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老年生活報
2023-11-29 09:22:11
原標題:日照是怎樣支持淮海戰役的
來源:老年生活報
原標題:日照是怎樣支持淮海戰役的
來源:老年生活報
“解放軍打到哪里,我們就支援到哪里!”這是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解放區廣大人民支援戰爭的行動口號。也是淮海戰役能夠克服種種困難,迅速取得偉大勝利的基本因素,日照人民為支前做出突出貢獻。
組織民工站與擔架隊
在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的淮海戰役中,日照人民在各級黨組織的動員和組織下,盡全力完成一切支援任務,創造了無數撥人心弦的英雄業績。
當時,各縣在交通要道設立了民工接待站。莒縣縣委組織在夏莊村、墩頭村等地建立了民站和糧站,各站常備2000斤高粱、5000斤燒柴,保證民工進站有接應。日照縣支前指揮部在濤雒設立了民工中心站,在黃墩等交通點設立了十幾個分站。前往戰場的民工人山人海,僅日照城站一夜就接待民工6738人。
據統計,淮海戰役中,日照縣共出動子弟兵團2626人、長期民工53146人、短期民工38578人、擔架2182副、木輪車9192輛。莒縣出動民工與干部共12147人,其中長備擔架1000副、民工6996人。此外,莒縣還出動4451名民工及2000輛小推車,承擔了在后方修路架橋任務,共修筑公路29條、鐵路45公里、橋梁194座。
支前模范與英雄團隊
隨軍支援淮海戰役的民工中涌現了一批支前模范及英雄團隊。參加日照縣首批支前任務的第四擔架連的224名民工在連長辛公來、指導員張成干帶領下,先后參加了沭陽、魏樓、王莊等戰斗。在魏樓戰場上,敵機呼嘯盤旋,彈雨橫飛,第四擔架連民工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陣地上左沖右突,保持了夜行百里的速度,急切地將數百名傷病員抬下前線,運送彈藥4000多箱,獲得“鋼鐵擔架連”光榮稱號。該連民工楊建龍帶領其班組肩扛幾十公斤重的彈藥箱,在炮火中接連沖過敵人4道封鎖線,榮立特等功。
莒縣在華東野戰軍集中兵力圍殲國民黨第七兵團黃伯韜部時,調集了4451人及小推車2000輛,編成1個團,兵分兩路,按時將軍糧送達指定地點,該團被上級譽為“飛虎擔架團”。
補充兵員與配合作戰
淮海戰役打響前,日照地區各縣委積極發動群眾掀起參軍熱潮,抽調大批地方武裝升級到主力部隊,村村呈現“村村父子爭上前線、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動人場景。
日照縣碑廓區的楊家洼村是一個僅有29戶人家的小村莊,為支援淮海戰役,在原有10戶軍屬的情況下,村長又帶領6名青年報名參軍。
五蓮縣街頭、洪凝等區組成的華東子弟兵團“五蓮營”跟隨主力部隊作戰。在蚌埠明光縣一次追擊戰中,河中大橋遭敵破壞。“五蓮營”的戰士們冒著數九嚴寒奮勇跳進冰水里浸泡一晝夜,保證了大軍順利通行,一些戰士自此落下終生病根。“五蓮營”隨軍服務至1949年7月復員,期間多次榮獲上級嘉獎,曾被授予獎旗1面、機槍兩挺和步槍9支。
籌措物資與“識字班”
前方民工隨軍服務,后方人民支前繁忙。淮海戰役期間,人民解放軍先后有12個縱隊在徐州東南作戰,每天需要糧食300萬斤,后來隨著戰事推進,每天需要糧食500萬斤之多,大部分需要由山東供給,日照是重點地區之一。
1948年日照地區卻發生嚴重災荒,百姓節衣縮食,盡一切可能為子弟兵籌集糧食。11月17日,日照縣接到魯中南區支前指揮部的指示,加工小米300萬斤,限18天內送往前線。縣支前指揮部統一領導全縣男女老少,靠人力與畜力日夜加工,并出動小推車4892輛,星夜兼程地將糧食送往前線。
在淮海戰役期間,留在后方的“識字班”(婦女)便響亮地提出“男人支前奔前線,后方婦女來當家”的口號,勇敢地承擔起支前和生產的兩副重擔。在淮海戰役發生后的1個月之內,莒縣婦女連夜趕制軍鞋5萬余雙,日照縣縫制了7萬余雙。
婦女們主動動員親朋好友參軍參戰。例如,1948年,莒縣石井二村的女共產黨員田樹榮在全村青壯年參軍動員大會上,勇敢地站出來大聲說:“誰第一個帶頭報名參軍,我就嫁給他。”比她大7歲的青年劉紀坤第一個報名參軍,后來,美麗的田樹榮就信守諾言嫁給了劉紀坤。
吳寶書 丁兆霞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