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山東頻道
2025-04-18 14:14:04
原標題:濟南“忙起來”的活力密碼
來源:濟南日報
原標題:濟南“忙起來”的活力密碼
來源:濟南日報
春暖花開的泉城濟南,“會展+文旅”雙引擎正轟鳴作響。
從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的萬商云集到大明湖畔的漢服巡游,從產業博覽會的技術交鋒到花朝節的文化破圈,這座千年古城在“流量”與“留量”、硬實力與軟實力的交織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產城融合之路。
隨著山東進入辦展高峰期,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濟南黃河國際會展中心等場館迎來展會熱潮。4月,濟南市將密集舉辦17場展會,涵蓋冷鏈、化工、汽車、家裝、教育等領域。恰逢“五一”假期臨近,這座連續三年登頂全國旅游熱榜的“網紅城市”正蓄勢待發。
一場關于城市競爭力的“化學反應”正在悄然發生。“會展+文旅”的疊加效應,正成為濟南推動產業升級、激活城市活力的關鍵密碼。
會展經濟
產業聯動的“超級鏈接器”
會展業是一座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衡量指標,也是檢驗區域開放程度、發展活力的重要因素,被稱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
日前,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展覽數據統計報告》顯示,2024年山東共舉辦展會721場,展覽面積1285.29萬平方米,總體規模位居全國前三。
今年以來,全省會展經濟延續向好態勢,一季度在專業場館舉辦展會87場,展覽面積179.5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7.4%和5.8%,吸引展商2.2萬家、觀眾超150萬人次。
作為山東省省會、黃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競逐展會經濟“黃金賽道”的進程中,濟南責無旁貸。
4月1日,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內人潮涌動,中國華東區域制冷空調暖通及冷鏈產業博覽會、2025第二十七屆山東國際供熱展、2025第二十七屆山東國際水展三展同開。4月10日,齊魯春季車展、惠民車展、蘇杭絲綢服裝商品博覽會等三展聯動。之后,展會熱度持續攀升:4月18日,數字安防、化工儀器、家博會、珠寶展四展同期舉辦,覆蓋產業升級與民生消費雙重需求;4月23日,寵物醫療、教育創新、美妝博覽會同步亮相,瞄準新興賽道精準發力。
4月13日,2025齊魯春季車展第四天,展館內外人頭攢動,消費者購車熱情高漲。汽車消費市場今春遇“暖”后,車展經濟再度發力,使消費市場進一步升溫,再次印證“會展經濟”對消費市場的拉動效應。
近年來,濟南高度重視會展業發展,在場館建設、政策扶持、軟環境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今年,濟南將聚焦打造提升自主品牌展會、大力引進高品質展會、培育壯大會展主體三大任務,推動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全年計劃舉辦各類展會活動135場以上。
會展經濟的價值不僅在于交易額,更在于其“鏈式反應”。3月14日下午,2025年濟南市“百場萬企”供需對接活動啟動,濟南聚焦標志性產業鏈和重點企業搭建供需對接平臺,開展產業鏈專場對接,著力提升產業鏈協作配套水平。
這一創新實踐不僅為本地企業打通“產供銷”堵點,更為會展業打開新的價值空間:它促使傳統展會從“一次性展示交易”向“全周期產業服務”升級。例如,珠寶展不再局限于現場銷售,而是串聯起產業鏈上下游,涵蓋鉆石毛坯交易、設計定制、終端零售三大環節,形成“設計-生產-銷售”的閉環服務。
這種“以展促產”模式,促使會展業成為城市產業升級的“導航儀”,真正實現“辦好一個展,帶活一條鏈,提升一座城”的乘數效應。
文旅融合
從打卡“流量”到城市“留量”
當會展經濟的“流量”遇上文旅產業的“留量”,濟南正探索出一條以展促旅、以旅興城的新路徑。
2024年“五一”假期,納入重點監測的天下第一泉、千佛山等全市30家景區共接待游客364.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44% 、3.19%。同期舉辦的2024世博動漫嘉年華活動,吸引了眾多潮人集聚。
近年來,濟南聚焦文化強市建設,整合文商旅體、教科研學、休閑演藝等各類優勢資源要素,舉全市之力打造城市品牌IP。從“泉”在濟南過大年,到“泉”在濟南過五一、“泉”在濟南過暑假、“泉”在濟南享金秋,再到“泉”在濟南冬游記,“一年四季·泉在濟南”的每一次系列活動都火爆出圈,節假日期間更是連續上榜全國十大周邊游目的地城市。
濟南先后榮獲“2024年度活力之城”“2024年度最具幸福感城市”“2024年全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等多項殊榮,實現了由“網紅經濟向新質經濟、城市流量向發展增量、文旅優勢向產業優勢”的精彩蝶變。
3月29日,第四屆濟南花朝節在大明湖畔啟幕,這場以“泉水+繁花”為主題的城市嘉年華,實現了傳統節日的現代轉型。今年,濟南上榜攜程元旦跨年熱門旅游目的地前二十位。今年清明假日,濟南憑實力成功躋身攜程全國周邊游目的城市第三位。
濟南文旅的“長紅”秘訣在于“流量”與“留量”并重。通過“網紅打卡地+深度文化體驗”的組合拳,打造“文旅+”復合消費場景,使得游客從“拍照即走”向“沉浸停留”轉變,推動文旅產業從門票經濟走向生態經濟。
雙擎共振以“會展+文旅”打造城市競爭新優勢
會展與文旅的深度聯動,正在濟南催生“1+1>2”的聚合效應。
今年濟南市計劃舉辦各類展會活動135場以上,這將直接拉動旅游綜合收入,游客人均停留時間也相應延長。如此現象背后,是濟南通過系統性創新,將會展“流量”轉化為城市“留量”的生動實踐。
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山東省共舉辦各類消費類展會53場,涵蓋房地產、汽車、家具、家電等促消費重點領域,帶動直接性消費超過50億元。其中,以家具、家電為主要展示內容的各品牌“家博會”,在濟南、青島、煙臺等城市密集舉辦,極大地激發了家居類產品的消費需求。
在會展經濟與文旅融合的雙輪驅動下,濟南正從“地理樞紐”邁向“要素樞紐”,從“文化名城”升級為“流量名城”。這里既有展會上智能機器人的機械臂劃出的產業弧線,也有大明湖畔漢服少女衣袂飄起的文化漣漪。當硬核產業與軟性文化共舞,濟南的故事不再只是“四面荷花三面柳”,更是“萬商云集千潮涌”的現代敘事。
2025年的春天,這座城市正在以會展為筆、文旅為墨,書寫會展經濟與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篇章。(濟南日報·愛濟南記者 張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