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南日報
2024-04-06 14:45:04
原標題:以舊換新,濟南的機遇在哪兒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以舊換新,濟南的機遇在哪兒
來源:濟南日報
日前,國家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此番大規模更新能夠帶來多大市場空間?
據初步估算,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將帶來一個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同時,按目前我國汽車、家電等消費品的保有量測算,此番以舊換新將創造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蛋糕”。
可以說,換新政策將帶來萬億級別的“蛋糕”,影響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多個行業和賽道,給城市發展帶來巨大機遇。
不僅如此,多位權威人士及專家在解讀此政策時均指出,此番設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所帶來的不僅是市場經濟效益,還將從供給和需求兩端共同發力,進一步提升產能、優化供給,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具體到城市而言,這波“換新政策”將為濟南帶來怎樣的機遇?
(一)
首先來看設備更新。
工業是大規模設備更新的重點領域。《行動方案》明確,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并提出到2027年,工業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5%。
從需求端來說,基礎雄厚的濟南,在工業領域,設備規模大,更新潛力足。
濟南作為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工業體系門類齊全,擁有41個工業大類和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是全國擁有工業門類最多的城市之一。近年來,在“工業強市”戰略的推動下,工業成為濟南經濟發展名副其實的“大梁”。
去年,濟南GDP增速實現6.1%,高于全國0.9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今年1—2月,濟南全市工業經濟勢頭依然強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1%。
據悉,搶抓國家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政策機遇,今年濟南將接續推進“技改雙千”工程,實施億元以上重點技改項目300個。
從供給端來說,近年來濟南將高端裝備與智能制造產業作為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發展引擎,將其打造成為全市四大主導支柱產業之一。
早在2022年,濟南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規模就達到了4000億級。在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領域,濟南已形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裝備、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標志性產業鏈群,是全國最大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基地和北方最大的激光裝備產業基地。
2023年,濟南的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6%,領先規上工業18.2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10.1個百分點。
此番大規模設備更新將推動工業設備向高端、智能、綠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級。從這個角度來說,面向工業領域的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既能幫助其他產業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也將進一步增強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下轉第2版)(上接第1版)(二)
再說消費品以舊換新。
《行動方案》所提及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策略,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另一項關鍵措施。
方案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推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同時鼓勵汽車生產與銷售企業積極開展促銷活動,進一步推動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傳統設備的再制造工作,以此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作為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制造和消費的重要城市,落實以舊換新行動,濟南優勢突出、空間廣闊。無論在汽車供給端,還是需求端,濟南都具有很大的優勢。
數據顯示,2023年,濟南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33.3%。比亞迪、吉利等新能源汽車重點項目正加速投產并釋放產能。其中,僅比亞迪一家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量就已突破24萬輛。今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40萬輛以上。
在需求方面,截至去年底,濟南市的私家車保有量已達380多萬輛。
在如此龐大的產量和保有量的基礎上,濟南也積極制定相應的實施政策促進汽車以舊換新。
3月28日,濟南市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活動正式啟動,市民在6月30日前換購新車最高可以獲得5000元補貼。
此外,在汽車等大宗消費品的以舊換新的背景下,濟南還瞄準了出口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今年3月1日,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政策全面放開,濟南企業順利獲批山東省首家二手車出口資質,并完成首單出口業務。濟南在二手車出口領域實現了“零”的突破。
目前,濟南已有14家企業通過省商務廳備案審核,6家企業正在辦理二手車出口許可手續。依托中歐班列、鐵海聯運等物流優勢,濟南正深挖二手車出口產業市場潛力,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業態規模。
(三)
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汽車等消費品的以舊換新僅僅是此番大規模更新下的“冰山一角”。
根據《行動方案》,我國將圍繞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系統部署5方面20項重點任務。比如,在設備更新行行動中,國家不僅將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還明確將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
一方面,設備更新能夠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為新質生產力的產生和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又能夠推動設備更新的加速進行,促進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產業的持續升級。
多領域的大規模設備更新,能夠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邁進,并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
從這個意義來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濟南而言,這不僅是一次激發市場空間的有效抓手,更是推動產業升級的發展機遇。
搶抓這份機遇,濟南還需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以釋放更多發展動能,共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張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