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1-24 14:56:01
齊魯網1月24日訊 (記者 高杰)為加快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為振興鄉村和海洋強省提供基礎設施保障,“十三五”期間山東加大高速公路建設投入,僅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就承擔了2200公里建設任務,占全省“十三五”建設總任務的2/3。
劉紀慧
對于工程建設者來說,這無疑是塊“硬骨頭”。建設中他們會碰到什么樣的難題?如何高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時值新年,《走基層》記者來到正在緊張施工的京滬高速改擴建新泰至臨沂(魯蘇界)工程項目部,跟隨項目負責人劉紀慧一起“跑工地”。
清晨5點,整座城市還在沉睡中。劉紀慧已被鬧鐘叫醒,干了30年的高速公路建設、管理,他早已養成了早起習慣。“(京滬改擴建)工程開工之后,建設工期太緊,更睡不著了,”劉紀慧一邊翻著手機微信群一邊告訴記者。
微信群里,“睡不著”的不僅是劉紀慧,不少人都在活躍著。留言還真不少!記者看了下留言時間,“23:38,23:56,4:55……”有的是前一天接近夜半,有的則是這個清晨黎明。工程進展到什么情況,前一天遇到哪些困難,今天工作計劃是什么,改擴建工程9個標段的施工單位,都在群里一一做了匯報。“他們都知道我起得早,所以會在微信群一早做溝通。其實有些人不是起得早,而是睡得晚,像這些昨晚發的(信息),不少是在施工現場發出來的。”一邊說著,劉紀慧一邊對今天工作進行著調度和部署。
整個京滬高速公路新泰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全長169.3公里,是全省高速公路在建工程最大的項目。施工條件復雜,項目段橋梁眾多,互通立交、涵洞、分離立交、天橋、通道等更是數不勝數,既要保證高速暢通,又得確保項目工期,征遷、進度、質量、安全等問題交織在一起,擺在管理者面前。
經過權衡,劉紀慧決定,一早先去趟蒙陰,那里還有幾家農戶征遷沒談妥。早上8點,安排完當天的工作,劉紀慧簡單吃了點早飯,就匆忙趕往蒙陰縣桃墟鎮,與當地指揮部領導一同協調解決民房拆遷遺留問題。
在車上,劉紀慧告訴記者,其實項目整體拆建很順利,“沂蒙老區嘛,大家都要發揮一下沂蒙精神!都會主動為經濟發展讓路。”但畢竟改擴建工程那么長,既要保證工期,還要保證搬遷老百姓利益,在他看來,著急不得。“為了工程的順利,為了老百姓的合法權益,還是要穩妥一些。”劉紀慧把總原則交代給當地指揮部拆遷負責人。
沿著高速公路飛馳,一路上,記者看到,各個施工點都有很多工人在緊張地忙碌著。劉紀慧說,這些工人天一亮就到了工地了,他們一般在工地一呆就是一整天,可以說是真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正值寒冬時節,他們卻經常干得汗流浹背。“工作量很大,很多工地需要24小時連軸轉,有的項目人員就晝夜堅守在崗位上,確實很不容易,我看了也很心疼。”
劉紀慧與與施工單位一起實地考察
蒙陰多山,如何拓寬原有的高速公路,對工程是個巨大挑戰。和新建工程不同,改擴建無法使用爆破開挖的方式施工,只能用破碎機一點一點的打碎山體。劉紀慧最擔心的,一是安全,二是工期。為了防止碎石飛濺影響交通安全,原有道路的兩側都加裝了3米多高的碎石路網。今天,劉紀慧和施工單位一起,在現場又開了個碰頭會,商量著怎么把工程廢渣更快的外運到處理廠。
這段工程挖出的土方,全部都用在填補擴建路基。劉紀慧自豪的告訴記者,“施工完成后這里沒有一方廢料,綠色理念、循環經濟也是整個改擴建的理念,現在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已被交通部評為綠色安全示范工程。”。
劉紀慧與工友一起在工地食堂午餐
中午12點,天空飄起了小雪花。從蒙陰返回的路上,記者已是饑腸轆轆。為了節省時間,劉紀慧打算去施工工地吃食堂,吃完飯好抓緊趕到下一個施工點。車在泥路上顛簸,1米8多的大漢看著窗外略顯惆悵,“作為農民的兒子,他最愿意看到風調雨順,而作為工程建設者,最擔心的也是雨雪天氣,因為這是影響施工進度的最不可控的因素。”
到了工地,由于剛過飯點,工地食堂廚師把飯菜熱了熱重新端上,兩葷兩素,主食是饅頭米飯,劉紀慧告訴記者,現在施工條件慢慢跟上了,大伙下了工地就會有熱水熱飯。一天的勞動量很大,很容易疲憊不堪。在現有的條件下,項目也是盡量滿足工程人員的要求。
