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濟寧日報
2025-02-23 14:59:02
原標(biāo)題:長安白日照春空
來源:濟寧日報
原標(biāo)題:長安白日照春空
來源:濟寧日報
我一直向往西安,因為她有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我奶奶跟隨婦科泰斗林巧稚,在那里有過醫(yī)學(xué)建樹。西安對我的磁吸越強,我就更加向往。
與女兒乘機飛赴西安,降落之前的盤旋中,金秋時節(jié)的長安,就以“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足車輪不暫閑”的詩畫意境爽然映入視野。也在這瞬間,我們的神智,順勢登臨驪山之巔,借以俯瞰這千年的古都。
云霧繚繞中的渭河,猶如一條銀龍,從遠方蜿蜒而來。渭河、汾河、黃河共同滋養(yǎng)了廣袤的平原,成為中華文明的搖籃。八百里秦川物華天寶,五千年歷史人杰地靈。秦嶺環(huán)抱長安,成為這座古城的靠背。渭水、涇水等8條河流,涌動著歷史的溫?zé)帷?/p>
漢唐盛世,這里曾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中心。詩人孟郊考上進士之后,用“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佳句,噴涌了詩人的喜悅,高歌了當(dāng)年大唐的繁華。
如今的西安,已是一座現(xiàn)代化大都市,古老的文化在這里熠熠生輝。大雁塔、鐘鼓樓、明城墻、兵馬俑、華清池……如同歷史的畫卷,緩緩展開,既厚重又靈動,讓人沉醉其中。
我們從高遠處疏看,又到零距離觸摸,真實地感知西安的美麗純真。我撫摸著城墻的青磚,探尋著古城墻的風(fēng)韻與歲月的留痕。女兒的娓娓解說,更讓我仿佛回到了學(xué)生時代的歷史課堂。仰觀那城樓、角樓、女墻垛口,再怯弱的人也要豪情長嘯了。
看繁華,車水馬龍;尋雅靜,詩畫長留;看火爆,盛唐密盒、華燈太白、樂舞長安……這些,既顯現(xiàn)著漢唐文化的基調(diào),又突出現(xiàn)代的創(chuàng)新與升華,讓世人感受文化發(fā)展的波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身穿漢服、唐裝的女孩們,在鐘樓前游走、亮相、拍照,為這座古城增添了靚麗。
“口感筋道美,回味無窮中”。西安的美食更加誘人,油茶、臊子面、甑糕、柿子餅、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葫蘆頭、酸湯水餃……每一道美食都蘊含著西安人的智慧與熱情。
吃喝玩樂游,是當(dāng)今文旅時尚。高家大院的皮影戲罕見別致,“把式”嫻熟的技藝,伴隨著打擊樂器和弦樂,那唱腔輕松詼諧,時而溫情婉轉(zhuǎn),時而鏗鏘有力,讓人沉浸在古老而又新奇之中。老藝人手把手地教我們操作演示,那幽默風(fēng)趣,讓我仿佛回到了天真的時光。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聽秦腔,他們敲著、吼著、喊著,那粗獷豪放,曝曬出關(guān)中人的勤勞、善良、樸實、厚道。
千年古都,長安永恒。這座城市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探尋它的歷史與文化。在這里,我們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厚重與輝煌,更感受到那份永恒不變的熱情與活力。
長安,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一個讓人心生敬仰的地方。李白早就說過,“長安白日照春空”。■許雙福 攝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wǎng)官方微博(@齊魯網(wǎng))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wǎng)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