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導報
2024-06-24 20:31:06
原標題:濟南起步區向“下”生長,劃算嗎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濟南起步區向“下”生長,劃算嗎
來源:經濟導報
通過對地下空間的創新探索,實現空間資源集約利用,提升城市建設品質,起步區正在為新區的發展開辟新的可能
◆導報記者 孫羅南 濟南報道
近年來,隨著城市空間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地下空間為城市開辟了新的發展方向。
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下稱“起步區”),一場新的城市空間變革正逐漸展開。在這里,推進地下空間的利用,構建多元復合的地下空間系統,已經被納入城市發展的“主陣地”。
構建地下市政設施系統
在地下空間這個全新場景中,構建地下市政設施系統、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是起步區地下空間開發的一大亮點。
起步區的鵲華西路南段是地下綜合管廊示范段,綜合管廊內布設了電力、給水等各類管線。
近期,經濟導報記者來到地下管廊內部進行了實地探訪。進入地下空間,立刻感受到這里溫度涼爽怡人,相較于地面溫度低了許多。管廊內布設了不同類型的管道,在綜合艙和熱力艙內,管線排列整齊,各類管道在管廊艙內延伸,井然有序,標識清晰,也為今后維護和檢修工作提供了便利。
“管廊示范段位于鵲華西路南段,為三艙布局,分別是電力艙、綜合艙和熱力艙。”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電力艙內主要是城市用電;綜合艙內有再生水、生活給水管道及預留的直飲水管道、預留的真空垃圾管道,還有通信管道;熱力艙內預留了兩根熱力管道,還有兩個單獨預留的管道,以備后續管線使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將市政基礎設施放入地下,是起步區規劃建設的一項重要理念,也是起步區開發利用地下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樹立了標桿。
上述工作人員告訴經濟導報記者,規劃管廊系統在管廊中提前布設管線,后續有管線需求可以直接接入,這樣減少了后期道路反復開挖的問題,方便管道更換,節省后期的維修和運營成本。還可以實現統一化管理,哪個管道有問題可以及時向其所屬的部門反映。后續將增加攝像頭、遠程實時監控設備等設施,所有管線集中在管廊中進行統一管理和智能化管理。
“盡管前期成本較高,但后期減少的維修費用遠超前期成本。”該工作人員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雄安新區也有類似的地下管廊形式。”
經濟導報記者從起步區了解到,起步區在地下綜合管廊規劃中,充分借鑒了國內其他城市的經驗,起步區綜合管廊規劃建設情況,總體上與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四川天府新區等新區密度相當。
對于起步區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情況,濟南起步區建設管理部交通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秦文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管廊在直管區范圍內大概70.6公里,目前已(在)建的里程大約是32.5公里。今年新開工的幾條道路開通之后,年底前建設里程將達到規劃里程的78%左右。”
據介紹,起步區最近也在推進一些道路的綜合管廊建設,今年擬新開工的綜合管廊包括黃河大道二期、鳳凰北路西延、二環東路北延等。
“管廊的總體規劃理念呈現出‘組團獨立、連團成網、層次分明’的特點。通過管網把整個片區連起來了,還形成了明顯的干線和支線,構建了一個整體的綜合管廊體系。同時,我們也在探索智慧化監管平臺,逐步利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解決管廊的無人監管問題。”秦文超說。
總部經濟區地下空間開發
加快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也是對城市的重新規劃布局,并將綠色低碳的基本理念貫徹其中。起步區的總部經濟區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正成為頗受關注的探索之一。
濟南先投城市發展投資集團總經理蘇航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公司依托集約開發、疏密有致的原則,規劃了1.3平方公里的總部經濟區,用地布局結合產城融合和功能復合。目前整個總部經濟區的規劃建設重點之一,是總部經濟區內沿鵲華西路打造的地下空間區域。
“沿著鵲華西路,我們重點打造了一個地下空間區域,綠色、低碳、生態海綿和數字城市等理念,都將在片區內體現。”蘇航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據蘇航介紹,目前地下空間的一些局部項目已經開工,原則也是先地下、后地上、一體化的設計,一體化的建設,下一步將進行一體化的運營。
蘇航表示,地下空間共劃分了八個具體開發單元,地上地下分層出讓土地,配套設施共享,統籌規劃停車、商業設施等,有利于下一步高效統籌管理。比如,均衡的共享停車、每一個單元合并坡道出入口布局,保證地上地下的聯絡通暢。
綠色能源、綠色建筑、低碳生活是總部經濟區規劃的基本理念。
蘇航提到了可再生能源、多源互補等聯合布局理念。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地熱能、太陽能,還有空氣能、污水源能;多源互補的形式,包括公園、河道、淺層地源熱泵等。此外,綠色建筑是二星的標準,還包括立體綠化、生態海綿等形式。
在市政先行、配套優先、產城融合方面,蘇航介紹,“目前,我們的‘道路+綜合管廊+市政設施’也已經在有序地推進和建設。‘河道水系+海綿體系+生境分異’、職住融合等也在這個片區里有所體現。”
蘇航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1.3平方公里的總部經濟區范圍,整體設計理念圍繞起步區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整體要求,用地也是考慮到商業、住宅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來打造,地下空間項目體現了先進性。
“目前我們的地下空間開發建設整體設計為三層,局部四層,地上地下設置了一些主要的聯絡通道。對交通體系、智慧停車體系等進行整體打造和布設。”蘇航說。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起步區管理委員會此前組織開展了“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地下空間專項規劃”(下稱“規劃”)編制工作,并于去年就征求意見稿進行了公示。
規劃提到,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根據國務院批復的《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實施方案》,按照濟南市委、市政府的相關工作要求,建立“全域覆蓋、分層管理、分類指導、多規合一、深度融合”的“1+4+16+N”規劃體系。地下空間專項規劃是16個專項規劃之一。
根據規劃,將構建立體高效的地下交通設施系統;市政入地、生態智慧,消除鄰避效應,釋放更多生態綠地空間,構建綠色低碳的地下市政設施系統;形成三級地下商業設施體系,構建多元復合的地下公共服務設施系統。
“地下空間是未來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資源,是實現城市安全、韌性、可持續等戰略目標的重要著力點。”規劃強調。
通過對地下空間的創新探索,實現空間資源集約利用,提升城市建設品質,起步區正在為新區的發展開辟新的可能。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