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口健康報
2025-03-31 16:10:03
原標題:山東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享”的破局之路
來源:人口健康報
原標題:山東從“老有所養”到“老有所享”的破局之路
來源:人口健康報
近日,在濟寧市梁山縣小路口醫養中心,幾位老人正通過康復器械進行腿部訓練。這家醫養結合機構配備了價值80萬元的專業康復設備,老人閑暇時喜歡到這里“練練”。然而,前幾年小路口醫養中心還曾因設備采購資金不足、貸款缺乏抵押物而犯愁。2023年,山東推出的“養老保障貸”以床位收費權質押為核心,梁山農商銀行僅用兩周就完成300萬元授信審批,解決了企業燃眉之急,這也成為山東探索養老金融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
山東省60歲以上人口達23.62%,成為全國老年人口占比較高的省份。面對老齡化加速的挑戰,近年來山東將養老金融納入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戰略,通過政策引領、金融創新與生態重構,走出了一條金融助力破解老齡化難題的特色路徑。
政策破冰:破解養老產業的“融資死結”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養老金融納入“五篇大文章”,山東迅速構建“政策工具箱+制度突破”的雙輪驅動模式?!渡綎|省養老服務條例》首次將金融支持寫入地方性法規,明確要求金融機構開發適配產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金融賦能養老”的發展路徑,細化財政補貼、信貸優惠等23項措施。
2024年省級財政安排1116億元社保預算,重點支持適老化改造與智慧養老院建設。今年,山東省級社保與衛生支出預算達1116.39億元,重點支持養老金上調、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及適老化改造等,將培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200家,新增智慧養老院30家、家庭養老床位1萬張、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1.5萬戶;同時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健全職工醫保、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提高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推進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
2025年,山東省養老金調整方案在普惠性基礎上,進一步向高齡、企業退休人員傾斜,形成了“定額+掛鉤+傾斜”的差異化調整機制。繼2024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調20元,2025年將再次提高,進一步縮小城鄉養老待遇差距。山東將企業年金試點范圍從7市擴至全省,鼓勵企業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同時,大齡失業人員參保職工養老保險時,由失業保險基金代繳最低繳費標準部分,減輕個人負擔。此外,青島作為個人養老金試點城市,目前全市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超過206萬,個人養老金繳存金額大幅度增加,增速達到35%。
民辦養老機構因資產輕、回報周期長等特點,長期面臨融資困境。2024年,山東投融資擔保集團推出專項產品“魯擔養老服務貸”,通過政府、銀行、擔保機構三方聯動,為民辦養老機構提供低費率擔保支持。截至2025年1月,該體系已累計為全省20余家星級養老機構提供擔保貸款9899萬元,平均擔保費率僅0.26%,顯著低于市場水平。莘縣精達老年服務中心通過該產品快速獲得500萬元貸款,用于設施升級與老年大學建設,床位增至270張,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金融創新:從“單一產品”到“生態重構”
金融機構的深度參與,讓養老金融從“輸血”轉向“造血”。“前期我們投入上千萬元建設失智照料區,但因缺乏抵押物,融資曾一度陷入僵局?!痹诤蕽舌i城縣唐塔老年公寓,總經理張永紅說。山東省農信聯社推出全國首個以床位收費權質押的信貸產品,銀行通過監管賬戶實時監控資金流,最終為唐塔公寓授信1000萬元?!艾F在每月床位費收入穩定在數十萬元,貸款風險完全可控?!编i城農商銀行副行長王雙慶說。
從單純的養老信貸產品到全方位、全鏈條的養老服務生態建設,金融機構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建行山東省分行探索出貸款支持、并購賦能、信托創新等多項養老金融典型模式。該行通過盤活濟南濟鋼舊廠區,改造成“CCB建融家園·鮑山康養中心”,提供日間照料、助餐服務、銀發課堂等養老服務,2000余名老人不僅能享用10元營養午餐,還能參與銀發課堂的太極拳課程。
聚焦護老“堵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聯動醫保等部門推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引導保險公司參與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濟寧市兗州區依托長期護理保險,構建了“7+8+N”服務網格。該區顏店鎮中心衛生院是當地首家主要服務農村群體的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機構,該院“長護險”醫保工作站運營3個多月來,共入住18位失能老人,為當地15位居家失能老人開展上門服務。
針對老年人風險特征,山東保險機構聚焦風險保障閉環。作為全國首個省級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項目,“銀齡安康”自2008年實施以來累計參保1.04億人次,提供3.1萬億元風險保障,覆蓋公交、居家、公共場所等常見意外場景,賠付金額超23億元。
社區實踐:讓金融溫度滲透“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山東持續推動“金融+養老社區”模式發展,引導金融機構以金融服務銜接上下游養老與健康服務,打造支付有保險、照護有社區、看病有醫院的醫康養一體化生態圈。
在淄博市張店區世紀花園社區,72歲的獨居老人陳大爺家中安裝了中國太保壽險“百歲居”智能監測設備。2024年3月,設備監測到陳大爺長時間未活動,自動觸發預警,社區醫生10分鐘內趕到,及時救治了突發心梗的老人?!斑@套系統包含38項安全監測,子女通過手機就能查看父母狀況?!敝袊垭U工作人員介紹,該方案已為2.3萬戶家庭提供智慧居家服務。
金融與社區的深度融合正在改變養老形態。青島某養老服務機構推出“時間銀行”模式,鼓勵低齡健康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濱州鄒平市民政部門整合全市養老服務資源,聯合齊魯銀行濱州鄒平支行,依托積分養老信息管理平臺組建為老服務聯盟,推出“積分養老”模式,為老年人在餐飲、就醫、坐車、購物等領域提供多方優惠;濟寧市任城區老年護養院總投資6.6億元,政府僅出資1000萬元,通過可行性缺口補助吸引社會資本,建成后提供800張護理床位。
養老金融是資金支持,更是生態構建。通過政策引導、機構創新與社區落地,金融工具正從“輸血”轉向“造血”,助力老年人實現從“生存型養老”到“品質型享老”的轉變。未來,隨著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完善與科技應用的深化,山東將為老齡化社會探索更多可復制的解決方案。(據大眾新聞客戶端)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