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1日訊 上半年山東GDP同比增長12.8%,增速超全國平均水平;夏糧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最高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1%,兩年平均增長7.7%;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5523家、總數居全國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4.5%,兩年平均增長6.1%;城鎮新增就業63.9萬人,同比增長23.4%……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山東交出的這份“期中考卷”甫一亮相,就備受關注。
從主要指標向好到質量效益提升,從民生保障和生態環境改善到安全底線加固,無不呈現出山東經濟“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這其中,山東在經濟增勢、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經濟潛在增勢穩中加固
這從數據可見:從近兩年平均增速看,與2016-2019年四年平均增速相比,當前山東重點領域主要指標均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7.7%,高于前四年平均2.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兩年平均增長6.3%,高于前四年平均3.2個百分點。進出口兩年平均增長17.1%,高于前四年平均9.1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官方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三次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由上年的7.3:39.9:52.8調整為6.8:38.8:54.4,服務業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制造業動力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60.7%和32.8%。“四新”經濟投資兩年平均增長17.6%,較一季度提高1.9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比重近5成,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
民生持續改善
上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3.9萬人,同比增長23.4%,比一季度提高3.3個百分點。季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22%。上半年CPI同比上漲0.9%,居民價格溫和上漲;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04元,同比名義增長11.1%,兩年平均名義增長6.4%,比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
成績的取得并非易事。山東能交出這份“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半年成績單”,得益于全省上下緊盯現代化強省建設目標、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在“七個求突破”上的矢志不渝和戮力同心。
梯次推出三批政策清單、120項政策,為市場主體新增減稅降費260億元。淘汰落后煉油產能2201萬噸,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技改項目8252個。深入開展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面啟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長41.2%……今年以來,山東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續發力、扎實落地,全省上下形成同頻共振的合力,暢通了經濟循環,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閃電新聞梳理發現,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凸顯不少亮點。
比如,服務業是在山東三次產業中增速最快。數據顯示,上半年,山東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1176.6億元,同比增長14.2%,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比GDP增速高1.4個百分點。服務業已經成為山東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比如,利用外資增幅走在了全國前列。上半年山東實際使用外資112.2億美元,同比增長75%,高于全國41.1個百分點,規模居全國第四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全省16市實際使用外資均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增長。
比如,消費市場穩健回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24.5%,增幅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255.1億元,同比增長19.7%。
茍日新更日日新。“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上半程已然結束。“期中考”后的山東將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經略海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等各項工作,在做深做透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這篇大文章上,持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