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19-11-22 14:18:11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業生產水平落后,水稻平均畝產僅為100多公斤。上世紀50年代,能夠吃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奢望。如何解決幾億人口的溫飽問題,成為擺在黨和人民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湖南安江,一位叫袁隆平的年輕人看到國家這一迫切需要,毅然轉行投身水稻育種。在此之前他的主攻方向是紅薯。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試驗田選種時,意外發現一株“鶴立雞群”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飽滿,籽粒多達230粒。他把種子小心翼翼地收起來,第二年播種下去了一千株,天天精心管理。然而,種下的是希望,到了收獲的時候,袁隆平卻是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遲的遲,一千株沒有一株和它老子是一樣的。”
面對這樣的結果,袁隆平反復琢磨其中的奧秘,最終得出結論:這株高產水稻本身就是一株天然雜交稻。水稻要豐產,雜交才能產生優勢。經過分析與大膽的推斷,袁隆平提出,這株高產的天然雜交水稻的父母代,一定有一株是“雄性不育株”。這是一類特殊的水稻,其自身花器中,雄性器官發育不完善,因而不能自身繁殖,需要借助于外來水稻花粉才能結出種子。1966年2月,袁隆平的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震動了整個農業界和科技界,水稻雜交的秘密由此揭開。
方向找到了,只是水稻雜交育種“長征”的第一步。幾年里,袁隆平和助手尹華奇、李必湖輪流到氣候溫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種,用1000多個常規水稻品種,與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進行了3000多次雜交試驗。
然而,一次次試驗后,稻種中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沒有提高,而且不斷下降。但是袁隆平卻并不氣餒,他說:“怕失敗,就別搞研究,哪有那么一帆風順的呢?失敗之后總結經驗教訓再來,不要氣餒,灰心喪氣。”
197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袁隆平和助手在海南找到了一株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經過測定得知,它是野生稻和栽培稻雜交的“野生敗育”株。這是水稻雜交育種極其難得的樣本。袁隆平將這株珍貴的野生稻命名為“野敗”。1972年,袁隆平把通過“野敗”轉育成功的雜交水稻,同常規稻種植在一起,試驗的結果卻只表現在禾苗長勢上,除了稻草比常規稻多一倍之外,稻谷沒有表現出增產優勢。當時就有人講風涼話,“可惜人不吃草,人要是吃草,雜交稻就大有發展前途。”
一片質疑聲中,袁隆平卻看到了雜交稻的希望,“表面上看,我們確實是失敗了,但是本質上我們是成功的。為什么?水稻有很強的雜交優勢。這個優勢表現在稻草上還是稻谷上,那是個技術問題。”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為了研究高產的雜交水稻,那些年袁隆平和助手們吃了多少苦。當時條件很差了,種子催芽,沒有溫箱,他們就用體溫催芽,把種子放在胸口上。因為人的體溫是37攝氏度,而水稻發芽的最好的溫度就是30到35攝氏度。
在袁隆平的帶領下,全國多家科研單位協作攻關。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這是我國第一代秈型雜交水稻,也是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的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
1974年,秈型雜交水稻開始在全國大面積推廣試種,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1996年,農業部立項中國超級稻培育計劃,袁隆平團隊接連攻破水稻超高產育種難題,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標接連完成。國際上把雜交水稻研究應用稱為“第二次綠色革命”。
1979年開始,中國的雜交水稻走出國門,目前已引種到亞洲、非洲多國。2016年開始,袁隆平帶領團隊,向“海水稻”項目發起挑戰。
有人問袁隆平,在水稻增產的道路上,您最終的目標是什么?袁隆平這樣做了回答:“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這個夢是真正做過的。我夢見我實驗田里的超級雜交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這個夢想就是向高產進軍。還有一個夢就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如果能覆蓋全球一半水田,每年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能多養活四到五億人口,這將為全球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閃電新聞記者 龐全 張阿隆 張超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