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3-08-02 14:07:08
原標題:理論聯系濟南實際 推進校城融合發展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理論聯系濟南實際 推進校城融合發展
來源:濟南日報
編者按 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做好濟南工作、加快濟南發展的生動實踐,扎實推進“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7月14日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和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濟南日報理響泉城工作室承辦的“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部分駐濟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院長座談會在舜耕山莊舉行。來自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10家駐濟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所)的黨委(黨總支)書記、院長參加了座談會。他們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緊密結合濟南發展實際,從理論創新、改革發展、文化“雙創”、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科教人才等方面深入闡述,打造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盛宴。現將發言摘登如下,以饗讀者。
認真領悟“六個必須堅持”蘊含的深刻哲理
□馬明沖
“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載體,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對此,我們要做到真信真懂、活學活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胸
懷天下,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體論。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體現的是人民至上、人民主體的歷史唯物主義本體論要求,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創新性發展。
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守正創新,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強大的理論自信,是因為堅持了實踐和真理的緊密結合。
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回答并指導解決問題是理論的根本任務。這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社會歷史性,運用辯證邏輯、矛盾的觀點分析解決我國發展問題的方法論。全黨同志要繼續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滋養,整體性、系統性地學深悟透踐行“六個必須堅持”,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工作、推動實踐。
(作者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張 鵬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沒有教育強國就不會有現代化強國,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都依賴于教育的支撐,必須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必須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顯得尤為重要;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必須堅持人才引領驅動。新時代新征程,迫切需要強化人才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引領驅動作用。
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科技事業、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集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
濟南市需要充分發揮駐濟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優勢和創新引擎作用,增強駐濟高校院所協同創新能力,推動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濟南市源頭創新和成果產業化能力。
(作者系山東建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用黨的創新理論賦能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杜永明
傳統意義上高校的三大職能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新時代又賦予了高校另外兩個職能,即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這五大職能中,馬克思主義學院擔負著尤其重大的責任和使命。第一,從人才培養職能
看,要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第二,從科學研究職能看,強化思政教師科研能力是促進教學、加快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必由之路;第三,從社會服務職能看,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履行社會服務職能的過程中,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目標的達成;第四,從文化傳承與創新職能看,在特色立校為核心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在這方面也要有所作為;第五,從國際交流與合作職能看,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極度考驗我們培養人才的政治定力,也檢驗著思政課的教學效果。
同時,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理論賦能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做好黨的二十大報告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宣講排頭兵。二是履行好服務社會職能,配合地方發展規劃和戰略需求,為地方經濟社會培訓一批高素質干部隊伍。三是選派一批高素質思政教師,深入鄉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用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方法,協助做好思政教育工作。
(作者系山東交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積極探索黃河流域農業文化遺產活態化保護路徑
□姚樹欣
濟南地處黃河下游,農業文化遺產豐富,其黃河流域農業文化遺產活態化保護和發展的主要路徑包括:
構建活態化保護共同體。由政府部門、村“兩委”、村民、企業等利益相關主體共同參與,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將易于消逝的農業文化遺產符號、技術指標、農業文獻等集中保存保護;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傳統農業技術升級換代;組織發動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倡議,突出傳承主體的榮譽感、使命感。
打造、延長農文旅數字產業鏈。為了持續推動黃河流域農業文化遺產的活態化保護,必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依托數字賦能、文化賦值,打造系列含金量高、可持續的農業文化遺產旅游農產品,延長產業鏈,使其真正“活”起來。
提升傳承主體的文化素養和技能。開展農業文化遺產的傳統生產技術、工藝流程、農業思想、生活方式等教育,提升村民發展生態農業思想認識,增強創新意識和文化素養;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增強村民農業文化遺產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水平和能力。
(作者系山東女子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共產主義原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啟示
□文洪朝
《共產主義原理》是一部篇幅很小但影響巨大的理論巨著,其中的科學理論在我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得到深刻而廣泛地踐行。不僅如此,這些科學理論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依然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一是堅持人民性,構建最廣泛的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中華民族、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事業,“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面忠誠于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優秀分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領群眾共同加以推進。”
二是堅持人民性,共筑中國夢。中國夢的本質屬性要求我們在政治倫理上不僅要堅持無產階級革命的階級性原則,更要以更為宏大的氣魄堅持人民性原則,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惠及全體人民。
