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山東教育報
2024-12-02 09:55:12
原標題:威海市:數智賦能 “育”見未來
來源:山東教育報
原標題:威海市:數智賦能 “育”見未來
來源:山東教育報
日前,在威海高新區山大實驗學校里,一堂異彩紛呈的英語課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屏幕的另一端,威海恒山實驗學校的學生正端坐在教室里同步收看這堂課。
站在教室后面聽完課,恒山實驗學校張校長激動地說:“自從有了‘空中課堂’,我們鄉村學校的學生也能隨時隨地聽名師課了。”英語教師陳鎂琳說:“日常備課時,我也經常在云平臺上選擇資源,參加在線研討。這對我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類似的情形在威海市各學校屢見不鮮。
近年來,威海市教育局著力以數字化轉型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以信息化賦能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建設了市域一體化數字教育資源“5+2體系”,對建設數字技術、教研、教學的多軌融合機制進行了有效探索。
一個數字資源庫:威海市智慧教育云平臺細化線上優質資源,匯聚了包括網課視頻、新教材講解等資源,總數超過2000萬個,涵蓋小、初、高12個年級的50多門學科,實現了中小學課程內容全覆蓋;云平臺的網絡學案不僅包括引領學生學習的任務單,而且包括教師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精選的教學視頻、課件以及作業、測試題等。學生自主選擇學案內容,鍛煉了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
一張全市課程表:依靠全市中小學校錄播教室100%覆蓋的優勢,威海市把全市的錄播教室連接起來,建成跨越時空的“空中課堂”,組織全市優秀教師和團隊根據教學進度講授線上公開課。同時,為市域范圍內開展優質課評比、公開課展示、培訓學習等活動提供保障,為城鄉教育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插入了“智慧芯”。
一批網絡教研組:威海市依托云平臺“網絡教研”模塊,推進區域聯合教研協作;同時,推廣提升中小學作業設計質量的實踐研究,把教研員的專業引領搬進了教師的網絡備課室,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學業務的深度融合,優化了學生作業設計,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本個性錯題本:云平臺為學生個性化學習提供了電子錯題本以及在線答疑功能,教師通過對學生線上作業、測試的多次數據統計和分析,為學生提供一份獨一無二的錯題本,為學生均衡發展、教師因材施教、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更快、更精準的依據。
一節課后托管課:威海市依托“愛山東”開通中小學課后服務系統,上架輔導答疑、藝術、體育、科技等課程資源,通過數字手段實現排課、選課、費用繳納一體化線上服務。云平臺上,“風采展示”模塊面向學生,匯聚了學生社團活動以及素養大賽、科技比賽等內容;“活動展評”模塊為學生課后延時服務的開展提供了活動展示的舞臺。
借雙平臺融合之勢,助教育教學轉型之力。威海市緊抓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應用發展機遇,按照“試點先行、循證實踐、全域推廣”的思路穩步推進,全域扎實開展平臺試點工作,深入研究本地智慧教育平臺與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融合共生、協同發展”方式。
攜本地名師之手,增教育惠民服務之能。威海市教育局遴選全市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威海名師、省市級教學能手等,成立講師團,依托威海智慧教育云平臺開設“威海名師輔導講堂”,每周跟進全市教學進度,緊扣學情重點難點,供有需求的學生、家長、教師免費使用。自2023年4月21日正式上線以來,已連續開展80期,制作課程資源3949個,觀看人數超過183.3萬人次。
市域一體化數字教育資源體系的建設,在推動全市數字化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逐步培育出信息化應用于教育教學和惠民服務的先進典型,打造了智慧教育“威海模板”。
下一步,威海市將繼續通過“空中課堂”、網絡備課室、名師輔導講堂等“智慧教育”服務模塊,使豐富的信息化、數字化元素融入教學環境,引領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方式重構,數智賦能,不斷推動教育創新和社會發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