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0日訊 今晚7點,《問政山東》進行第187期直播——問政濟南市。
近幾年,平陰縣蔬菜種植規模持續擴大,規模化的種植合作社在鄉鎮一級遍地開花。但在銷售環節,還是主要依靠外地菜販到地頭收購,好蔬菜往往賣不出好價格。
由于當地沒有大型蔬菜批發交易市場,本地產的蔬菜無法批量進城,其他種類的蔬菜也無法集聚。縣城里的超市、菜店不得不去周邊城市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集中采購,再返回平陰售賣,費時費力。
平陰縣蔬菜經銷商表示:“我們這里的菜都是從聊城、東阿、濟南、肥城那邊進貨,我們接貨不是接一個,得多樣的。平陰沒有那么大、什么都全的市場。”
家門口就有“菜園子”,蔬菜卻要經過其他縣區的蔬菜市場,才能進入平陰市民的“菜籃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2022年7月,平陰縣招商建設了魯西南農副產品大市場,公開信息顯示,大市場占地面積約120畝,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8億元,將填補平陰縣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空白,徹底改變地方農產品流通格局。這一項目也被列入2022年濟南市重點工程項目。
今年3月6日,記者來到了項目所在地,發現這里仍處于施工階段。
2022年11月7日,平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六部門曾專門印發公告,其中提到,市場將在“2023年10月底之前投入運營”。如今,項目已經逾期一年半,原因是什么呢?
平陰縣榆山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表示:“現在沒錢,停工快一年了。”
平陰縣城的一些蔬菜商戶告訴記者,2022年魯西南農副產品大市場項目啟動預售時,他們已經交了部分房款,本計劃著盡快搬入新市場。如今遲遲無法交付,嚴重影響了他們入駐的積極性。
在今晚節目現場,平陰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丁新普表示:“魯西南農副產品大市場項目建設,由于各種原因,出現招工難、資金短缺等問題。出現問題后,縣里多次召開會議,成立專班,列出清單。去年10月份的時候,這些問題已經全部得到解決。一期確保在今年10月份開始投用。”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孟帥表示:“濟南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持續提升‘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能力。作為農業主管部門,我們要著力發展具有濟南優勢的十大農業特色農產品。同時今年還要爭創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5個,竭盡全力,用心用情保證市民的‘菜籃子’安全。”
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朱圣焱表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立足于各區縣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一縣一策’謀劃引導特色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會立足于項目建設,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產業,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