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日報
2023-07-17 09:47:07
原標題:“城”意滿滿,4.5萬名青年人才“就”在青島
來源:青島日報
原標題:“城”意滿滿,4.5萬名青年人才“就”在青島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任曉萌
進入7月,新聞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王昊睿正式入職青島本地一家自媒體公司,開始自己的“媒體人”職業生涯。而馬上進入畢業倒計時的電子信息專業研究生孫濤,開始四處投簡歷找“實習”,希望能盡快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
圍繞駐青26所高校開展“青雁歸巢”“就選青島”等系列專項招聘活動71場次,深入全國61所重點高校開展“青島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動,啟動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開展“別樣青島·遇見你”大學生研學實踐系列活動……今年上半年,青島一系列穩就業舉措接連發力,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數字顯示,上半年,青島引進首次來青的青年人才45054人,同比增長3.49%。其中,博士來青人才同比增長27.87%。
校企聯動助畢業生“上岸”
7月初,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畢業的研究生王偉在新單位辦理好入職,正式開啟了在青島的一段新旅程。“簡歷投了幾十份,面試了近十家,終于‘過五關斬六將’,在青島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在喜歡的城市干喜歡的工作,讓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曲阜師范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的本科應屆畢業生王鑫,眼下仍然出現在中國海洋人才市場(山東)的各類招聘會上。王鑫此前在曲阜一家民營企業見習了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決定放棄,要來青島闖闖看。“青島的產業活力和城市環境對我很有吸引力,希望能在這里找到一個合適的崗位。”
應屆生“馬不停蹄”,在校生同樣“枕戈待旦”。考證、做課題、找實習……馬上步入大三的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學生藍椿粟,已經對自己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有了明晰的規劃。
與漫無目的地實習不同,藍椿粟的職業目標非常明確——管理咨詢師。“這份職業理想是我在準備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過程中一點點明晰的。”藍椿粟說,為了確定未來目標職業,他和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教師聊了專業優勢和職業特點,又與青島一家財務咨詢公司董事交流,了解行業發展狀況,還和青島一位有代表性的中小企業家溝通,最后作出了自己的職業選擇。“現在忙一點,希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能順利一點。”藍椿粟說。
中國海洋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與服務中心秘書王圣丹表示,為了讓大學生們好就業、就好業,海大專門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系列課程,組織各類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簡歷面試大賽、公務員模擬考試大賽等,定期舉辦求職工作坊、簡歷面試工作坊、職場禮儀講座等,覆蓋大一至大四學生。
做好就業指導,更要搭建就業橋梁。6月底在青拉開帷幕的“名校師生山東行”活動現場,全市60余家重點企業攜2300余個實習就業崗位來到現場,50余所國內重點高校代表和百余名學生代表參會。
除了本地高校外,也有不少省外高校應邀參加。在活動現場,遼寧工業大學經管學院老師宗宇和幾位同事忙著跟到場的企業負責人們加微信、談人才需求,“聽說有‘山東行’活動,我們早早就報了名,也很期待這次對接會。”宗宇說,機械制造、材料、化工,都是他們學校的王牌專業,而山東在這幾個產業方面有非常多的優質企業,“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現場對接,搭建起一座‘橋梁’,讓我們的畢業生和山東的優質企業實現產才供需匹配。”
各大城市鉚足勁兒“政策留人”
“畢業之后做什么工作,去哪工作?”這不僅是擺在畢業生面前的一道選擇題,更是各個城市“搶才”“留才”的一道必答題。
據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的《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顯示:53.64%的應屆生表示最理想的工作城市是新一線城市,其次是一線城市(占比24.24%)。
產業發展快、未來前景大、城市面貌新、薪資水平高、生活性價比優,這些優勢讓新一線城市的吸引力直線飆升。各城市為“搶人”紛紛推出各種優厚的招才引智政策,更加大了吸引畢業生的“砝碼”,使得新一線城市成為畢業生青睞的潛力股。
——“真金白銀”留人。成都市鼓勵高校大學生來蓉留蓉發展,支持海內外高校畢業生在成都靈活繳存住房公積金,享受繳存補貼等待遇保障。對新引進的取得碩士研究生學歷學位的應屆畢業生,用人單位所在區(市)縣可結合區域重點產業發展給予每人不低于3萬元生活補貼。
——“優質服務”留人。除了大學生“寧聚計劃”、“創業南京”英才計劃之外,南京更是推出免費住宿的“寧青驛站”,截至6月底,已經為5000余名青年提供住宿服務超3萬天;重慶市全面落實實名制就業服務,人社干部“一對一、點對點”向每名未就業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傳、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讓未就業畢業生早就業、就好業;蘇州各地陸續開展各具特色的人才夜市活動,創新打造“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就近提供就業招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勞動維權等基本公共就業服務。
——“真情實意”留人。武漢市推行先落戶后就業,年齡不滿45周歲(研究生不受年齡限制)的高校畢業生憑畢業證書在市內落戶,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隨遷落戶。合肥市提出既要對人才的“關鍵小事”上心,也要為人才的“終身大事”操心,謀劃“牽紅線、搭鵲橋”新載體,讓畢業生為愛留“合”。
當然,人才政策是“加碼”,產業發展才是城市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義。
杭州的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加快集聚和規模化發展,同時推動了新興業態出現,營造出的城市活力與廣大年輕群體的契合度非常高。與此同時,杭州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就達到10222家,也成為吸引年輕人“杭漂”的殺手锏。
7月4日,南京發布了最新產業人才新政——《南京市推動高水平工業和信息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方案》,其中明確對重點產業領域實現人才規模倍增,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產業集群高層次人才達到70萬人以上,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產業集群人才規模達到30萬人。
