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2-27 14:39:02
原標題:“托幼一體化” 如何讓幼有所育 不負所“托”?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托幼一體化” 如何讓幼有所育 不負所“托”?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育兒問題牽動著千萬家庭,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強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2024年,大力發展托幼一體化服務也納入我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
“托幼一體化”是指將0到6歲嬰幼兒的教育與保育相互銜接,進而實現嬰兒與幼兒教育的有效融合。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不少地方都在進行“托幼一體化”的探索,來看記者在山東日照的調研。
上午9時多,記者來到日照市的一家幼兒園時,孩子們正在做早操。這邊都是3歲以上幼兒園小班到大班的孩子。而在另一片場地,一群2歲多的托班“小小孩”,正在老師的帶領下做游戲。
這家幼兒園過去只招收3到6歲的孩子,高峰時招生達到500名。隨著入園適齡幼兒的減少,園區出現了閑置教室和幼兒教師。在日照市,像這樣的普惠性幼兒園有500多所,不少都出現了資源閑置。而與此同時,雙職工家庭孩子沒人照料、育兒費用高等育兒難題持續困擾著年輕父母,對托育的需求日益旺盛。
日照市教育局總督學 于相春:結合幼兒園的現有布局和學位供給情況,對幼兒園閑置教室進行改造,為新建幼兒園同步規劃、建設一定比例的托班,打造“托幼共育”的新形態。
幼兒園與托育機構的主管部門分別是教育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存在“多龍治水”的問題,對此,日照市明確,開設托班的幼兒園由教育部門統一管理,衛健部門做好衛生保健和保育指導工作,共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改擴建托班。
在財政支持方面,符合條件的普惠性幼兒園,每開設1個托班,市級財政給予2萬元的開辦補助,托育示范幼兒園給予5萬元獎勵;對公辦幼兒園給予托位補助,每生每年710元。
日照市某幼兒園園長 李冰:從2023年開始,我們整合幼兒園校舍、師資等資源,減少了2個幼兒班,開設托班。到去年我們4個園區招收了5個托班,提供100個托位。
托班的孩子與幼兒園的孩子,雖然年齡上差異不大,但無論是身心發展特點,還是養育和教育方法都有很大差別。走進幼兒園的托班教室,記者看到,這里設置了娃娃家、美工區、益智區等,盥洗室等區域也根據托班的孩子進行量身定制。
日照市某幼兒園園長 李冰:像這個盥洗室,包括孩子的廁所,都是根據相關的標準進行改造的。
在這里,每個托班配備3~4名保教人員,他們既有幼兒園教師資格,又有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與管理的專業背景。
日照市衛生健康委三級主任科員 于曰生:圍繞營養喂養、養育照護、衛生評價、早期發展等方面進行培訓,提升從業人員業務能力。
李麗霞在這家幼兒園工作五年了,去年剛送走大班孩子的她,接手了新一批托班幼兒。針對托班的小朋友在自理能力和情緒表達上的特點,她除了進行照護、保健,還根據自己幼小銜接的經驗,為孩子們量身定制課程。
托班老師 李麗霞:因為有前期的工作經驗在,就會想到孩子到小班應該是一個什么水平,甚至到這個孩子到小學,他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我們也會給他涉及學習品質的培養、生活習慣的培養,幫助他以后更好地適應小學。
目前,日照市開設托班的幼兒園有307所,提供托位9600多個,占幼兒園總數的比例達到55%,基本形成了以幼兒園托班為主體、以普惠性資源為主導的托育服務體系。
家長心聲:
入托需求多樣化 期待服務專業化
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強托育服務供給,有的地區也在嘗試托幼一體化建設。對此,家長們的切身感受如何?又有哪些期望和需求?來聽聽他們的聲音。
日照東港區幼兒家長 王秀云:老二在幼兒園上大班,老三3歲了,上托班,兩個孩子一起送比較方便,而且也放心。
廣州市越秀區思媛幼兒園家長 曾嘉穎:我家寶寶是從兩歲三個月就來到這所幼兒園了,已經到了中班的這個階段了,一個遞進式的連貫性的學習,在這個穩定的環境里面的成長,他也會有很好的安全感。
成都市民 石磊:更希望有一些公辦性的專業化的機構,能夠給我們提供托幼一體化的服務。
貴陽市民 李曉琳:我可能比較重視的就是一個師生比例,孩子特別小的話,可能就是他的語言表達,還有各方面都不是很完善,可能怕老師不能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
青島市民 周先生:自己的孩子,我都有時候上不了心,你送去托幼機構以后,很多孩子在一起,也不敢保證每一個老師對孩子的上心程度。
貴陽市民 劉婭:我覺得托育機構它主要是硬件設施,應當要達到它的標準,早教器材也應當要完善。
專家解讀:
如何讓幼有所育 不負所“托”
對于托幼一體化,家長們有點贊的,也有表達不同訴求的。作為擴大普惠托育服務的重要舉措,如何加快托幼一體化建設,促進0到6歲嬰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的相關專家。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戰略規劃研究室副主任 關博:既要在擴大托位總量上下功夫,也要優化服務結構。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開辦托班,一方面可以增加普惠托位的供給,還可以客觀緩解部分機構“生源不足”的壓力,盤活閑置資源,同時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兩大民生資源的復用。
為此我們要進一步優化托育服務體系的供給機制,特別是當前托育綜合服務中心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提升托育服務發展的整體水平。同時要推動各地擴大“真金白銀”的政策投入,為機構和百姓切實減負。也要考慮3歲以下嬰幼兒的成長規律,制定既有銜接又有差異化的師資和課程安排,使托幼一體服務更好適應嬰幼兒健康成長發育要求。
政策賦能
多地推動普惠性托育長效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千人口托位數將達到4.5個,新增普惠性托位66萬個。全國多地都把托育服務提升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解決眾多家庭急難愁盼的托育問題。
山東、四川等地明確支持幼兒園招收2到3歲幼兒,推動托幼一體化發展。其中,山東計劃到2025年底,提供托位10萬個左右。同時,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開設托育相關專業,加快專業人才培養。
北京針對0到3歲幼兒多元化的托育需求,一方面擴大家政服務的有效供給,另一方面加大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臨時托等多樣化服務的供給力度,實現區級托育綜合服務中心全覆蓋。
貴州省提出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建設省級示范性托育機構25家。廣東將探索推動國有企業參與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同時還鼓勵各地發放“惠民托育券”,增加專業托育資源供給。
(總臺央視記者 閆素 王偉 柳棟 李志超 劉佳昕)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