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4-05-17 23:19:05
原標題:海報觀潮丨《我的阿勒泰》火了,文旅短劇的破圈路還遠嗎?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海報觀潮丨《我的阿勒泰》火了,文旅短劇的破圈路還遠嗎?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評論員 徐坤杰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故事,不斷激動著地方文旅局的心。
近日,迷你熱播劇《我的阿勒泰》火熱收官,劇中阿勒泰的明媚、遼闊、自然和灑脫治愈著無數人的心,網友們跟著《我的阿勒泰》“去愛、去生活、去感受”。隨心而動的是阿勒泰一躍站上了文旅頂流的風口,正在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
我們看到,在各大旅游服務平臺上,關于“阿勒泰”的搜索熱度暴漲,與之相關的旅游度假產品持續走俏。
為迎接“潑天的流量”,媒體報道,阿勒泰文旅局計劃以“我的阿勒泰”命名一些線下文旅活動,如結合電視劇開展賽馬、自行車賽、民間音樂會、草原舞會和滑雪等活動。相關縣市已經在調研踩點,有望將“鳳俠小賣部”“巴太樹”“夏牧場”等劇內打卡點納入旅游線路。
值得指出的是,在觀眾被《我的阿勒泰》治愈、跟著電視劇去旅行的同時,此次從散文而來的成功改編,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文旅微短劇的關注和思考。
“微短劇+文旅”,作為兩大最熱賽道的結合,文旅短劇被寄予厚望。
近兩年,文旅景觀一直很熱鬧,各地文旅部門都主動放下身段,采取各種“招式”下海“卷”流量。與此同時,微短劇也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人們驚嘆微短劇以小博大所創造的驚人“流量”和“財富神話”,這一商業化浪潮也波及文旅,給文旅界帶來啟示和機遇。
今年1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計劃一年創作100部優質文旅短劇,以充分挖掘微短劇賦能文旅發展的更多潛能,形成“微短劇+文旅”的新消費模式。
相關報道顯示,各地都在跟進布局“微短劇+文旅”,而且,在政策紅利下,不少微短劇項目組也在搶抓風口,一時,文旅短劇“卷”得好不熱鬧。
“追風”的文旅短劇能帶火一座城嗎?
淄博、哈爾濱、天水的走紅,印證短視頻傳播可以幫助城市破圈;《去有風的地方》《繁花》《春色寄情人》《我的阿勒泰》等長劇的文旅拉動效應,也在印證長劇可以帶火一座城。
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文旅微短劇一直表現平平、不溫不火。相比于短視頻的社交傳播和精心打磨的文旅長劇,文旅微短劇對文旅的明顯拉動效應尚未顯現,被寄予的厚望尚未兌現。
計劃一年創作100部優質文旅短劇,截至當前,國家廣電總局已公布兩批“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推薦作品目錄,累計28部。但比較來看,這些作品中尚未出現能夠破圈的爆款劇。
有數據統計,熱度較高的《我的歸途有風》播放量近2億,但仍未達到出圈量級,而且,在廣電總局已經公布的28部推薦劇中,有10部左右的短劇并未在市場主流的短劇平臺上線播出,在平臺和渠道傳播以及受眾上都非常有限,相關播放數據也未公開。
克服亟需解決的痛點,文旅微短劇實現破圈,仍可被期待。
應當看到,在短視頻傳播的社交媒體時代,利用微短劇來展現地方文化和風物,深耕“微短劇+文旅”的傳播思路整體上是可行的。
當然,從文旅微短劇一段時間來的運行情況看,各地文旅推出的微短劇仍在傳統旅游宣傳片和土味微短劇之間徘徊不定。與精心打磨的精品長劇相比,在思想立意、內容故事線、演員陣容、畫面質量等方面,文旅短劇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為“官方”出身,與土味微短劇相比,一些拿捏人的“爽點”和反轉明顯很“克制”。
高不成、低不就,這種尷尬的局面亟需打破。綜合來看,文旅短劇“向短而生”,但離不開精品內容支撐。
在我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鎮,無論是當地人文還是歷史風貌,都有各自的傳承、習俗和故事,這些都是文旅短劇取之不盡的素材來源。《我的阿勒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當地的風光優勢之外,不能忽略編劇對內容的深度挖掘和故事線的精心設計。
因此,文旅微短劇需要堅持“內容為王”,避免粗制濫造,應仔細打磨出精品,而不是流水線式的產品。
隨著文旅微短劇在生產和傳播中的市場產業化操作逐漸流暢和成熟,堅持以“精品意識”開路,我們相信好的內容會被看見,文旅短劇的破圈路可能正在不遠處。
審簽:單蘊菁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