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7-02-10 15:56:02
山東省人大代表、夏津縣委書記才玉璞
齊魯網2月10日訊(記者 孟凡東 王佳亮 通訊員 董玉龍)“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的道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是重點,也是難點。”2月9日下午,在山東省十二屆人大六次會議上,山東省人大代表、夏津縣委書記才玉璞接受了山東臺記者專訪。據悉,夏津在扶貧攻堅工作上,創新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實現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農業生產提質增效、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三贏局面”。
以合作社為載體 串起扶貧鏈
才玉璞說,之所以選定“合作社”這個載體,主要是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出路在農業供給側改革,而供給側改革的成敗,要解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農業組織問題。
加快以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組織建設,就回答了“誰來供給”、“怎樣供給”、“供給什么”這三個基礎性問題。農民合作社不僅促進了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更使得農產品質量的提升有了保證,帶動群眾致富的效果十分明顯。為了把合作社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夏津把合作社當作杠桿,一頭撬動田間地頭、另一頭撬動工廠車間,“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完善。
“我們縣里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才玉璞介紹。農業龍頭企業新希望六和集團在夏津建設繁育基地后,每年有40萬頭豬急需代養合作戶。縣里組織4家上規模的養豬專業合作社與之對接,新希望六和集團給予技術、防疫、飼料,合作社的農戶代養一頭豬可獲得150元純利潤,完全沒有市場風險。在合作社建標準豬場上,政府“嫁接”了扶貧工作,拿出引導資金做擔保,金融機構為貧困戶提供貼息貸款,貧困戶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分得生豬養殖收益。“這一項就帶動了163戶困難群眾脫貧。”才玉璞說,“縣內158家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000多家農民合作社,使得農業增收2.12億元。”
與此同時,合作社不僅可以“+生豬養殖”,還可以“+文化旅游”, “+大田托管”。生豬養殖也好,生態旅游也好,大田托管也好,這都是夏津縣的特色優勢,這樣與貧困連接起來,能夠讓貧困戶穩定脫貧。能夠實現長期效益,杜絕出現邊脫貧邊返貧。
以黨建帶扶貧 以扶貧促黨建
“扶貧的準星瞄在哪里,黨組織的幫扶就要延伸到哪里。這是扶貧工作一項重要的保障。”才玉璞介紹。夏津積極探索農村黨組織領辦創辦農民合作社,或者是產業鏈上建支部,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協調服務、組織發動等作用。
才玉璞說,夏津縣鄭保屯村黨支部領辦了糧豐恒興糧食種植專業聯合社,全村1200多戶的4000多畝地全部入了社,以大田托管的方式經營,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同時,通過村集體入股分紅、提取服務費、興辦服務實體等形式,全縣314個社區(村)有了集體收入,最高年收入達到20萬元。合作社黨組織通過協調理事會,投入資金修路、打井、購置文化娛樂設施、幫扶困難群眾等,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增強了黨組織的影響力。
目前,通過這種模式,已經有1600余名貧困群眾實現脫貧。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