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4-05-17 09:38:05
原標題:山東:提檔升級,傳統產業發力“新”浪潮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山東:提檔升級,傳統產業發力“新”浪潮
來源:大眾日報
說起傳統產業,往往令人覺得不夠先進、不夠新潮。然而,行走先行區,一批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以智能化改造為手段的傳統制造業企業顛覆了這一刻板印象。
明亮的工廠里,一條條明黃色的機械手臂上下左右飛舞,焊接、組裝、切割;昏暗的礦井中,一座“島嶼”一樣的地面控制中心正對井下生產全方位實時監測……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傳統制造業企業不甘落后,它們銳意創新、提檔升級,用上新理念、新技術,持續推動產業煥新、躍升、蝶變,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產業升級之路。
傳統不傳統,看的是技術和創新
企業創新的背后,是一批走在前沿的企業家。無論是從無到有的原創性、顛覆性技術,還是穩定、高質、規模化的工業應用,企業的每一次創新突破都離不開企業家的艱辛探索。
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揮著主體作用。“通過注射裝置,我們將捕集到的二氧化碳注入地層以下,使其與原油處于高壓混相的狀態,提高原油的流動性,從而提高原油的產量。”在全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示范工程上,勝利油田注汽技術服務中心二氧化碳項目部經理屈龍濤說。
傳統不傳統,不看產業,而是看技術和創新。CCUS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簡稱,即把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提純,繼而投入新的生產過程進行再利用和封存。CCUS可以實現石油增產和碳減排雙贏,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開發的新興技術。
“我們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致力于成為碳減排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勝利油田CCUS項目部經理于法珍表示。搭上技術創新的發展快車,傳統產業煥發生機。2022年8月,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全面建成投產,捕集齊魯石化煤制氫工業尾氣中的二氧化碳,液化輸送至勝利油田驅油與封存。該項目可實現年封存二氧化碳100萬噸,相當于植樹近900萬棵,是全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截至2023年底,勝利油田已累計封存二氧化碳60萬噸,增油5萬噸,開辟了集減碳與碳利用于一體的能源企業高質量發展新路。
在擴量提質上下功夫,在轉型優化上花氣力,這是傳統優勢產業“向高攀登”之路。山東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地方煉廠,作為其中的領軍企業,山東東明石化集團在過去的幾年中相繼投建了兩大重點項目,掀起從傳統煉油向煉化一體化的深度轉型。在東明石化中央控制室內,東明石化總經理李濤講起這兩個項目的“前世今生”。
2018年,東明石化主動求變,注冊成立了勁海化工,引進外國先進技術,投資70.7億元籌建100萬噸/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利用上游煉油的副產品生產高端聚烯烴。借助該項目,東明石化從主要生產成品油,轉變為煉油與化工業務各占一半。
2023年,東明石化又迎來一個重大投資項目。“UPC項目采用東明石化與中國石油大學聯合研發的原油直接催化裂解制烯烴(UPC)技術,能夠將全餾分原油直接轉化成高附加值的乙烯、丙烯和其他化工原料,省去了復雜的原油分餾、加氫等工藝,突破關鍵技術,為原油煉制、乙烯加工提供了全新技術路徑。”李濤說,該項目生產同等規模的烯烴產品,原油資源消耗降低約60%,每噸成本可降低1000—1500元,不僅有效破解了國內化工原料短缺難題,推動石化產業向下游和高端延伸,而且能夠顯著提高原油利用率。該項目有望在2025年年底竣工投產。投產后,年可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
數字技改為制造業裝上“大腦”
在潮濕昏暗、環境復雜的礦井之下,外形像一座“島嶼”一樣的地面控制中心“智能操作島”,正在對井下生產實時全方位監測,實現在地面既可“看到”、也能“聽到”井下生產過程,通過便捷的人機交互讓地面生產人員及時、準確地優化調控工作面采煤工藝,再由井下設備依據決策自動執行,打造“地面規劃采煤、裝備自動執行、面內無人作業”的無人開采新模式。這一技術,正是由山東能源重裝集團天瑪電液控制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所提供。
