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09-24 16:27:09
齊魯網9月24日訊 今天,“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開始向公眾開放。在北京展覽館門口,人們一早就排起長隊有秩序地進入展覽館參觀。展覽館內,從1949年到2019年,成就展采用編年體形式,帶領觀眾沿著時光隧道,跟隨歷史年輪,全方位回顧和感知共和國走過的光輝歷程。
焦裕祿、孔繁森、張海迪....在英雄模范人物墻上,記者看到許多生動的畫面和熟悉面孔,他們的名字刻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發展的進程上。
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
帶領全縣人民擺脫貧困面貌!焦裕祿,在百姓心窩里扎根的人
焦裕祿,山東淄博人,短短42年的人生經歷,卻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焦裕祿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他的心里裝著全縣的干部群眾,唯獨沒有他自己。他任河南省蘭考縣委書記期間,帶領全縣人民擺脫貧困面貌,鞠躬盡瘁,“生也沙丘,死也沙丘”,展現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縣委書記的光輝形象。
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
圖為:焦裕祿在蘭考參加勞動
焦裕祿走了,但是人們沒有忘記他。人們站在他們的照片面前,輕聲讀著《念奴嬌 追思焦裕祿》這首詩:“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藍”。
從焦裕祿到廖俊波,從蔣筑英到黃大年……展覽中的7面人物墻,集中展現了新中國發展建設進程中不斷涌現的英雄模范。
山東援藏干部孔繁森
兩次進藏,十年扎根雪域高原三次賣血籌錢
家人眼中的孝子,百姓心里的好官...孔繁森(1944-1994) 男,漢族,山東省聊城市人,中共黨員。生前系西藏阿里地區地委書記。
“遠征西涯整十年,苦樂桑梓在高原。只為萬家能團圓,九天云外有青山。”孔繁森生前留下的詩篇,生動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狀態:在藏十年,由援藏到調藏,他為西藏的發展嘔心瀝血,傾盡所有。他已經去世20多年,但他留下的那句話——“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已經成為黨員領導干部共同的精神財富。
沒人能說得清,孔繁森在西藏做了多少好事。下鄉時,他總是隨身攜帶一個藥箱,靠著在部隊掌握的醫術,為群眾減輕病痛。一次,看到一名藏族老人的鞋破了,腳被凍得又紅又腫,他立即心疼地把老人的雙腳抱在懷里;還有一次,遇到一名老人肺病發作,濃痰堵塞了咽喉,他將膠管伸進老人嘴里,將痰一口一口地吸出來……
在他心里,百姓的事、公家的事比自己的事重要。他的女兒出嫁,為了等他回家三次推遲婚期,還是沒有等到;雪域高原艱苦的條件,加上過度勞累,他疾病不時復發,鮮血常常浸透內褲,但他咬緊牙關不告訴任何人,如常工作。
在拉薩市羊日崗鄉的地震廢墟上,孔繁森收養了3個藏族孤兒。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為了養大3名孩子,他竟偷偷跑到西藏軍區總醫院,先后3次獻血,換取孩子們的生活費。
山東人的好女兒張海迪
五歲時高位截癱,與疾病抗爭59年!她依然堅強的說: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張海迪,山東文登人,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已經與疾病抗爭了59年。她憑借頑強的毅力自學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并克服病痛進行文學創作,成為一代人學習的榜樣,張海迪用自己不屈的人生證明:殘疾人同樣可以擁有夢想與希望。
人物格言:
“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像所有矢志奮斗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
文學成就:
1992年度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
1994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
1997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年12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
2003年10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年12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從7億人吃不飽到14億人吃不完,他40多年育出150多代良種
