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膠東在線
2023-07-19 12:23:07
原標題:煙臺創新公共資源“智慧交易” 上半年交易金額296.66億
來源:膠東在線
原標題:煙臺創新公共資源“智慧交易” 上半年交易金額296.66億
來源:膠東在線
膠東在線7月19日訊(記者 趙竹建)19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煙臺市“公共資源智慧交易”工作情況發布會,煙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建偉詳細介紹了我市“公共資源智慧交易”工作情況。
據李建偉介紹,煙臺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實施了“YT智聯云端”、招投標“掌上交易”、遠程異地“就近評”、金融電子保函等智慧交易服務,著力打造公平公正、陽光透明交易服務。2023年上半年,全市各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共完成交易項目1629宗,交易金額296.66億元。
構建平臺體系,打造“信息樞紐”
立足全市,建設一體化公共資源服務平臺,橫向上,涵蓋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水利和交通工程、工業與信息化工程、政府采購等領域交易信息,實現了平臺的分行業、分層級使用;縱向上,全面貫通國家、省、市三級交易系統,以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與區市中心“1+10”同網模式,實現領域信息“市區一體”公開。
同時,大力推進服務平臺與信用中國、國家及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山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山東省遠程異地評標協同調度系統等多個平臺對接連通,實現了項目信息、立項批復、電子證照、信用信息、中標信息等資源的共享共用。
依托一體化服務平臺,為市場主體提供“一表申請”“一網通辦”交易服務,為行政監督部門提供監督通道,動態推送監管數據,充分發揮出公共服務平臺“交易平臺樞紐,公共信息載體,身份互認橋梁,行政監管依托”作用。
深化數字賦能,創新“智慧交易”
創新“云端管理、智能見證”服務。以爭創“山東省首批公共資源數據交互試點單位”為契機,在全省率先構建起“YT智聯云端”總控平臺,電子平臺與交易場所管理無縫對接,實現了交易場地線上預約、專家進場刷臉管理等。配備“數字見證”系統,可將交易全過程、全時段監控視頻及交易平臺多方數據,自動導入項目電子檔案,為行政監管部門調查取證提供數據支撐。通過數字賦能,實現了人性化服務、精準化監管、智能化運維。
創新推行遠程異地“就近評標”。搭建虛擬評標室,構建“1個主場+N個隨機副場+N個專家隨機異地評標”新模式,以“數據線上跑”代替了“專家線下跑”;同時充分利用評標場所選擇的“隨機性”增加了評委在空間上的“不確定性”,評標場所由“集中固定”變為“隨機分散”,有效防范了圍標串標等行為。今年以來,全市共開展遠程異地“就近評標”323次。
首創“智聯e辦”掌上服務。在省內率先推出公共資源“智聯e辦”手機APP,以“信息點對點推送、交易監管全覆蓋”為目標,系統開發多項移動功能,為交易主體提供信息查詢、在線開標、開標直播、二輪報價、澄清答疑等服務;同時,為行業監管部門提供掌上監督、開評標直播監管、數據統計分析等10項服務。截至目前,“智聯e辦”APP累計注冊用戶近2萬個,日均登錄使用量1000余次。
實施智慧監管,推動“陽光交易”
以規范交易行為、提升服務效能為突破口,多措并舉創新評委抽取方式、數據存證模式,著力提高公共資源交易電子化監管水平,推動公共資源陽光交易。
在市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全國首創“異地、多地、多倍、多輪”評委抽取方式,在時間和空間、數量和概率等方面多重設置防腐屏障,堵塞制度漏洞,有效防范圍標串標行為,最大限度保障了整個招投標過程的公平公正。
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
結合市場主體所需,上線運行了“煙臺市公共資源交易金融服務平臺”,推動金融機構與市場主體無縫對接,為企業提供費用小、時效快、保密性強、辦理便捷、全程留痕的電子保函金融服務,實現電子保函申請“全程網辦”“秒批秒辦”,有效解決了企業資金占壓和流動資金緊張難題,有力提升市場活力。
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成交電子保函業務411筆、擔保金額1.08億元。
未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通過開發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聯動監督管理系統,加強公共資源交易綜合聯動監管;建設具備多功能、可調整的通用類電子交易系統及對應行業的電子監管系統,拓展通用類工程電子交易覆蓋范圍;常態化開展遠程異地分散化、就近化評標等手段,進一步營造更加便捷高效、陽光透明、競爭有序的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助力市場主體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