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山東網
2025-03-22 13:33:03
原標題:濟南發布“高校20條”2025版促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濟南發布“高校20條”2025版促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濟南日報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濟南市深化市校融合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2025版)》,圍繞全市四大主導產業、十大標志性產業鏈群、現代農業和未來產業等,聚焦高??萍汲晒D化和產業化,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提出5方面共20項舉措。
校企共同引育創新團隊
最高支持200萬元
在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人才有效供給方面,鼓勵高校聯合科研院所、企業爭取省級研究生專項計劃,共同培養服務產業發展的工程碩博士等高層次人才,按照碩士6000元/生、博士1萬元/生給予高校一次性經費補助,每所高校每年最高補助50萬元。支持高校聯合國外知名院校和國內“雙一流”高校,圍繞緊缺人才需求開展訂單式人才聯合培養,經績效評估后,給予最高150萬元支持。
支持高校與中小學校開展基礎學科拔尖創新后備人才培養、科研攻關和師資能力提升等項目合作,共建科學教育基地、英才班,開放研學資源。根據項目規模和預期效益,經績效評估后,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對本科高校與市內中職學校開展的“3+4”中職本科對口貫通分段培養專業項目,根據實際招生人數,按照2萬元/生給予本科高校每年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對本科高校與市屬高職院校開展的“3+2”高職本科對口分段培養專業項目,根據實際招生人數,按照1萬元/生給予本科高校每年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支持。根據省級專項招生計劃,支持高校加強濟南生源走讀生培養。
支持高校從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企業選聘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兼職擔任產業教授(導師),深度參與產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工作,按照每人每年5萬元標準給予聘任高校經費補助,每所高校每年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
支持高校與企業共同引育突破行業共性技術瓶頸和引領產業發展變革的創新團隊,綜合考量創新實力、人才引進、產業化成效、企業資金配套等,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支持高職高專院校、技師學院設立服務產業帶頭人工作室等機構,緊密貼合產業發展需求開展工藝改進、成果轉化等工作,為企業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根據服務實效,給予最高50萬元支持。
高校打造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最高股權投資2000萬元
在提升科技創新平臺服務支撐能力方面,發揮高校人才、技術、科研優勢,圍繞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整合提升優質平臺資源,打造科技創新創業示范基地,整合高校資源構建全鏈條孵化體系,根據企業培育孵化和科技成果轉化成效,財政資金以股權投資方式給予最高2000萬元支持。
對新獲批牽頭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對參與建設的,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對新認定牽頭建設的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進行績效評估后具備申報競爭類平臺項目資格的,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
支持高校與企業深度合作,以產業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突破、重大技術成果轉化、重大創新產品研制為重點,建立長期穩定產學研合作關系,開展訂單式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根據項目實施成效,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持。
推動校企聯合建設科技成果中試基地,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給予最高100萬元支持。
科研人員開展技術交易并登記
可按70%以上獲得現金或股權獎勵
在強化市校協同服務地方產業發展方面,支持高校技術成果在濟落地轉化,對其相關項目成立企業的,根據發展成效,財政資金以股權投資方式給予最高300萬元支持。
鼓勵校企合作舉辦現代產業學院,優化產業急需學科專業,定向培養高質量產業人才,根據人才培養數量、質量、辦學效益及留濟就業情況,經績效評估后,給予最高200萬元支持。
鼓勵高校通過市場化機制將現有科研儀器設備面向中小微企業開放共享,按照服務企業獲得創新券總額的10%給予最高30萬元支持。
在深化科技成果轉化賦權改革方面,鼓勵高校將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用于科技成果轉化,納入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科研人員可與高校約定收益分配比例。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激勵,科研人員開展技術交易并登記的,可按70%以上獲得現金或股權獎勵,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當月工資;技術經理人納入高層次人才認定范圍。建立寬容免責機制,高校通過市場化方式確定科技成果價格并履行公示程序的,單位負責人已履行勤勉盡責義務且未謀取非法利益的,不承擔后續價值變化責任。
在建立市校融合發展保障機制方面,為深化市校融合與科技成果轉化,建立健全各項保障機制。定期對財政資金支持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進行監測評估,評價結果作為后續支持依據;每年開展高校服務強省會建設貢獻度評價,對成效突出的高校予以最高50萬元資金激勵;定期發布高??萍汲晒鍐?,鼓勵企業、基金參與轉化,支持對高價值成果早期扶持;市財政每年統籌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對接濟南“6+N”基金集群和股權投資,為政策落地提供經費保障。(記者 盧震)(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