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報新聞
2025-03-17 16:32:03
原標題:大道如虹筑通途:解碼山東高速集團慶章高速的智造密碼
來源:海報新聞
原標題:大道如虹筑通途:解碼山東高速集團慶章高速的智造密碼
來源: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王宣淞 報道
在黃河奔涌的脈絡之上,在泰山巍峨的臂彎之間,在縱橫八方的齊魯大地上,一條條蜿蜒的公路如同血脈,串聯起經濟騰飛的脈搏。作為山東省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山東高速集團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魄力,在慶章高速的建設中書寫著智慧與質量的雙重篇章。
慶章高速,這條貫穿齊魯大地的新動脈,不僅承載著交通的重任,更融入了山東高速集團對創新、綠色、高效的不懈追求。從設計到施工,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集團的智慧與汗水,展現著“基建革命”的深刻內涵。在這條路上,山東高速集團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的全新理念,正以更硬核的科技與更溫暖的匠心,書寫著新時代的智慧基建傳奇。
黃河特大橋:三項“世界之最”破局大跨徑難題
作為慶章高速的控制性工程,黃河特大橋以4669.5米的身姿橫跨天塹,其主橋跨徑(195+350+195)米創下“三項世界之最”——最大跨徑連續梁橋、全球首例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鋼箱疊合結構、最大尺寸UHPC槽型梁(6.8×3.5×12米)。
面對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橋梁普遍存在的開裂、下撓問題,以及鋼箱梁底板與高腹板穩定性難題,項目團隊創新采用“鋼箱梁+變高度UHPC疊合梁”結構,充分發揮鋼材抗拉與UHPC抗壓特性。通過內置斜拉體系、鋼桁架式隔板等五項設計優化,梁體自重降低,整體剛度提升,節約建設投資7100萬元,工期縮短6個月。
在UHPC梁智能制造環節,項目自主研發專用生產線,采用“側模包底模+內模包端模”復合拼裝工藝,實現12米超大UHPC梁預制。
“這項技術突破標志著UHPC從‘平面單元’向‘立體構件’的跨越。”慶云至章丘項目辦工程技術部部長岳秀鵬介紹。通過工廠化預制與現場裝配化施工,項目減少混凝土用量4500方,進一步降低整體建造成本,為大跨徑橋梁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
徒駭河大橋:全體系裝配化引領輕型橋梁革命
在慶章高速,徒駭河大橋以“UHPC華夫橋面板+熱軋H型鋼組合梁+預制蓋梁及離心管墩”的全裝配結構,掀起一場橋梁輕量化變革。慶云至章丘項目總監王洪云說:“就像一個大積木,橋梁上部、下部及附屬結構的100%都是預制品,零部件來了,現場工人直接組裝。”
上部結構中,自主研發的UHPC華夫橋面板通過縱橫肋板一體化構造,形成空間傳力體系,較傳統混凝土橋面板減重30%,極大地降低橋體自重;創新應用熱軋H型鋼組合梁結構,充分發揮鋼材抗拉與混凝土抗壓的材料特性優勢,減輕上部結構重量,大幅減輕下部結構和基礎的負擔,有效提升橋梁抗震能力。
“相較于傳統橋梁建設模式,該體系展現出顯著優勢。”王洪云說。工廠預制率提升至95%,可實現構件加工工廠化、現場組裝機械化,縮短橋梁建設工期,同時大幅提升橋面板耐久性能,延長橋梁結構壽命,實現建設效率與養護成本雙贏。
裝配式涵洞:工業化思維破解質量頑疾
慶章高速全線87道、3038延米涵洞,數量居多,以一場“工廠化革命”告別傳統現澆痛點。為解決傳統現澆涵洞存在的施工周期長、易錯臺、蜂窩麻面、保護層厚度合格率較低等質量問題,慶章項目以科技創新為抓手,積極開展裝配式涵洞在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的大規模應用與推廣,實現裝配化率達95%。形成了構件輕量化設計、工廠化加工、機械化施工的建造示范,有效縮短建設工期60%以上,產業化后可降低全壽命周期綜合造價10%,打造高速公路涵洞建造新場景。“裝配式涵洞不僅制造快,安裝也快,極大的縮短了項目整體施工時間。”王洪云說。
當夕陽為黃河特大橋的鋼箱梁鍍上金邊,當最后一車UHPC構件駛向徒駭河工地,慶章高速的建設圖景正凝練成中國基建轉型的注腳——這里有UHPC與鋼箱疊合的硬核破局,有全體系裝配化的輕盈智慧,更有山東高速集團“讓群眾早一天受益”的民生溫度。從“縣縣通高速”到“縣縣雙高速”,變化的是技術,不變的是建設者的初心。當慶章高速未來飛馳起車流,人們終將讀懂,最動人的基建傳奇,永遠是智慧與溫度交織的雙向奔赴。
審簽:何泉峰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