合肥則提出花費500萬元培養500名高校畢業生,培訓方向立足合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暨工業互聯網、數字經濟等發展需求。
不遺余力讓人才“流量”變“留量”
不管是人才政策“實招”,情深意切“妙招”,還是產業發展“絕招”,單招出擊都只能是“錦上添花”,綜合為之方能顯出奇效,真正讓人才“流量”變“留量”。
深諳其道的青島,在人才引育留用全流程上都不遺余力。
“真金白銀”補貼方面,青島對來青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2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800元、本科畢業生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最長36個月的住房補貼;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購買唯一商品住宅的研究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萬元,碩士研究生每人10萬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安家費;國(境)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全日制在讀、在被認定為研究生實習基地實習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發放3000元的實習生活補貼,在讀期間每人累計最長發放3個月。
“人才服務”方面,青島打造了“198”大學生服務總站,為來青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介、政策經辦、實習推介等九大板塊服務,構建青年人才聚青一站式綜合服務樞紐。提升青年人才服務“一件事”聯辦平臺效能,集成人才落戶、學籍確認、補貼申領等13項畢業生來青就業高頻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
產才融合方面,青島聯合政校企三方力量,共同推動以產業鏈促人才鏈,多措并舉實現“延鏈”“補鏈”“強鏈”。
政府部門方面,早在2020年就出臺了《關于促進產才融合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建立“項目+人才”引進機制。今年年初又啟動了“青聚英才”人才招引行動,通過市區兩級聯動,圍繞重點產業鏈精準開展需求摸排工作。同時,瞄準青島籍學子寒假回青、實習需求旺盛的重要時間節點,圍繞駐青26所高校開展“青雁歸巢”“就選青島”等系列專項招聘活動71場次,累計發布崗位5.9萬個次,收取簡歷6.3萬余份。圍繞本市重點產業鏈崗位,輻射東北、西北、華東、華中、港澳等地,深入全國61所重點高校開展“青島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動,靶向舉辦智能制造裝備、科技服務、海洋裝備、現代金融等重點產業鏈專場招聘活動,1198家用人單位發布人才需求5.1萬個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超過1萬人,形成“百校千企”服務矩陣。
青島教育部門出臺《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圍繞青島24條重點產業鏈,通過資金補助等方式,面向在青本科高校和高職院校重點建設50個左右產教融合示范學科專業(群),推動與青島轄區內500家以上企業建立校企深度合作關系,保障在青高校每年50000名以上優秀畢業生留青就業發展。
企業方面,則鼓勵頭部企業面向社會培養“急需緊缺”專業實用人才、駐青高校增設“急需緊缺”專業、重點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培養應用型碩博研究生,對成效突出的,可給予最高300萬元獎補。目前,已促成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青島大學等駐青高校與海信集團、歌爾微電子等頭部企業建立24個校企人才聯合培養基地,真正實現根據產業和市場需求培育人才,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新模式。
正是這些不遺余力之舉,讓青島在今年公布的《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百強榜單上,成功晉升兩個名次,排名第11位。
增強大學生的城市認同感
海邊、草坪、露營、飛盤……青島大學大二學生隋暖的一則關于“別樣青島·遇見你”的青游記研學朋友圈很快變成同學朋友間的熱門話題。“兩個多小時,我的朋友圈就收獲了80多個贊,不光同校的師弟妹們問我在哪,外地的朋友也紛紛留言想馬上‘飛’來青島,還問我能不能也參加這種研學活動。”隋暖說。
《2023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在應屆生最看重的眾多擇業因素中,“薪資福利”“穩定性及安全感”“通勤距離/時間”“工作的城市是否適合自己”排名前四,而“與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度”位居第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求職時更加看中城市歸屬感。
“要讓大學生有城市歸屬感,除了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更需要讓他們深度融入青島這座城市,領略青島的風土人情,沉浸式體驗青島的產業發展面貌。”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市場服務部部長華慧介紹,目前,青島已經開展了多期“別樣青島·遇見你”大學生研學實踐活動,包括海洋、金融等主題的青游記活動,吸引了百余名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而在領略青島城市之美后,大學生們不僅增強了對青島的城市認同感,更是自愿成為城市“代言人”,“想讓更多朋友了解青島的美。”隋暖說。
“親愛的2023屆畢業生們你們好,又是一年畢業季,祝賀你們成功踏入人生嶄新旅程,未來可期!在此,向你們發出最誠摯的邀請,歡迎選擇青島就業創業,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這幾天,一封致2023屆高校畢業生的信以其“情真意切”迅速出圈,直白的“告白”也再一次擊中不少駐青高校大學生的心坎。
利用寒暑假青島學子回家的黃金期,青島啟動“青雁歸巢”系列活動,圍繞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發布重點單位的人才崗位和實習需求,為有意來青就業的青年人才提供多樣化的對接需求。“‘青’有獨鐘的島城,誠意滿懷盼雁歸,唯才是舉的青島,不負韶華不負卿。”此前青島發布的《致青島籍學子的一封信》中如是說。
在海爾路178號,青島為來青、返青、在青的人才打造了“人才會客廳”。這里作為城市人才活動“根據地”,除不定期組織企業家面對面沙龍外,還會邀請企業、高校、大學生和人社部門負責人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企業的人才需求、大學生在求職中的困惑,讓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企業需求。這一系列的暖心舉動,也讓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對青島有了更多的城市認同感和歸屬感。
“良禽擇木而棲”,一座有活力、有溫度的城市,也會持續吸引各類人才前來就業和安家。不斷加快產業升級、釋放人才善意的青島,也將會成為越來越多青年人才的最佳棲息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