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
2025-03-18 09:58:03
原標題:山東旅游如何打好“賞花牌”
來源:齊魯晚報
原標題:山東旅游如何打好“賞花牌”
來源:齊魯晚報
隨著氣溫回升,齊魯大地繁花似錦的景象正在呈現。記者連日來采訪獲悉,經過近二三十年賞花游的持續帶動,山東的“賞花經濟”規模已經不可小覷,衍生出很多新興業態。
記者 喬顯佳 濟南報道
“賞花節”搶的不光是客流
濟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公眾號近日連續發文,推介濟南賞花打卡點。目前,連翹、梅花等早開花種已經開放,分布城區的玉蘭花即將進入盛花期,本周末將是極佳的觀賞玉蘭花時機。
濟南但凡玉蘭花密集區域,春日里都是游客“頂流”的存在,如,趵突泉、大明湖、泉城公園、華山公園……家住濟南二環東路附近的居民,多年養成到百花公園賞玉蘭花的習慣,這里樹高花密,進入盛花期的玉蘭像一片玉雪、粉雪一樣,壓覆在樹上,觀賞起來十分過癮。賞花時節同時也是攝影發燒友、遛娃族們集中打卡的時候。
進入三月份后,本地杏花、桃花、梨花、馬蘭花……接連進入盛花期。放眼全省,在搶奪賞花游客方面,各地可謂爭先恐后,像濟南紅葉谷的郁金香,青島十梅庵、淄博植物園的梅花,德州市平原縣的康乃馨種植基地……各地還紛紛推出活動,如東營市廣饒縣連續打造“花朝節”,在區域春季旅游市場掀起一波“花朝”旋風。
各地賞花游背后,一筆“經濟賬”很客觀。
拿淄博博山紅葉柿巖旅游區正在舉行的2025年“上春山”系列活動“云上的郁花園”為例,3月8日、9日剛一推出,日均納客約5000人次,景區實行門票半價調控客流,仍比去年同期執行免票時的游客量增長。旅游收入更是同比暴增八成。據旅游區總經理李鵬透露,一場“云上的郁花園”辦下來,成本100萬元左右,產生的直接收益將在300萬元至400萬元之間。從景區營銷角度,還為清明、五一,以及4月下旬推出的夜游做好鋪墊。所以說,景區舉辦類似“賞花節”產生的效益將很可觀。
誰是“山東賞花”第一梯隊?
從“賞花游”中嘗到甜頭的上述紅葉柿巖旅游區,本身并不是鮮花的原產地,其令人“服氣”的就是“造節”的本事。
在李鵬看來,春天賞花對于游客是一種剛需,有條件的景區應該滿足這種需要。任何賞花游很重要的就是制造氛圍,為此必須打造場景,在此基礎上進行各種植入,如旅游業界這些年頻頻提及的“生活方式”,這是組織賞花游產品的關鍵。
游客在賞花游中的地位必須得到重視。李鵬用“賞的不是花,是心情”指代。在此期間植入的各種活動,都要以服務游客為主,這是旅游產品的支點。
從去年“云上的郁金香”到今年“云上的郁花園”,紅葉柿巖賞花游在花色品種規模升級的同時,推出各種服務,如花環、花道、花神、民謠、服裝發布秀……除了賞花體驗更豐富,還增加咖啡等項目,讓花的香氣和咖啡的香氣一起氤氳在“春山”上,不怕游客不心動。
中國旅游行業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旅游行業協會會長王德剛認為,賞花游實際是典型的資源依托型旅游開發模式,也是鄉村旅游的起點。自20世紀80年代的中后期起,包括山東在內的中國鄉村旅游從賞花游開始起步。
據查,山東有記錄的最早“賞花節”出現在1990年5月25日,煙臺萊州市舉辦了第一屆月季花節,此后每年舉辦。萊州市有“中國月季之都”美譽,栽培月季已有600多年歷史。
1990年,菏澤向山東省旅游局申辦牡丹花會,1991年11月,菏澤國際牡丹花會獲批。1992年4月20日至26日,首屆菏澤國際牡丹花會舉辦,當年躋身原國家旅游局、原國家民航局配合“旅游觀光年”聯合推出的全國百項節慶活動。菏澤國際牡丹花會旗幟鮮明地提出“以花為媒,廣交朋友,文化搭臺,經貿唱戲,開發旅游,振興經濟”的辦會宗旨。
眼下,誰是“山東賞花經濟”第一梯隊?
王德剛會長的答案是:菏澤的牡丹,平陰的玫瑰,臨沂的金銀花,早已由過去單純的觀光游向產業鏈發展,特別深加工。臨沂的金銀花作為“后起之秀”,種植規模很大,產品產出很高,加工出的茶、飲料在市場熱銷。
記者近日剛好經停高速平陰服務區,看到在平陰玫瑰專門的展室內,各種玫瑰衍生品琳瑯滿目,涉及酒水、飲料、糕點、保健品、化妝品、裝飾……如今的平陰玫瑰精油,早已走向世界,在化妝品這樣一個高增加值產業馳騁。
打“賞花牌”要從實際出發
縱觀近三十年山東賞花經濟的發展,實踐中也形成很多的經驗。
搞賞花游主要依托各種花卉,而花卉有其自有花期,長則一個多月,短則幾天,“好花不常在”是任何旅游活動或經濟開發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王德剛認為,對此資源、季節依賴型的旅游,是不是一定要做的規模非常大,培育成產業鏈?需要做科學的分析,將規模、影響力以及自身實力納入統一考量。對于一些鄉鎮、村莊,包括中小旅游企業,未必一定要做多大。根據實際量入為出,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從賞花游到賞花經濟,很考驗當地持續開發和投資的能力,這樣方能向深度和規模性發展。如肥城的桃花節,逐漸演變成桃文化的綜合開發,衍生出如桃木加工、桃花制品、桃文化文創……目前,肥城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桃木商品加工基地,形成桃木、桃花、肥城桃三足鼎立的系列產品陣容,極大地延展了當地文化。
肥城賞花游還產生“跨界”影響力,比如,由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會長張曉軍參與打造的肥城“桃花海唐鄉”精品民宿項目,選址于肥城儀陽街道的魚山村,把住肥城“萬畝桃花海”入口處,它的落地復活了這座山東省傳統古村落,堪稱賞花旅游溢出的經典案例。
旅游資深專家陳國忠認為,山東賞花經濟要想繼續發展,還須在三個方面加力,第一是加強賞花游中的休閑比重,創造更多的休閑服務產品;第二是搭上健康旅游的順風車,在康養、康體方面尋找新突破;第三就是繼續深挖賞花背后的本地文化,擦亮更多的精品花事、花節活動。
淄博紅葉柿巖旅游區“云上的郁花園”現場,游客爭相拍照打卡。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