.04%;支付各類賠款1.01億元,同比增長11.90%。三大主糧參保率達88.01%,完全成本保險實現對產糧大縣莒縣全覆蓋,全面完成山東省1號文件關于三大主糧參保率達到80%和產糧大縣完全成本保險全覆蓋的要求。
創新地方特色農產品保險,探索開展“保險+指數”“保險+期貨”產品創新,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成功簽單“花生收入保險+期貨項目”,該項目榮獲日照市第二屆金融創新獎三等獎。
不斷健全農村保險服務網絡,各保險機構在全市鄉鎮(街道)設立“三農”保險服務部、站、點3000余個,鄉鎮網點實現100%全覆蓋,通過營業網點、鄉鎮大集、走村入戶、走進田間地頭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保險宣傳活動,向農戶介紹保險承保、理賠政策,引導農戶通過參加保險方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損失。
重大項目
作為經濟“穩定器”,保險業在服務實體經濟、保障小微企業、護航海洋經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聚焦全市海洋經濟、先進鋼鐵制造、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高端化工、生命健康等重點產業鏈集群,日照保險業積極承保企業的企財險、責任險、貨運險、船舶險等保險業務,累計承擔風險責任500余億元。為項目提供工程險、建工意外險、安全生產責任險等風險保障,累計承擔風險責任29.8億元。同時,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5.81億元的專利保險和“三首”保險風險保障,助推全市產業升級。
小微企業
常言道:小微活,則經濟興。因此,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更是保險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重中之重。為相關單位和個人提供保險融資增信支持,貸款保證保險具有“無抵押、更快捷”的優勢,符合條件的客戶購買該保險后,可以在合作金融機構快速獲得無抵押信用貸款,有效解決資金需求。通過該保險,轄區保險公司全年為2400多家(次)企業及個人提供融資支持,融資額達4.35億元。
海洋經濟
日照保險業加大對批發貿易、現代物流、港口金融等臨港服務產業鏈的保險服務力度,為日照港、嵐橋港提供財產損失、港口責任等近300億元的風險保障,為臨港產業鏈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超過500億元的貨物運輸保險服務,為客貨輪提供船舶保險、保賠險、租船人責任險等全方位運營風險保障。
“帶病投保”“藍色保險”開創新渠道 服務“新農村”“新市民”兜底大民生
保險業作為經營“風險”的金融行業,其自身先天具有的經濟補償和社會治理功能,與社會服務領域的工作更易產生“耦合效應”。日照保險業主動作為、積極參與,通過提供多元化的保險產品和多種形式的服務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日照暖心保
“一年僅需109元,即可獲得最高330萬元的健康保障。”2021年11月1日,日照市民專屬的普惠型商業醫療保險“日照暖心保”正式上線。這是由日照銀保監分局與市醫療保障局合作推進的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市民的追捧。這種“保險+醫療”的模式,在全省率先實現“一站式”直賠、快賠。第一期項目累計為2.33萬人次報銷5673.26萬元,賠付率達99.84%,平均減輕個人費用負擔比例達33.29%,切實讓可以“帶病投保”這一普惠特性惠及更多百姓。
保障新農村建設
推進治安綜合保險,為36.97萬戶群眾提供61.88億元風險保障;研發鄉村公益事業發展保險產品,開辦莒縣公益崗意外險,為4272名鄉村公益崗人員提供6.19億元意外險風險保障;開辦農村住房安全保險,為4963戶農村居民房屋及附屬設備等提供7057.4萬元風險保障。
新市民服務
為豐富對新市民群體保險產品的有效供給,針對靈活就業人員、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等群體推廣駕乘險等網銷產品;推出營運客貨車司機、快遞配送等團體和個人意外險方案,保障從業人員出行安全。2022年,日照銀保監分局指導各保險機構推出新市民保險產品118個,為17.05萬人提供209.35億元風險保障,賠付支出572.91萬元。
海洋牧場巨災保險
繼綠色保險之后,“藍色保險”也走進了公眾的視野。日照銀保監分局聯合市海洋發展局等多家單位,積極開展金融支持海洋牧場發展專項工作。指導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將天氣指數納入海水養殖保險責任范圍,在全省首創推出海洋牧場巨災保險,為我市7家海洋牧場企業提供風險保障2600萬元,支付“梅花”臺風造成損失的保險賠款136萬元。在保險保障服務的基礎上,建立“保險+信貸”模式,推動東港農商行與中華聯合財險公司合作,通過海洋牧場巨災保險增信,為經營企業授信960萬元,幫助海洋牧場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多維度、有速度、有溫度 深耕細作普惠保險
“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近年來,日照保險業圍繞群眾切身需求,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創新產品服務,針對社會關注度較高且缺乏商業保險保障的特定承保對象,多元化開展普惠保險項目和服務,用心用情守護人民美好生活。
“老、幼、特困”專屬保險
針對嬰幼兒童推出特色托育保險,日照銀保監分局與市衛健委、財政局合作,推動保險機構為全市220多個托育機構、7600多個托位提供風險保障,提高了托育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促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
開發專屬養老保險產品7個,試點覆蓋面逐步擴大。積極參與長期護理保險,保障失能老人“老有所護”。2022年,全市長期護理保險參保人數912758人,保費收入7116萬元,享受人員共計2080人,賠付支出3839.37萬元。
推出特困人員意外傷害保險、民政扶貧保險等定制化保險產品。特困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為10791名特困人員和孤困兒童提供37.77億元風險保障;莒縣殘疾人意外險為3.22萬名殘疾人提供39.64億元風險保障。
擴大醫療保險覆蓋面
不斷加強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合作,積極為參保人員提供“一站式結報”服務。2022年,居民大病保險參保人數2266618人,累計補償175907人次,補償金額2.56億元。職工大病保險參保人數546332人,累計補償4萬余人次,補償金額6000余萬元。持續關注老年群體保障,開辦以60—80歲老年人為參保群體的“銀齡安康工程”,為老年人群體提供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保障。2022年,銀齡安康為全市33.6萬名老年人提供138.80億元的保險保障,為5560人次提供補償1473.74萬元。
推廣學生意外傷害綜合保險。指導保險機構積極開發保費低廉、保障額度高、保險責任全的專屬定制學生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為在校學生提供意外身故、疾病住院、重大疾病、監護人責任等保險保障。2022年,學生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保費收入1930.45萬元,提供保障701.27億元。
交通安全管理
2022年末,全市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18.41億元,為全市867696輛機動車(含摩托車、拖拉機)承擔了1.84萬億元風險保障。其中交強險保費收入6.89億元,賠款支出5.24億元,同比增加8.49%;商業險保費收入11.58億元,賠款支出7.90億元,同比減少4.59%。同時,為緩解交通擁堵問題,市保險行業協會與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聯合推進道路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保險事故與交警事故認定實現信息共享。2022年,快賠中心共處理輕微道路交通事故8476起,進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針對交通事故點多、面廣、量大的特點,各保險公司采取優化理賠流程、簡化理賠手續、使用高科技手段等措施,不斷提高交通事故理賠質量和速度。
責任保險
2022年,責任保險實現保費收入2.01億元,同比增加16.74%。承擔風險3753.23億元,支付賠款1億余元,同比增加8.14%。民生救助責任保險為日照轄區3095528人、1113064戶家庭提供了3.77億元的風險保障,受理賠案3371件,支付賠款1105萬元,真正實現“群眾歡迎、政府滿意、社會認可”的目標。不斷創新“保險+服務”模式,積極推進電梯責任保險,為全市1.7萬余臺電梯提供1.9億元的保險保障,有效解決電梯安全問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