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舜網
2023-10-30 12:06:10
原標題:山東大學帶來“機器狗”,致力實現智能居家養老
來源:舜網
原標題:山東大學帶來“機器狗”,致力實現智能居家養老
來源:舜網
在第二屆全國博士后雙創大賽成果匯現場,山東大學帶來的“步態分析與康復一體化共融機器人”和“隧道地質編錄與超欠挖測量機器人”。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張文龍 攝
10月26日至28日,第二屆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在煙臺舉行,大賽同步舉辦了博士后創新創業成果展示。“步態分析與康復一體化共融機器人”“隧道地質編錄與超欠挖測量機器人”“大跨橋梁抑振防護智能拉索項目”“天地一體化自主無人機智慧巡檢系統”“水下智能檢修機器人”……一系列“高精尖”特色項目吸引著觀展人的注意。
上海智能產業創新研究院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倪春泉與同事在大賽期間觀看了路演、競賽,也在成果匯展廳看到不少心儀的項目。倪春泉告訴新黃河記者,他和同事在大賽現場看到很多新的技術和項目,“如果能找到更多合作點,把項目朝產業化方向去做轉化的話,對推動國家科技發展將有較好的作用。”
在成果匯展廳中心,山東大學控制學院機器人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黃河的項目“步態分析與康復一體化共融機器人”,引起了倪春泉的注意。“(如果合適的話)這個項目與我們平臺上的有些項目是可以直接對接的。”
張黃河在本屆大賽中參加的是海外賽的高端裝備制造競賽,項目主要針對老年人群體。他向新黃河記者介紹,老年人的運動能力是衡量自身健康狀況以及生活質量的核心指標,所以希望做一個共融機器人來指導老年人進行走路訓練,提升其運動能力,減緩衰老,實現智能居家養老。
共融機器人包含兩個部分,一個是機器狗,主要起到引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做包括交互在內的行動動作,增強老年人訓練時的參與感。除此之外,該項目還有一款智能鞋墊。“因為要整體檢測老年人的整體身體狀況與步態,我們自主研發了一套壓力傳感器。”張黃河表示,可以以此來對一些疾病進行預測,比如糖尿病和其他常見的老年疾病等,同時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健康篩查,整套設備通過分析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指導進行個性化的固態訓練,提升運動能力,減緩衰老。
山東大學帶來的隧道地質編錄與超欠挖測量機器人,在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專聘助理研究員房紹華的操作下“開工”,向觀眾展示它的本領。房紹華介紹,隧道地質編錄與超欠挖測量機器人由山東大學自主研發,能夠實現一機多工序并行作業。具備“掌子面編錄、超欠挖測量(爆破效果評估-優化)、致塌塊體識別”三項主要功能。能夠實時感知掌子面粉塵、濕度等惡劣干擾環境,自動調節采集模式,啟動真彩掃描系統進行掌子面掃描,并將數據實時傳輸至洞外操作站,可針對性出具掌子面編錄、超欠挖測量(爆破效果評估-優化)、致塌塊體識別單項及綜合報告。目前該項目成果在濟南繞城高速濟南連接線老虎山隧道、大嶺隧道、小嶺隧道、港溝隧道、龍鼎隧道、漿水泉隧道等項目進行推廣應用,目前在青島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臨滕高速封工程應用。
折疊狀態下僅有旅行袋大小,質量輕、體積小、耐壓強,可單人背負、急救車攜帶,展開后可容納一個人輕松躺入……在成果匯展廳,一個巨大的“膠囊”正從折疊狀態逐漸展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心睿正在用通俗易懂的解說,一遍遍給觀眾講解著這款由他和團隊共同研發的便攜式醫用高壓氧艙(膠囊氧艙)。劉心睿向新黃河記者介紹,目前便攜式醫用高壓氧艙的應用方向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應用場景主要是心梗和腦梗的治療。患者在發病情況下,紅細胞通不過梗阻區域,但水可以攜帶著高壓氧氣通過去,減少細胞壞死,為支架溶栓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降低致殘率和致死率,據估算每年可挽救生命135萬人,降低致殘1400萬人,降低社會殘疾照護成本2845億元。第二個應用場景主要是高原方向,包括高原反應、急性高原肺水腫等。攜帶它的情況下,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基本就能控制甚至治愈疾病,可以大幅減少高原病的致死率,從93%降到3%以下。
來自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的“海為2號”水下探測機器人和“海為號”水下作業機器人在成果展示中也非常受歡迎。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水下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水下無人裝備負責人侯冬冬向新黃河記者介紹,“海為2號”水下探測機器人主要用于海上風電和水庫大壩,以及江河湖泊的地形地貌的測繪等,結構表面類似一個完整的“彈型”,在水下航行時噪聲低,機動性更強。“此外,海為2號”水下探測機器人有5個推進器,推進動力也更強,可以在水下實現懸停功能。
原標題:山東大學帶來“機器狗”,致力實現智能居家養老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李巧妹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