簡單的午餐過后,已是下午2點,劉紀慧顧不上回項目辦,又匆匆趕到四段橋梁生產現場。最近氣溫驟降,他最放心不下橋梁施工。“越冷了我越需要往外跑,就怕出事。”他說,京滬高速臨沂段170公里的施工路段中,有37座跨線橋,為了改擴建,都要逐一拆除。去年7月份,在劉紀慧的指揮下,多部門協同作戰,12座跨線橋在36個小時內被集中拆除,比預定時間短了9個小時。劉紀慧來的就是未來要替換舊橋的鋼筋橋體生產現場。眼下12座橋體陸續完工,已經初步具備安裝條件,而劉紀慧卻選擇“按兵不動”,在他看來,現在的氣溫比較低,焊接橋體容易產生內部應力,時間一長會產生橋體變形,盡管可以采取封閉棚提溫的辦法,但是還是希望等到合適的溫度,為保證質量不會盲目趕工期。“過了年,會一起施工,干工程的,誰不想干個百年工程。”
過了年,不只是建橋,項目剩下的25座橋,也得趕緊拆掉重建。趁著大伙都在,劉紀慧把分管技術、施工的同事們召集在一塊兒,商量3月份的拆除計劃。先進的BIM系統在大屏幕上清晰的呈現了改擴建的3D模擬圖,“比過去方便多了,一目了然,現代的工程施工借助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已經變成了智慧工地,原來挖土方要一車一車算,現在無人機一飛,前后一對比,建模后就知道挖掉多少土方,推算出預計時間。”因為在工程項目中最早應用了BIM系統,京滬高速改擴建工程也成為國家交通部的示范工程。
經過反復討論,大伙決定上報兩套拆除方案,其中一套和去年施工方案一致,另外一套方案,劉紀慧想把橋整體切割后移到路邊再粉碎,這樣能提高效率,加快拆除時間。“早一天通車,早一天為沂蒙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做貢獻。”
下午五點多,天已開始暗了下來,劉紀慧又匆匆趕到邳蒼分洪道大橋工程段,這一段是改擴建項目中最長的特大橋,施工采取兩側架橋加寬的方案,現在正進入架梁的關鍵節點,由于新老橋設計的配筋不一樣,劉紀慧最擔心的是橋體合攏后會產生裂縫,把施工單位負責人召集到現場聽取解決方案。劉紀慧告訴記者,“每一個重大工程的方案都需要專家反復論證,每一個施工關鍵節點都要緊跟”,他還驕傲地說,“原來老橋鋼筋密度是20公分一根,現在是10公分一根,承載力翻了一倍,現在國家經濟發展了,建設百年工程,舍得投入。”
一路走下來,已經是晚上7點多。記者已感覺雙腿猶如灌鉛,可劉紀慧依然在前面健步如飛。
從2018年3月開工建設以來,這樣的工作節奏早已在劉紀慧的生活中固定了下來。“有時要到濟南開會,都是早上5點多出發,八點多到濟南。開了一天的會之后,再當天返回臨沂,到臨沂可能晚上八九點。一天跑六七百公里,一年十幾次,我也習慣了。”
即便是晚上,劉紀慧也不能早早休息。“白天大家都在工地上忙活著,很多總結、匯總的工作,就只能晚上來做”。匆匆吃過晚飯,他就把項目幾個負責人叫到了一起,就白天的一些工作、項目進展遇到的難題一項一項進行研究?;璋档臒艄庀?,幾個大男人湊在一起,煙霧繚繞間,一個個問題被提了出來,大家緊張地討論著。討論過程中,劉紀慧的手機開始“忙”了起來,微信群里,大家開始留言,劉紀慧也不時通過微信群調度一下其他工作。水喝了一壺又一壺,煙抽了一根又一根,大家說得口干舌燥。不知不覺中,時鐘就指向了深夜11點多。
“平時就是這個節奏,確實很緊張,沒辦法,工程任務在那擺著,不緊張起來也不行。再說大家都是干這一行的,早就習慣了。這個點你要去工地上看看,肯定還有很多人在堅守崗位,天寒地凍的,我們這真不算什么”劉紀慧淡然地說。
而這樣緊張的節奏,要一直持續三年。到2021年6月竣工,直到京滬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全部完工。
“其實,1996年,修京滬高速的時候,我就參與了,當時也是負責施工管理。現在,又來參與改擴建工程。這是一種緣分吧!”
一段路,二十二年,能把最好的年華獻給山東高速公路建設事業,這又何嘗不是對一個公路人最好的禮贊、最美的褒獎呢!
為了完成省委、省政府賦予的職責使命,齊魯交通發展集團加緊開工了一批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眼下在建11條高速公路,里程1027公里。這個冬天,兩萬余名建設者正奮戰在施工一線。
“山東的‘路’聞名全國?,F在我們的高速公路事業發展又迎來一個大步跨越的時期,不遠的將來,我們山東一定會建成的更多更寬更好,再創山東高速建設的輝煌!”這是劉紀慧的展望,更是齊魯交通人的決心和信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