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12-04 10:39:12
原標題:從“智能新紀元”到“宇宙深空” 青島科技館用公益展覽接長“科普手臂”
來源: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從“智能新紀元”到“宇宙深空” 青島科技館用公益展覽接長“科普手臂”
來源:青島新聞網
2024年,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越來越多的人在歡呼聲中“魂穿”到宇宙蒼穹;而這一年,諾貝爾科學獎也把獎項頒給了正在引領人們“邁入”新紀元的人工智能。而近來青島科技館臨展區在展的兩個公益科普展“走近人工智能”和“飛向太空”為觀眾準備了一場從“智能新紀元”到“宇宙深空”的探索之旅。
作為我國首家以海洋為主題的特大型綜合科技館,青島科技館展廳面積17000平方米,以“海洋·科學·人”為主題,共設有6個常設展廳、1個兒童廳、1個臨展廳,239個展項。在這片寓教于樂的科學樂園中,臨展廳展覽常換常新,開館一年多來,青島科技館已推出包含“走近人工智能”和“飛向太空”在內5個專題公益臨展,展覽關注熱點、聚焦專題、提升互動,旨在為公眾帶來更豐富的科普內容、更多元的參觀體驗。
臨展“煥新”,聚焦科技熱點,弘揚時代精神
海洋,是青島科技館的主要“標簽”,青島科技館始終立足科普,聚焦海洋特色,以海洋為先,做好海洋文章。海陸變遷、航海發展、海洋現象、藍色生態、深海探索、科學探海,6大常設展廳以多維度和多學科的方式展開了對海洋科學的探索。作為場館的重要組成,臨展廳通過打造一年多個時效強、主題新的主題公益科普展為場館“煥新”。
不久前頒發的2024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項中,物理學與化學的獎項均與人工智能相關,逐漸站入全球矚目“C位”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帶著對前沿科技的好奇與向往,在“走近人工智能”公益科普展中,觀眾有了最直接的體會,剪輯一段視頻、譜寫一段音樂、設計一幅海報……只需對著設備發出指令,人工智能就變成了剪輯師、作曲家、設計師,而在展覽中跨上摩托,戴上VR眼鏡,人工智能又即刻帶領我們進入奇妙虛擬世界:極速穿越海陸空之間,與數字人頂尖騎行車手來一場挑戰……高度互動參與的展覽形式,讓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拉近觀眾與前沿熱點科技的距離。
近日成功發射的神舟十九號,帶領中國空間探索事業邁向了更高的階梯。值此重大突破之際,青島科技館也打造了“飛向太空”航天公益科普展,帶觀眾領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輝煌成就,感受中國航天歷程的科技力量。對于浩瀚宇宙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止步,蒼茫宇宙中的星系里蘊藏著哪些天體奧秘?中國又歷經過怎樣的航天之路?跟隨著大型仿真模型與科學線索,從中國航天之路的起點——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到“神舟五號”成功發射,浩瀚太空迎來第一位“中國訪客”,到“天宮”空間站建成,成功圓夢“太空家園”……觀眾不僅穿越時空,見證航天歷史的每一個輝煌瞬間,同時也對偉大的航天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
主題多樣,豐富互動形式、完善科普陣地
自去年9月開館以來,青島科技館已經累計舉辦了5個公益臨展,除了正在進行中的展覽,還包括“一木了然”專題科普展、“海洋奇珍”海洋生物標本巡展、“一個地球不夠用了”公益科普展。常換常新,平均每三個月“上新”一次的公益臨展,已然成為青島科技館內“流動”的科普資源,也成為了“鐵粉”們翹首企盼的特別“科學活動”。
公益科普臨展作為豐富場館內容的重要部分,增強了青島科技館的長久“新鮮度”,為了進一步放大科普效應,提高與公眾的參與度,青島科技館也在臨展開展期間配套舉辦系列科普活動,在“一個地球不夠用了”公益臨展期間,一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垃圾分類課堂,讓小觀眾們在變廢為寶中發揮創想;在“海洋奇珍”海洋生物標本展覽期間,青島科技館不僅邀請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知名海洋博主開展互動課堂,也招募了一批熱愛科學的小小科普員,生動地演繹和講解奇趣海洋生物,用科學的聲音,呼吁海洋保護。
科普講座、創意手工、街采互動、趣味科普視頻……青島科技館積極調動組合線上與線下資源與手段,充分發揮公益科普展覽作為科普工具的積極作用,讓公益科普展覽進一步在新模式、新理念、新機制的推動下,實現了社會公益性與機制靈活性有機結合,最大程度發揮科技館的科普價值,有效提升運維專業化水平和科普服務質量。
作為全市重點民生工程,青島科技館是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和提供科創學術交流平臺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是全民科學知識普及與科學文化素質提高的科普事業平臺和重要陣地。公益科普展覽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集科學普及、科學體驗、科學實驗、科技培訓等功能為一體,在青島科技館內發揮了豐富科普內容、提高科普成效的重要作用,有效接長了“科普手臂”。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