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黃三角早報
2025-03-21 14:09:03
原標題:東營港揚帆啟航逐夢億噸大港
來源:黃三角早報
原標題:東營港揚帆啟航逐夢億噸大港
來源:黃三角早報
黃河奔流千里,在東營投身海洋的懷抱。在渤海灣這片泥質海岸線上,肩負著"經略海洋、向海圖強"歷史使命夢想的東營港,正以戰天斗地的身姿,從黃河入海口出發,向著逐夢深藍,建設億噸深海大港踏浪前行。
大眾新聞·黃三角早報記者 郝文杰
逐夢深藍
從10萬噸到25萬噸的跨越
站在東營港一突堤北側,旁邊一艘10萬噸級的外籍油輪正在海欣港務碼頭上通過管線卸油。滾滾的原油從輪船上通過管廊直達罐區和生產企業。抬頭遠眺,港池外渾濁的海水隨風涌動,港池內清澈安靜的水面上一艘艘油輪穿梭而過。5萬噸、10萬噸的碼頭在港池北側一字排開,像一根長長的臂膀,從海岸線向著渤海深處伸展,勾勒出沿黃達海的壯闊圖景
這些石油在東營港經濟開發區一條條高端化工產業鏈條里,變成各類中高端的化工產品,再通過碼頭運往全國和世界各地。
山東寶港國際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港國際)是最早參與東營港開發建設的企業之一。他們既是深水大港的建設者,也是受益者。“寶港國際2×10萬噸級原油碼頭是東營港首個投用的10萬噸級原油碼頭。2023年11月14日投用以來,國際遠航船舶可以從國際商港直達東營港,告別了用小船去其他港口‘倒油’的歷史,企業的吞吐量一年多時間翻了8倍。”寶港國際總經理巴恩杰告訴記者。
“現在國際上油輪的主力船型是10萬噸級油輪。10萬噸級碼頭的投用后,這些油輪可以直接停靠東營港。大大提升了東營港的吞吐量,為企業節省了成本、時間,降低了風險。”東營港務發展集團總經理徐振坤說,目前,東營港共建成碼頭泊位61個,其中對外開放32個。
投資50億元的4個10萬噸級液化泊位及東營港內外航道工程建成投用后,東營港向更深藍進發的腳步并未停歇。
“在港口的水底,一條長達63公里的海上管線已經鋪設完成。25萬噸單點系泊工程將在今年下半年達到靠泊條件。屆時,來自全球的25萬噸超級油輪可以通過東營港上岸。”徐振坤介紹,該工程克服冬季施工海上風大浪急的重重困難,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大幅縮短了施工時間,爭取早日實現東營港停泊超級大油輪的深藍夢。
2024年東營港港口吞吐量累計完成9115萬噸,同比增加26.4%,其中進出口同比增長超330%,港口對外貿進出口的支撐能力大幅提升。這更加堅定了東營人建設億噸大港的信心和決心。
沿黃達海
打造黃河流域開放新動脈
初春的東營港處處散發著勃勃生機。在東營港一突堤西南側,4臺高大的紅色卸船門機矗立在長454米的通用泊位碼頭上,分外醒目。其身后有3座長66米的引橋與后方陸域堆場相連。堆場上2個高56米的5.2萬平方米氣模倉在陽光照耀下反射著光輝。
“這是我們企業投資13.9億元建設的10萬噸級通用泊位和17萬平方米的陸域堆場。泊位配套安裝了4臺作業率800噸/時的卸船門機和一臺有效作業率5000噸/時的裝船機。這個項目將有效地解決東營港區散雜貨泊位小、物流成本高、吞吐能力不足的問題。現在項目已經建成達到啟用條件。”山東海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尚海濤說。
通用碼頭將通過東營港疏港鐵路連接黃大鐵路,并入區域鐵路網。項目投用后,將實現東營港疏港鐵路與東營港區一突堤作業區內10萬噸級通用碼頭和液體散貨碼頭的無縫銜接,打通海鐵聯運“最后一公里”,實現東營港區煤炭、石油焦、金屬礦石等大宗貨物的海鐵聯運。
“現在山西、陜西等地來實地考察、對接業務的企業絡繹不絕。下一步,山西、陜西的煤炭通過鐵路運輸之后,在東營港直接上船出海。國外的金屬礦石等貨物從這里上岸之后,通過鐵路運往全國各地。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為區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流支撐。”尚海濤介紹,從通用泊位建設的第一天開始,泊位業務招商、對接工作就同步展開。東營港河海鐵聯運的新優勢正吸引著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的眾多客商。
與通用碼頭相鄰的,還有今年即將投用的5萬噸集裝箱碼頭,目前已經建設完成。東營港疏港鐵路一突堤專用線建設正在施工當中。2025年,東營港將推動通用碼頭、集裝箱碼頭拓展服務功能、實現多能互補,顯著提升東營港能級。一幅公鐵海管立體交通網正在東營港加速編織。
