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3-15 11:15:03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5日訊 日前,位于山東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的山東省磁懸浮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從2008年開始研究磁懸浮人工心臟泵,成功突破技術瓶頸,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磁懸浮人工心臟泵,成功實現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樣機自主研發,將打破國外壟斷,實現這一高端醫療器材國產。
據了解,ECMO被稱為與死神搶時間的機器,在新冠肺炎危重癥病人搶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外膜肺氧合技術(ECMO)是極危重心肺衰竭患者的終極支持手段之一,已在國外發達國家較為普遍地開展。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危重癥醫學的迅猛發展,近年來ECMO技術已在全國各地逐漸開展起來。ECMO在2009年重癥新型H1N1甲型流感病毒性肺炎中的成功應用,突出地顯示了ECMO在急性呼吸衰竭支持治療中的重要價值。但與國外同行相比,國內ECMO起步較晚,水平參差不齊,亟需加強規范與培訓。
16人團隊歷時10余年 研發出ECMO樣機
在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電氣工程學院教學5號樓3樓實驗室里,山東省磁懸浮軸承(示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淑琴教授和她的同事正在忙碌著。
擺在她們面前的是一臺機械設備。劉淑琴告訴記者,這臺設備是由擁有電氣工程、控制工程、心外科、重癥醫學等專業背景組成的16人團隊,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自主研發出來的ECMO樣機成果。該設備采用全磁懸浮技術,具有溶血性小、壓力緩沖大、流量調節方便、安全性高、體積小等特點,已進行了動物血液試驗,各項參數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ECMO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把患者靜脈血引出體外進行氧合,再將氧合后的血液輸回體內,用于供氧,暫時替代或者輔助患者的心肺功能。”
“簡單說就是體外循環生命支持系統,是一種醫療急救技術設備,主要用于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體外呼吸與循環,以維持患者生命,為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劉淑琴表示,ECMO是新冠肺炎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本次疫情重癥患者唯一有效的醫療設備。
費用直降三分之一 期待企業合作成果轉化
2月9日,山東大學第二醫院131人整建制援助湖北,并攜帶了一臺價值150萬元的ECMO設備。2月27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向湖北援助一臺2019年采購的最新ECMO及耗材,支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一天,工信部等部門在15個小時內將16臺ECMO從德國法蘭克福緊急運到了武漢,進入3月份,已經有67臺ECMO發往湖北。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危重癥中心主任侯曉彤說,“ECMO能幫助病人從死神手中搶時間,替代人的肺進行氣體交換,另外一個可能替代人的心臟進行循環支持,而這次新冠病毒主要攻擊的是人的肺臟,影響了呼吸功能,因此ECMO主要起呼吸支持的一個作用。”
“目前,占據中國市場的ECMO品牌主要有三家,分別是美國美敦力、德國索林和德國邁維柯,其中邁維柯占市場八成。”劉淑琴介紹,進口ECMO設備每臺150萬到200萬元,開機耗材費用一般4萬到6萬元。
“我們研發的ECMO設備,如果順利批量生產,核算后,國產設備價格每臺只需100萬元左右,耗材也有望降至3萬左右。”劉淑琴說,團隊研發的ECMO樣機,已經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2項,實質審查中1項。此外,4臺血泵同時連續運行15天無故障,還進行代血液(稀釋甘油)實驗和血液實驗,各項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且泵頭可與進口設備兼容,從性能上完全可以替代進口設備。
“希望有醫療器械行業機構盡快介入,將我們的研究成果能夠盡快孵化,早日讓我國患者用上國產的ECMO。”劉淑琴說,“當前疫情已是世界多個國家面臨的問題,我國疫情得到很好的控制,這必將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可借鑒的有益經驗,如果我們ECMO設備能夠自主生產,我國將實現從進口到自主生產的跨越!”
據了解,該團隊承擔過多項國家級、省級磁懸浮人工心臟泵研究課題,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863計劃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2項;已獲得與人工心臟泵相關的授權發明專利9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項;發表論文相關100多篇。
閃電新聞記者 黃健容 綜合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