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8-12-17 21:51:12
齊魯網12月17日訊 “近二十年的時間,在黨的政策的支持引領下,我們全村發生了明顯變化。19年前,也就是1999年的時候,代村還是一個臟亂窮差的村莊,集體負債近400萬。當時村民是住的瓦房,甚至還有住草房的,人均收入也就1000多塊錢。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到2017年,村集體的各業產值達到26億,村集體可支配收入1.1億,村民人均純收入6.5萬。村集體從一窮二白、債臺高筑,到今天實現總資產12億元,代村真的富起來了。”12月17日下午,山東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理論座談會在濟南召開,臨沂市蘭陵縣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作主題發言。
村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
村民真正地過上了市民的生活
這些年,臨沂市蘭陵縣代村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在量力而行的基礎上做到盡量而為。在改善村民居住環境方面,王傳喜表示:“從2006年開始,我們進行“舊村改造”。大約用了10年的時間,累計拆遷22萬平米,還建30萬平米,涉及居民樓、小康樓、小學、幼兒園、醫院、廣場等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村民全部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小康樓、居民樓、老年公寓,村莊實現了“五化六通”,以前臟亂差的村莊一去不復返,村民真正地過上了市民的生活。”
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
村集體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后,臨沂市蘭陵縣代村對全體村民實行“五個統一”,王傳喜介紹,統一給村民發放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統一發放住房補貼,統一支付新型合作醫療資金,統一安排老年人入住老年公寓,統一實行村民子女助學獎學制度。實行16項社會保障政策,每年向居民發放住房補貼、支付新型合作醫療資金、6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住老年公寓,有效解決了群眾生活、就醫、養老、入學等保障問題,讓村民切實感受到了村居發展帶來的實惠。
堅持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兩委”分工負責制、聯席會議制度
老百姓講,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王傳喜介紹 :“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黨委帶頭干、領著干,為村民辦實事、服好務。一是長期堅持例會制度。從1999年起,我們村委班子每天早晨6點鐘要開晨會,傳達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及會議精神,通報前一天工作開展情況,安排當天的工作任務。二是堅持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兩委”分工負責制、聯席會議制度,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和村務公開制度。通過黨組織“提事”、村委會“議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定事”、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事”,讓黨員群眾廣泛參與,對事關村居發展的重大事項進行民主決策。村里每一個產業的發展、每一個項目的實施,都讓村民最大限度的參與,多方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竭盡全力獲得村民的最大支持。每一個重大決定出臺前,村“兩委”都要提前謀劃,充分研究,把困難想到前頭,確保務實管用。三是抓隊伍建設,增強組織活力。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利用每月初1到5號晚上時間,組織黨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統一思想認識。做好村級后備干部培養,積極把那些既是好人又是能人的黨員吸收進村委會,現在村“兩委”干部中,幾乎個個都是村里的致富帶頭戶。通過制定黨員幫帶聯系戶制度,先富帶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在調整土地、拆遷舊房等工作中,黨員干部都帶頭沖在前面。
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
群眾就會支持我們、信任我們
王傳喜表示,十九年來,堅持對“兩委”成員“約法三章”:村里工程絕不許親朋好友插手,惠民政策絕不因沾親帶故徇私,干部選用絕不讓直系親屬沾光,絕不讓黨的好政策“短斤少兩”。我們這些年集體經濟發展了,沒有一個黨員干部在經濟上犯錯誤、栽跟頭,群眾也更信任黨委了。現在我最明顯的體會就是我們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創造力明顯加強。公生明,廉生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群眾就會支持我們、信任我們,人心更齊了,工作更容易開展了。
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勇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領頭雁”
王傳喜稱:“會后,我們要學習貫徹落實好這次座談會精神,深挖優勢資源,突出自身特色,統籌推進‘五個振興’,在實現本村村民致富的同時,輻射帶動周邊村共同致富,勇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領頭雁。”
閃電新聞記者 劉慶 李俠 陳洋 崔冬梅 高亞南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