三是堅持人民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世界范圍看,凡是擁護和平、追求正義、促進人類發展的力量都具有人民性。作為共產主義事業的一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世界意義的人民性。為此,我們必須牢記人類解放的根本目的,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解放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系濟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推動數字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徐 穩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歷史的基礎,才能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概論》一書發行,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等作了詳盡闡釋。在此背景下,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遇上數字中國建設大趨勢,以數字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既是時代之需,也是對時代文化發展之問的回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既要吸收時代精華,也要與時偕行。我們要善于運用數字技術,賦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傳統文化的新呈現新表達,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交流、擴大國際影響。
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遇上數字技術,與數字技術同頻共振,既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承、創新、轉化,也證明了數字技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再現的先進手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最佳載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化的重要支撐。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
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侯繼迎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關鍵在于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三次理論飛躍,分別是毛澤東思想的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黨的二十大報告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系統概括為“六個必須堅持”,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的重要體現。
我們不僅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深刻內涵,還要與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對濟南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相結合,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準確把握新時代濟南新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推動濟南發展邁上新臺階。
(作者系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以“本”為本,規律性運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陳志勇
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根本在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并不斷結合新的實際推進理論創新,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煥發出強大生命力。這歸根到底來源于兩個“行”,即馬克思主義行、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提升對我們黨一百多年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最終實現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規律性運用,是做好工作推動發展的根本所在。這是我們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的重大成就和勝利。在這個基礎上理解以“本”為本,推動工作發展,有如下幾點思考。
指導思想的“本”的問題。這里的第一個“本”是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第二個“本”是馬克思主義的真本領,真正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做到真學真信、會用善用。
指導行為的出發點和立場的“本”的問題。這里的第一個“本”是“一切為了人民”的立場問題。第二個“本”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指導實踐的“本”的問題。這里的第一個“本”指的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其中貫穿著唯物史觀的根本認識。這里的第二個“本”則是守正創新,推動發展需要一方面守正、一方面創新。
(作者系山東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
更好地發揮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
□白文娟
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好地發揮新時代統一戰線的強大法寶作用,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偉力。
從“最大政治”上深刻認識新時代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我們要深刻理解發展壯大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
從“中心任務”上深刻把握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賦予統一戰線新的歷史使命。新時代統一戰線要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為不斷拓展和深化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
從“守正創新”上深刻領會新時代統戰工作的原則方法。堅持守正,就是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創新,就是要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學指引下,緊跟時代步伐、順應實踐發展,把握好固守圓心和擴大共識、潛績和顯績、原則性和靈活性、團結和斗爭的關系,不斷推進統戰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和體制機制創新,尋求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作者系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基礎理論教研部副教授)
把工匠精神貫穿于職業教育,推動強省會建設
□吳學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走上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的快車道,新修訂的《職教法》頒布實施,標志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進入新階段。職業院校擔負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使命,應從職業教育的內在規律要求出發,正確認識工匠精神對于職業教育的價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推動強省會建設。
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大力引進現代學徒制、項目化教學、生產性實訓等職業性、實踐性強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工匠精神貫穿于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實現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滲透。
強化實踐感悟教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進行與工匠精神有關的教學內容設計,企業要為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選配好師傅,為學生上好工匠精神教育課。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走進企業、生產一線,近距離感悟工匠精神,增強弘揚工匠精神的自覺性、主動性。
注重夯實科研基礎。探索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實現形式和制度化建設,引導技術研發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助推專業轉型升級。圍繞“四新”開展項目研究,著眼于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不斷創新技術研發反哺人才培養機制,確保科研成果能及時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作者系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