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
2025-03-28 10:13:03
原標題:從缺水之城到水潤淄博
來源:淄博日報
原標題:從缺水之城到水潤淄博
來源:淄博日報
□本報記者 湯繼文 李群
3月24日,清晨的孝婦河濕地公園噴泉廣場,水汽氤氳,仿若輕紗籠罩。廣場上晨練的人們盡情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花草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一群水鳥掠過晨霧,起舞盤旋,共同勾勒出一幅水韻流轉、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動畫卷。
作為全國嚴重缺水城市,淄博中心城區河道曾因水源匱乏而面臨干涸、水質不達標的困境。面對這一嚴峻挑戰,我市以“八河聯通、清水潤城”為藍圖,創新實施中心城區生態調水工程。
生態調水,如何實現?
破局之道,在于以水網聯通破解缺水困局。為此,我市統籌規劃“地下輸水動脈”,鋪設3條輸水管線連通孝婦河、玉龍河等8條河道;通過改擴建大高水庫、實施大治渠輸水改造工程,實現太河水庫棄水與孝婦河流域水源的跨區域調配。5年調水超1.3億立方米,構建起“兩軸三區、五縱三橫”的中心城區生態調水格局。
創新之舉,在于多種水源激活生態命脈。我市堅持“優水優用、一水多用”,創新實施“五水聯調”。地表水循環利用,孝婦河濕地公園年均調水992萬立方米,成為新區水系“心臟”;雨洪水變廢為寶,太河、萌山水庫泄洪棄水562萬立方米反哺河道,實現防洪與生態雙贏;礦坑水煥發新生,洪山煤礦礦坑水日補漫泗河2.4萬立方米,讓工業遺跡化身生態源泉;再生水提質增效,光大水務二分廠再生水年補玉龍河、東豬龍河1401萬立方米;中水回用率100%。
智治之策,在于數字賦能實現精準調水。我市建成集水量、水質、水生態管理于一體的中心城區數字調水信息系統,實現水生態監視、引調水源統計和水質監控。布設61處智能監測點,配備便攜式水質監測設備2套,實現監測數據的全面感知,構建“天眼巡河+人工巡查”立體監管體系。開發云影河數字調水模型,動態分析需水量與水源配置,為生態調水提供決策支持,形成“反饋-分析-控制”的閉環數字調水信息流程,實現“一鍵調度、精準補水”。
蝶變之效,在于價值轉化釋放城市活力。我市通過河湖業態創新與景觀融合,讓市民與游客共享“詩和遠方”,助推生態價值向綜合效益轉化。孝婦河濕地公園以“公園+”模式推動生態價值轉化,引入昆蟲館、城市書房、酷寶歡樂園等新業態,開展科普教育、音樂噴泉、風箏嘉年華等活動160余場,年游客量超100萬人次,實現生態效益與城市活力雙提升。云影河通過“八河聯通”工程串聯體育中心、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等地標,形成特色水系景觀帶,打造城市“會客廳”,帶動周邊經濟增長。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打破了“雨源型河流看天喝水”的桎梏,更讓昔日干涸的河道重煥生機。從“缺水之城”到“水潤淄博”,這場生態調水實踐不僅交出了人水和諧的生動答卷,更彰顯了我市以水興城的策略遠見。未來,我市將持續深化生態調水工作機制,讓每一滴水都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活力之源。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