“智能操作島是實現無人化智能采煤的控制中心,是行業首個全開放式地面采煤控制平臺,也是國內首個無人常態化生產工作面的核心裝備。”山東能源重裝集團天瑪電液控制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昕介紹,目前,該技術已在國家能源集團榆家梁煤礦和陜西陜煤黃陵一號煤礦實現常態化示范應用,相關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為了更好為兗礦及周邊輻射的礦區等提供業務場景需求配套服務,去年11月,公司整體遷址到鄒城太平的兗礦智慧制造園區。”王昕表示,在智慧礦區方面,公司依托無人化智能采煤技術,從攻克行業技術難題入手,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不斷推陳出新,產品快速迭代,逐步成為煤礦無人化智能開采領域的領軍企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字技改為傳統制造業裝上了“大腦”。
火紅的鐵水在罐內翻滾,鋼鐵工人揮汗如雨……如今,在石橫特鋼集團,這樣的傳統鋼鐵生產場景已不復存在。一塊塊碩大的鋼坯,經過一系列自動化工序,定制生產出客戶所需型號的棒材型鋼。工人們坐在自動化操控室就能遠程煉鋼,隔著屏幕隨時提供生產指導。
“全廠最長的一條生產線近550米,生產工藝先進,全過程由計算機系統操縱,實現了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與生產制造的深度融合,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具有節約能源、節省人力、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石橫特鋼集團生產技術部部長張洪來說,2023年12月,石橫特鋼集團“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精品特種鋼全流程智能工廠”入選國家“數字領航”企業方向,該平臺實現公司可視化、數字化、智能化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智能化生產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使產品質量和性能更加穩定。石橫特鋼集團通過“智能配煤”系統的應用,平均每噸焦炭可節約成本15元。
以延鏈補鏈強鏈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
大型鍛造裝備整齊排列,操作機沿著軌道穿梭,工作人員輸入口令,數控火焰等離子切割機對偌大的鋼板精準切割,厚度、大小分毫不差……永生重工有限公司寬敞明亮的生產車間內,各條生產線火力全開。
“我們生產的鍛造設備、精密鍛造件、精密鑄造件、高端工程機械底盤件等,適用于礦山機械、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新能源等多個行業。”永生重工總經理薛煥春告訴記者,目前,永生重工已成為多家龍頭企業的主要供應商,因其生產零件質量高,還成為徐工集團的首家質量免檢供應商及獨家配套供應商。
推進制造業向全產業鏈延伸轉型,是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關鍵一環。永生重工前身是始建于1996年的濟寧永生重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轉型升級為涵蓋綠色鑄造、精密鍛造、鍛造母機、加工母機、熱處理技術裝備五大基礎產業的全產業鏈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我們意識到單一的工程機械零部件配套生產已經不能滿足發展要求,必須要有更高端的設備和完備的產業鏈條。2018年,企業開始了求變之路。”薛煥春說。
市場沒有辜負企業的創新和探索。“昨天下午剛有一套新設備發給客戶,由于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定制生產不同材質、不同形狀、不同功能用途精密鍛造件的成套熱模鍛設備,永生重工生產的設備很受市場歡迎。”薛煥春說。
“循環”是薛煥春反復提起的一個詞。對永生重工來講,產業鏈的循環不僅節省了成本,也連接起上下游,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活力。
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同樣是傳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例證。
鑫泰石化按照“做大上游、帶動下游產業鏈生成,做精下游、穩定上游產能規模”的總體思路,投資180多億元建設烷烴綜合利用項目、綠色低碳烯烴一體化項目,打造一條“從原油煉制到基礎化工原料,再到高端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的特色產業鏈。通過打造完整產業鏈,以及淄博市內下游企業的區域資源互補,企業實現了節能降碳。“丙烷脫氫裝置中的副產品氫氣,可以供給上游的煉油生產線,從而停用原本的制氫設備,而區域內30余家下游企業,也為我們節省了物流費用。”淄博鑫泰石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志鵬介紹,一年30萬噸丙烷脫氫可副產1.2萬噸氫氣,能夠全部回用到煉油中,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收獲經濟生態雙重效益。(董婉婉 王瑛琪 宮小昀 馬景陽)(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