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2024-03-28 16:49:03
原標題:"煙臺藍"背后有怎樣的生態考量?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煙臺藍"背后有怎樣的生態考量?
來源:大小新聞客戶端
藍天白云飄逸,田野遍地翠綠,鄉村美景如畫,城鎮干凈整潔……
行走在港城大地,天藍水清、樹綠花紅,空氣清新、鳥語縈繞,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新畫卷正在生動鋪展。
此番“上春山”美景,便是煙臺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綠色福利”。日前,全市奮進萬億新征程動員大會提出,“奮進綠色低碳、清潔美麗的生態之城”,為今年的生態發展提出了更高目標和更高追求。
站在新起點,生態環境如何躍級再提升?
連日來,煙臺融媒體中心記者專訪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德勝,長島綜試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牟云,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黃渤海新區分局局長王鈞,國家電投核能發展總工程師、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放,共同探討煙臺如何勾勒生態煙臺新畫卷,打造美麗中國的“煙臺樣板”。
(一)
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血脈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德勝——
“打造生態之城,這與我們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的目標高度契合,也與美麗中國建設的發展大勢保持高度一致。”王德勝說,方向對了才能行穩致遠,要把綠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血脈,向陽而生、向綠而行,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一直以來,煙臺的美麗建設是謀劃早、走在前的,是北方第一個編制美麗城市建設規劃的城市,連續兩年在美麗中國百人論壇上作過典型發言。
王德勝表示,去年煙臺深入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做法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八角灣、長島廟島諸灣成功創建國家級美麗海灣;萊山區、海陽市分別入選國家級、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區,福山區入選省級生態文明強縣,棲霞市入選“整縣域推進鄉村生態振興”重點縣,昆崳山生態綜合監測站入選國家首批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這些成績都足以證明,煙臺有基礎、有能力在美麗城市建設上,打造出一個特色鮮明的煙臺樣板。”王德勝信心滿懷。
對于今年的發力點,王德勝認為關鍵要認真研究行動路線、工作方法,真正把煙臺的自然稟賦、環保工作成效與美麗中國建設結合起來,努力建設一個生態質量優、居住環境美、人民群眾滿意度高的綠色低碳新型城市。
綠色低碳城市,首先要在環境質量方面實現穩中求進。
王德勝表示,大氣環境方面,煙臺今年將力爭完成空氣優良率任務指標。水環境方面,加快推進重點治污工程建設,統籌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建和尾水提標改造,聚焦流域治理重點,推進夾河流域美麗河湖建設,全面改善夾河水環境質量。土壤環境方面,嚴把供地關口,抓實源頭防控,尤其是20個優先監管地塊要逐一落實管控措施,確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海洋環境方面,深化灣長制長效管控,確保近岸海域海水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5.7%以上、重點入海河流總氮濃度得到有效控制。總量減排方面,全力爭取今年完成“十四五”目標,減排替代方案要落實到每一個具體項目上,確保各項任務按時按點完成。
今年,煙臺提出要“打造中國北方最美生態城市”的宏偉愿景,這是對美麗煙臺建設的進一步延伸和升華。在王德勝看來,示范創建引領的作用特別明顯,要發揮優勢持續推進。“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煙臺八角灣成功入選,這對全市都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和示范。”王德勝表示,今年將啟動四十里灣、龍口灣美麗海灣創建工作,力爭建成1-2個省級美麗海灣。在此基礎上,煙臺還將組織相關區市爭創國家、省級生態文明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積極推進“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品牌建設,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創優爭先氛圍。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熱點詞匯,百姓的關注度也在逐步提高。圍繞“雙碳”工作,王德勝表示,將嚴把碳排放數據質量,扎實做好重點控排企業數據月度存證和碳排放數據核查,積極推進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今年還將持續落實碳排放減量替代方案,打造重點行業全流程二氧化碳減排示范工程。探索建設全市“碳普惠”管理平臺,完善碳普惠體系制度建設,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提升。
(二)
“零碳”長島拔節生長
長島綜試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牟云——
“生態之城,‘零碳’長島,從提出的目標就可以看出,長島綜試區對低碳城市的追求和向往。”牟云表示,低碳發展正成為時代潮流,“零碳”戰略引領綠色變革,無論從全球、全國,還是海島本身看,零碳海島建設已經是勢在必行。
自去年以來,長島在生態保護上面花費的力氣遠超以往。牟云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極具說服力:垃圾分類綜合處置基地完成主體建設,更新提升11處地埋式污水處理站,整治入海排污口96處,空氣優良天數同比提高1.9%。零碳生態島建設拉開框架,編制完成《零碳生態島發展規劃》《“雙碳”發展規劃》,展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新建充電樁65個,完成出租車電動化替代15輛。采用“分散式空氣源熱泵+暖氣片水系統”方式,完成漁村清潔取暖改造2389戶。
“圍繞煙臺提出的綠色低碳示范城市目標,結合長島零碳島戰略,長島的生態環境工作一直穩步推進。”牟云介紹,去年長島綜試區在2023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布了階段研究成果,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上進行重點推介。
去年的6月8日、8月15日分別在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全國生態日山東主場做典型發言,全省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也在長島召開,長島生態底色進一步擦亮。
建設零碳島,讓公眾對長島綜試區充滿期待。今年的“推進表”和“路線圖”,牟云胸有成竹。
“以更實舉措打造國際零碳島,在生態產品價值轉換上實現新突破。”牟云表示,力爭到2025年碳排放量較當前下降1.5萬噸以上,努力形成全國性標準規范,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海洋生態島。積極探索建設能源島,科學選定條件合適的無人島,引入儲能、綠氫、海水微量元素提取等新技術新業態,建設一批試點示范項目。加快推進未來智慧交通島建設,確定首期自動駕駛場景、路線、自動駕駛技術路線、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車型及數量,制定自動駕駛車輛收費標準,打造綠色智慧出行的示范海島。加快推進碳匯交易,爭取參與制訂國家海洋碳交易規則、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搭建海洋生態產品交易平臺,加快完善碳匯交易體系和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經營開發、金融支持機制。