向海圖強
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港口興則城市興,港口強則產業強。港口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我們經略海洋,向海圖強的重要支撐。據統計,港口每完成1萬噸吞吐量,可貢獻80萬元左右GDP;港口與區域相關產業經濟貢獻比為1:5,提供就業比為1:9。目前,東營港與東營市主導產業關聯度達到90%以上,近3年對東營市GDP貢獻率達到12%左右,年可為企業節省15億元以上運輸費用。
3月的東營港春風拂面,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東營港“沖刺建設‘億噸大港’工作推進專班”的任務進度表上標記著一項項重點項目的完成時效:“確保一突堤10萬噸級通用泊位和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6月底前達到對外開放啟用條件;25萬噸級單點系泊項目7月底前完成建設,12月底前達到靠泊條件;一突堤疏港鐵路專用線年內完成總工程量的70%,完成主體施工;加快東營港區北防波堤7#液體散貨泊位手續辦理,9月底前具備開工條件。2025年東營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實現1億噸突破。”
“無項目不開發區,無項目不東營港”,東營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東營綜合保稅區黨工委書記郭學峰在全區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表示,大項目是實現轉型升級的“勝負手”,是推動經濟結構優化、產業層次提升的“關鍵一招”。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在東營港和港口腹地,一個個重點項目如雨后春筍正在向下扎根,向上拔節,奮力生長。“今年我們將全力推動總投資20億元的順酐、總投資15.6億元的烯烴與氫能利用綜合示范兩個項目7月份建成中交,總投資50億元的500萬立方米油品儲罐項目5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208億元的綠色低碳高分子新材料項目年內完成立項。同時,加強技術改造,加快減油增化,實施總投資2.35億元的25個技改項目,力爭年內新增產值100余億元,通過3至5年努力,打造成為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千億級化工產業基地。”東營市亞通石化有限公司總裁楊磊說。
目前,東營港經濟開發區正加快推進富海、鴻豐、亞通三個總投資超千億元的延鏈補鏈強鏈產業項目,投產后將增加港口吞吐量超3000萬噸,為東營港的能級提升、跨越發展提供強大支撐。與此同時,開發區內10萬噸海水淡化綜合利用、萬達海纜擴容升級、山能海上風電等項目的實施,正推動海洋產業成型起勢。
“向全市上下發出興港強市的動員令,凝聚各級各方面資源力量,加力提速推進億噸深水大港建設。”東營市將加快億噸深水大港建設、推動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東營市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和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國家能源戰略的責任擔當,建立了市委、市政府牽頭,市交通運輸、發改、工信、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海洋發展和漁業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億噸大港建設和臨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東營港這座黃河入海口北側的新興大港,一面通過海洋連接著全球,將世界各地的石油、礦產等資源源源不斷“吸納”到黃河入海口這片不斷生長的土地上;一面連接著華北和黃河流域,通過“管道通全市、公路通全省、鐵路通全國”的公鐵海管多式聯運體系,為黃河流域和華北地區優勢產業走向全球,逐夢深藍,打通了沿黃達海的重要通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