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9-12 16:44:09
齊魯網9月12日訊 9月10日,山東省第六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完成錄制,來自省內不同媒體的17位記者,在好記者講好故事舞臺上講親歷故事、談采訪過程、說內心感受。來自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道的記者馬毅獲得二等獎。
馬毅,是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道一名主持人。隨著媒體融合的不斷深入, 山東新聞廣播成立手機節目部,馬毅也從主持人轉型成為一名記者,轉移陣地,打破界限,嘗試破題。如今他和他的小伙伴依托手機舉辦視頻直播節目60多場,定義出了“手機節目”這個全新的跨平臺音視頻產品,成為媒體融合的輕騎兵。
演講全文:
媒體融合在深化,我們是輕騎兵
2019年的5月30日,我特別的難忘,因為這一天我們山東新聞廣播在做一場大直播——“紅動齊魯”山東省紅色故事講解大賽。前一天晚上到當天凌晨,濟南狂風大作,氣象部門給了七級大風的預警,而我們的直播活動又在戶外,省領導還要到現場,真是捏著一把汗,擔心直播泡了湯。一宿的風,我一宿幾乎沒合眼。到了凌晨5點多鐘爬起來,嗖嗖的風聲,讓我不停地默念:拜托了拜托了,別再刮了。
六點鐘我來到濟南英雄山廣場,突然欣喜地發現,風小了。當時我和小伙伴們都要喜極而泣。因為那兩天我們一直泡在現場,在濟南戰役紀念館前搭起舞臺,立起屏幕,特意協調電信部門給我們扯了網線,一定要確保這場視頻直播萬無一失。
時間到了8:50左右,省領導到了現場,我們的手機直播頁面也實時地投到了啟動儀式的大屏幕上。啟動儀式順利地按計劃進行,而我卻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中。作為整場直播活動的策劃者和執行者,我在不停地穿梭舞臺的后方和前方,在與主持人對接直播中的各種數據的變化。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以前手握話筒是多么的輕松……
“各位好,我是山東廣播電視臺的新聞主播,我叫馬毅”。以前都是這樣趾高氣昂地自我介紹,想讓自己的聲音修飾的再好聽些,上場前總提示自己昂首挺胸,而現在我的注意力全然放在了臺下和大屏幕上。
此時大屏幕上有網友互動說:“原來不用到現場,只需掃碼就能看直播啊……”
是的,我們沒有APP,也不需要關注微信號,只需點擊一個鏈接,或直接微信掃碼識別即可在線收看互動。
大屏幕上的一位東營臺的同行說:“我們東營電臺的微信也在轉播,歡迎各位來東營黃河入??诼犖覀冞@里的紅色故事。”
為了當天的活動,我們特意設計了網絡報名系統,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在全天直播節目中滾動宣傳,同時通過融媒體平臺、廣電戶外大屏廣泛傳播?;顒赢斕?,山東省委宣傳部關志鷗部長在宣布“啟動”時,共有118萬余人通過手機點擊參與了線上啟動儀式,我的淚,不知道為何流了下來。
與此同時,在山東廣播電視臺260平米演播室內,還有一波同事正在進行視頻直播。當天我們聯合了山東省內31家市縣區臺的52名記者,進行全天10小時的圖文音視頻手機直播。
之前的廣播連線都是直接電話連線介紹相關情況,而現在我們要通過視頻連線,各地電臺記者既興奮也緊張。青州臺的王復明老師說:“沒想到今年51歲做了一輩子電臺記者的我,今天出鏡了?!?/p>
實時數據顯示,在當天直播活動中,有157萬網友通過手機直播平臺、抖音短視頻等方式觀看了直播,其中,快閃《我愛你中國》單條抖音點贊量為12.9萬。然而在這之前我們從來不敢想象,一幫廣播人搞視頻,還搞出了動靜。
回想幾個月前的自己,簡直無法想象我的工作軌跡發生了這樣的變化。以前總覺得手握話筒特別的神圣,因為不管是廣播節目還是電視節目總有人認識主持人馬毅,所以時間久了也就虛榮了起來。稿子幾乎不用我寫,有編輯;采訪幾乎不用我下地,有記者。我只需要出現在現場,把要說的內容記住,再一加工,通過聲音、畫面一傳播,好家伙!“這個主持人,好!不錯!”之前的我一直是這樣工作的,也沒人批評過我,還得到了不少的表揚肯定,甚至是獎勵。但是經過這樣的新聞生產流程播出的節目還有多少人在聽,多少人在看,多少人為我們買單呢?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山東新聞廣播順勢而為,組建手機節目部。說實話,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總監開玩笑說:“你可是我們全國廣播行業中第一個手機節目部的主任”。因為確實我們在網絡上的搜索引擎中找不到有關“手機節目”的任何定義和解釋,于是我們來定義它:把報刊的圖文、廣播的聲音、電視的畫面、網絡的互動,還有好玩的游戲,好品的購買統統裝進手機??傊痪湓?,落實總書記要求,人在哪里,人在關注什么,我們就把傳播元素最大化地放到哪里,這就是我們的手機節目。
然而一幫廣播人去做手機節目,真的不是靠想就能實現的。
知道視頻端傳到音頻端需要接光端機么?知道網絡直播要推流嗎?要拉流嗎?流地址是什么?云臺控制的攝像頭和手機怎么來對接?不知道!
我的同事梁媛,因為采訪,錯過了我們集體學習視頻剪輯的過程,僅僅半年的時間,她就很疑惑,居然聽不懂我們在交流什么了……
是的,半年不到的時間,我和小伙伴們學會了視頻剪輯,學會了設立直播間拉流推流;我們鉆到直播臺下,把直播間的音頻線和網絡播出的視頻線對接在一起;踩著梯子爬到演播室天花板,把攝像頭安在云臺上。我們也學會了如何利用手機制作更多讓用戶可以體驗、可以參與、可以評論的音視頻節目產品。
半年的時間我們贏得了人民網的點贊、《中國廣播》雜志的肯定,省委宣傳部說我們是媒體融合的輕騎兵。
帶給我們更多興奮和激情的是:我們真正地走出了直播間,把每一次的音視頻圖文直播的地點,放在了新聞發生的第一現場,真正獲取了新聞信息的頭部資源。
截至目前,我們依托手機舉辦視頻直播節目60多場;單次直播最長時間為15小時;直播最遠到了深圳;全網最大收看量超過380萬。
我們也欣喜地發現,每次融媒體直播時,省內許多縣市區的兄弟電臺,都非常樂于參與其中。濟寧臺記者向旺給我們微信留言說:“你們搞的《探訪全省夜生活》節目,讓濟寧城管局劃出了5個夜市片區”。臨沂市羅莊區公安分局的通訊員張干事,給我們發來短視頻說:“我們這里大雨,出行要靠劃船,可否幫我們上個抖音”?
我是一名記者,記錄媒體融合的變化,轉移陣地,打破界限,嘗試破題,讓網友通過我們的傳播更能凝神聚氣。通過轉型發展,我把自己原來的1.0傳統媒體的養尊處優,改造成3.0互聯網居安思危,進而推動我們跨越升級為5.0引領傳播。在5G時代來臨時,我想,我們做好了準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