對于生態保護和零碳島相輔相成的關系,牟云表示,奮力推動生態建設和實現零碳島的目標,必須堅定不移、毫不動搖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系統抓好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現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
(三)
為萬億之城增添“綠色動能”
煙臺市生態環境局黃渤海新區分局局長王鈞——
邁上萬億之城,生態環境質量也將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建設生態之城,對黃渤海新區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是挑戰,也是機遇。”王鈞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幾年,黃渤海新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把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城市綠色發展總布局之中,全力做好“經略海洋”文章,努力建設海洋經濟實力強、海洋生態環境美、海洋管理服務優的生態之城,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相得益彰。
2023年黃渤海新區空氣質量改善、地表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凈土保衛戰重點任務、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及重點河流總氮管控等考核指標在全市排名第一。生態環保領域一批國家級、省級試點順利驗收,先后有16項生態環境領域制度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級或省級復制推廣。
“去年8月底,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煙臺八角灣成功入選。這是黃渤海新區獲得的又一塊國家級金字招牌,是對黃渤海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最高評價。”王鈞說。
“今年黃渤海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將上一個新臺階。”王鈞表示,將堅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底線,拉高標桿、加壓奮進,深入實施鞏固提升、要素支撐、風險防范、固本增效四大行動,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為萬億之城新征程增添綠色動能。
突出量質并舉,深入實施關鍵指標鞏固提升行動。建立健全相鄰區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探索跨區域污染協同治理模式,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聚焦解決異味擾民難題,邀請行業專家為企業把脈問診,實施“一企一策”專項治理。積極推動設立碳普惠平臺,充分挖掘各類應用場景,努力打造煙臺特色碳普惠生態圈。深化國家級、省級試點建設,努力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碳足跡評價、近零碳社區創建等重點工作,提升四減四增工作成效,全力削減碳排放強度。全面加強入海排污口、港口碼頭、農村污水、養殖尾水治理,推進河海共治、顏值提升,進一步彰顯美麗海灣氣質和生態之城形象。
堅持服務導向,深入實施生態環境要素支撐行動。依托與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合作機制,創新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全力保障重大項目落地。充分發揮環評綠色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化工廢水綠島模式、打捆環評、“兩證合一”等便企惠企措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實行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充分用好非現場執法手段,真正做到無事不擾。高標準建設環境監測區域中心實驗室,全面提升監測能力。
(四)
為生態之城貢獻“核力量”
國家電投核能發展總工程師、
山東核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放——
能源是人類生產生活賴以生存的基礎,也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煙臺邁入“萬億之城”,核能作為清潔、高效的清潔能源將為城市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注入強勁“核動力”。
當前,煙臺正全力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這對山東核電來說,是千載難逢發展機遇。”吳放介表示,“我們作為山東‘首核’、煙臺‘首核’,要以舍我其誰的信心和勇氣,全力以赴搶抓發展機遇,為煙臺清潔能源產業鏈發展壯大發揮主力軍作用。”
過去的一年,山東核電發展取得累累碩果。一期1、2號機年度發電量192.9億千瓦時,商運以來累計發電超過1000億千瓦時,成為世界首個發電超1000億度的三代核電項目;二期3、4號機組按計劃完成多個里程碑節點;“暖核一號”三期跨區域級核能供熱工程正式投運,這是國內首個跨地級市的核能供熱工程,正式開啟“一核雙城”清潔供暖的新紀元,為海陽、乳山兩城40萬居民供熱,成為保障地方電力、熱力安全穩定供應的重要支撐,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中國安全科技進步一等獎、美國電力研究協會技術成果轉化獎等系列榮譽。
“成績和榮譽既是對我們過去奮斗的肯定,也是我們勇擔國家使命、再譜新篇的動力。”吳放表示,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萬億之城”的底色,煙臺在中國低碳城市試點中期評估位列全國第三,再次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清潔能源產業發展勇立時代潮頭。在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核能行業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機遇,能夠為區域協調發展貢獻力量。
安全是核能行業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產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確保核安全絕無一失。吳放介紹,今年山東核電將著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打造優良運行業績、建設精品核電工程,把技術領先優勢轉化為自主可控的競爭優勢,筑牢立身之本;積極引導員工勇闖“無人區”,發揮產學研融合優勢,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開發更多有利于提升效率、節省人力、促進發展的數字化場景,推進數字電廠建設。
在核電產業創新發展方面,吳放透露,山東核電將深入開展核風光儲一體化耦合新模式研究,打造清潔能源大基地,為地方發展提供清潔能源支撐;扎實推進海淡水生態綜合利用、水熱同產同傳、跨季節儲熱、“核能+V2G”等項目落地,描繪好、實現好海陽核能清潔能源基地藍圖,努力成為膠東半島保障能源安全、促進能源轉型、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依托,為實現能源、環境、社會協調發展貢獻更多“核力量”,助力煙臺書寫“萬億之城”新篇章。
YMG全媒體記者 高少帥 通訊員 顏環政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