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
2023-10-31 10:08:10
原標題:十幾年如一日照顧患病雙親和兄長
來源:濱州日報
原標題:十幾年如一日照顧患病雙親和兄長
來源:濱州日報
張清松,男,1966年6月出生,無棣縣佘家鎮南石家廟村村民。十幾年如一日,張清松精心照顧臥床多年的父母和殘疾人哥哥,并哺育一雙兒女,用單薄的身軀撐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無微不至,精心伺候臥床多年的父母
2018年冬天,張清松臥床多年的母親去世。今年7月,張清松91歲的父親去世,老人臨終前臥床3年多,身上一個褥瘡都沒有。忙完老人的喪事,張清松又顛簸著雙腳去尋找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張清東。60歲的張清東,精神一級殘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不是躺在路邊,就是在附近村里亂跑。
父親臥床后,張清松便搬過來和父親一起住。每天下地干活前,他先給父親做飯、擦洗身體,伺候老人吃飽,為老人放好水杯、毛巾、衛生紙等生活用品,再去哥哥送飯。下地后,他不放心父親,就囑咐身體不太好的妻子張冬芝多到老人那邊看看,及時給老人居住的屋子通風或取暖。張清松夫妻二人的善良、孝順也讓街坊鄰居紛紛豎起大拇指。
無怨無悔,耐心照顧殘疾哥哥
張清松母親在世身體好的時候,哥哥主要由母親照顧;母親年齡偏大后,轉為張清松照顧。20余年來,無論刮風還是下雨,農忙還是農閑,張清松都堅持給哥哥做飯、洗衣、收拾房間、清掃院落。趕上農忙時,他早上4點起床,洗菜、做飯、送飯,忙完哥哥的早餐后,才放心去地里勞作。
張清松哥哥住的地方靠近村農貿市場,張清東常去小攤上拿氣球、糖葫蘆等東西。為此張清松可沒少費心,常常被人家找到家里來,他邊說好話邊給人家付錢。
張清松最頭疼的事是哄哥哥吃飯。陰雨天或者犯病比較嚴重的時候,張清東會兩三天不想吃飯,這時,張清松就拿著飯菜在外邊追著喂,追急了張清東還會打掉他手里的飯菜,張清松便想著法兒給哥哥說愛聽的話,哄到他吃東西為止。“只要我有能力,決不扔下他,有哥讓俺喊著,我心里踏實。”張清松說。
無堅不摧,悉心哺育一雙兒女成才
從母親去世后,為了照顧父親和哥哥,張清松已經沒有精力外出務工了,收入主要來自家中的10畝耕地。為了增加收入,他只能在精耕細播、多出勤和節衣縮食上下功夫。因多年勞累,張清松健壯的身軀逐年衰老,人也小了一大圈,體重從以前的75公斤降到55公斤,再加上腰腿有病,日常走路他已日趨蹣跚,整個身體一走兩晃,兩條腿也變成了“O”形。
在他日夜辛苦勞作、耐心孝老、身體力行下,一雙兒女耳濡目染,體貼父母,孝敬老人。只要在家里,張清松的兒子和女兒就主動分擔家務。給爺爺奶奶大伯做飯、打掃衛生、陪伴聊天,姐弟倆聰明懂事,努力上進,讓張清松夫婦倍感欣慰。如今,張清松的女兒已經在省內一家醫院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兒子大學期間入伍,2年的軍旅生涯中,榮獲部隊“優秀士兵”稱號,如今退伍回來開始創業。
無為自成,和睦四鄰和美與共
村里街坊四鄰評價張清松:“他心實手巧,十里八鄉的誰有難處喊他去幫忙,他沒有不給幫忙的時候。”地里澆水灌溉,既是體力活又是技術活,趕上誰家人手少了,或者孩子外出打工,沒有年輕勞力在家的,張清松都會主動幫忙搭把手,清淤泥、搬機器、看水量……他樣樣得心應手,常常是帶著一身泥一身土的回家,但也從不收鄉親們給的錢、送的飯。農閑時,他常去建筑工地干點活,干過木工、瓦工、機械工的他,成了村民心中的“全能”,泥補房子、鋼結構屋面加固、換瓦片等,只要他會干的,他就能隨叫隨到,干得漂漂亮亮。
張清松悉心照料雙親,不離不棄呵護哥哥,嘔心瀝血哺育兒女,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年,張清松獲得“山東好人之星”榮譽稱號。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