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下午,“媒體的語文教育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山東衛視《超級語文課》研討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超級語文課》第三季冠軍、獨立講書人、青年作家馬玉煒受邀參與研討,并在會上作分享交流。本文根據馬玉煒在研討會上發言內容整理而成。
大家下午好!我是馬玉煒,《超級語文課》的一名參賽老師。今天走進北大校園,我就一直在幻想,如果我在學生時代就能來北大,該是一件多么幸運的事。夢想照進現實,現在我以一名教師的身份站在北大發言。在課堂上,我是老師也是學生,教學相長,《超級語文課》就是我的高考。即便是考生,我也不算應屆生,只能算往屆生。我有過在校任教的經歷,后來離開了學校,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寫作,也在新媒體平臺進行名著解讀。
在接到節目組邀約時,我有兩個疑惑。一是,我不是在學校任教的老師,也能參加嗎?后來我發現,在全國26強選手中,有好幾位和我有著相似的經歷。在我看來,山東衛視作為一家傳統媒體,不光能夠接受新事物,也能很好地利用新事物,比如在節目播出時,新媒體端起到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也許有人會說,電視正在遠離我們的生活,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在我的節目播出的時候,我媽把直播鏈接轉發給親戚朋友,大家看了都很激動,因為我上電視了。以前我自己也做過很多場新媒體直播,山東衛視也是在新媒體平臺直播,同樣是在手機上看,但感覺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是電視的魅力。
我的第二個疑惑是,這真的是能在電視上播的嗎?真的會有人看一堂又一堂的語文課嗎?據我了解,在節目剛播出的時候,的確有一些質疑的聲音。但是隨著節目播出,支持者越來越多,他們積極地表達對節目、對某一堂課,甚至對某個老師的喜歡。現在看來,支持與喜愛是遠遠多于質疑的。
我經常會看自己課堂下面的留言,其中最多的一條就是:“如果當年我遇到這樣的語文老師,我也能考上北大了!”我特別想回復:“不一定吧。”因為我自己在學校教了幾年書,也只有兩位學生考上了北大。當然,網友們也大都是在開玩笑,但是這背后反映出來的實質卻很讓人感動。不管年齡多大,從事的是什么職業,闊別課堂多年的他們,也許會因為一首詩而突然熱淚盈眶,這就是我們“超級課堂”的魅力。《超級語文課》不僅引起了學生、家長、教師的關注,還激起了社會大眾對課堂、知識、詩歌、文學的熱愛。說不定真的會有一些孩子,因為看了我們的節目更加熱愛讀書,在不久的將來考上北大。
最近,一檔唱歌的綜藝節目很火,而中國最古老的歌謠就是詩。詩歌詩歌,我期待著,隨著《超級語文課》一季一季的舉辦,能讓課本上的詩真正變成生活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