1949年11月,李登海出生在山東萊州后鄧村一戶普通農民家中。那個月,西南戰役捷報頻傳,重慶解放;那個月,中央及各地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成立,空軍司令部成立,中國科學院成立……那一年,山東連遭旱、雹、蟲、病等災害侵襲,一半耕地受災。漫長的冬季來臨,農民的日子本不好過,但新中國的誕生讓他們充滿了希望,第二年,“土地改革運動”將在全國轟轟烈烈展開。
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對于老式膠鞋的熱愛,旁人無法想象。幾十年如一日,一雙膠鞋兩腿泥,從田邊到田里,從這塊田到那塊田,他說,還是膠鞋最舒服。一輩子研究玉米、當“莊稼漢”,李登海當年做出這個決定,只是出于一個樸素的愿望:多打糧、吃飽飯。
1973年,比李登海年長19歲的袁隆平首次培育成功秈型雜交水稻,震驚世界。南方的口糧問題解決了,可北方呢?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李登海不分晝夜地啃書本,騎著自行車各地拜師。在萊陽農學院,老師劉恩訓被他的勤奮打動,送給他20粒從國外帶回來的雜交玉米種子,這在當時真是比黃金還要珍貴。
1978年,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落實,農民干活更有勁頭,而高產種子就意味著大豐收。終于,李登海雜交選育出了高產組合掖單1號。但在北方,夏玉米一年只能種一季,于是從沒有出過遠門的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去海南,把一年一次育種變成三次。
《雁南飛》,這是李登海最喜歡的一首歌。他一次次從山東到海南,也猶如大雁般遷徙。一年后,他培育出畝產776.6公斤的緊湊型新品種掖單2號,首創我國夏玉米單產最高紀錄,那年他才31歲。
春爭日,夏爭時。一年又一年,李登海的作息只有“玉米時間”,沒有“北京時間”。太陽一出來就要下地,整天跟著玉米轉。幾十年,他沒回家過過一次春節,對獨自把自己從小拉扯大的母親,李登海總覺得愧疚。唯一一次把90多歲的老母親接到海南過了一個年,臨分別他哭得像個孩子。
1988年,李登海率先育出具有畝產1000公斤以上的掖單13號,通過了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從7億人吃不飽,到14億人吃不完,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里。2018年糧食總產量超1.3萬億斤,比1949年增長4.8倍。而立志增產增收的共和國同齡人李登海,六次刷新了中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使每畝土地產量從養活1個人提升到了養活4.5個人。
“最美軍嫂”韓素云
沒有人操持這個家,他就不能安心在部隊好好干
1961年9月22日,韓素云出生在梁山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1983年初,韓素云與汶上縣南旺鎮十里閘東村的倪效武定了親,同年10月,倪效武遠赴廣西邊防部當兵。
效武家祖孫三代9口人,80多歲的奶奶雙目失明癱瘓在床,父親得的是慢性闌尾炎,母親有神經性官能癥,哥哥在100多里外的礦上做工很少回家,嫂子身體虛弱干不了重活,弟弟的眼睛又不太好,一對雙胞胎妹妹正在讀小學。效武當兵走后,照顧老人的重擔就扛到了素云肩上。“沒有人操持這個家,他就不可能安心在部隊好好干。”于是,素云不顧別人議論,搬到了效武家。
為照顧好老人,天剛蒙蒙亮,素云就會起床做3碗雞蛋湯,端到效武奶奶與爹娘的床頭。效武家有12畝責任田,為種好地,素云常帶著干糧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那幾年,素云沒有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掙來的錢除了給3位老人抓藥治病和補貼家用外,攢下4000多元錢,為倪家蓋了兩間新瓦房。就這樣,素云在倪家住了3年多,效武在部隊安心當兵,1988年2月兩人才辦了婚事。
1992年春天,素云帶著女兒到麥田里套種棉花,一下子倒在麥田里,這才發現她得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癥”。為治病,家里欠了2000多元外債,素云想,再治下去這個家可就垮了……正當她喪失信心的時候,效武所在部隊的戰友被她無私的奉獻精神打動,含淚寫了一篇報道,先后被《廣西日報》、《羊城晚報》刊登,軍營和社會向她伸出了溫暖的手。1994年元旦剛過,素云收到了來自廣州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給她無償治療的通知,更有廣東、廣西、山東3省區人民自發捐款的27萬多元,重拾信心的她身體逐漸好轉。
韓素云常說:“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婦女,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情。黨和人民不光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還給了我很高榮譽。我知道,榮譽是暫時的,做人是永久的。”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