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網
2020-05-24 22:10:05
編者按: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孔子故里”曲阜考察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
近年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濟寧曲阜深入挖掘和闡發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聚焦家風建設、干部政德等時代價值,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探索出極具當地特色的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承有效路徑。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4日訊 “在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手讀《論語》,用心讀,用手寫,真正來感受儒家思想中的經典。”在尼山圣境的尼山大學堂仁廳,導學講解員孔令梅正在引導游客體驗手讀《論語》項目。
身穿棉麻古裝,仿佛從詩卷中走出的女子,將穿越千年的故事娓娓道來。除了導學講解員,孔令梅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身份。“我是孔子的第76代子孫,現在從事傳統文化傳播工作,是件很榮幸的事。”
傳承家風 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工作中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家庭里,孔令梅又是傳統文化的踐行者。
“儒家思想講內圣和外旺,內圣是堂堂正正做人,外旺是認認真真做事。這就告訴我們一定要先修行,做一個優秀的人。”在教育子女上,孔令梅非常重視子女品德的培養。“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講論語故事。比如孔子說過‘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就教育他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家庭里生根發芽、代代相傳,優良家風也在慢慢積淀。
曲阜市魯城街道鼓城社區位于曲阜老城內,是距離孔府、孔廟最近的社區。在這里住著85歲的老黨員白仲友,他與妻子顏丙英育有3子1女,現在子女們也有了自己的兒孫,組成了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鼓城社區“好鄰居”“好家庭”“好商家”評選活動中,子女優秀、團結和睦的白仲友家庭獲得最高票數,位列“好家庭”榜首。
白仲友表示,他是按照孔子的思想教育子女。“孔子曾經說過‘言忠信,行篤敬’,我也教育孩子要忠誠老實。新時代的忠誠就是要遵紀守法,認真學習專業技術,做到事業有成,為國家做出貢獻。在與人相處上,要講究誠信,友善低調。”
《大學》里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僅強調了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性,更強調了齊家、家風傳承和家國情懷的層次遞進關系。曲阜市婦聯主席孟祥娟表示,近年來曲阜各級婦聯組織做足“家”文章,堅持常態化、精準化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征集優秀的家訓格言、家風小故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家庭里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目前,4000余家庭參與到孔子故里好家風“十個一”、“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等系列活動中;2018年開始舉辦的家風家道巡講活動已舉辦了19場,吸引5600余人到場學習。孔子故里的精神風貌,在潛移默化中悄然改變。
“現在老百姓都能接觸到這些傳統文化教育,矛盾也少了很多,尤其婆媳關系緩和的特別多。走在大街上,感覺大家的行為表現還是有明顯的變化,變得知書達理了。”身邊的這些變化,孔令梅深有體會。
“導游”變身“導學” 從“老三孔”走向“新三孔”
在來尼山圣境工作前,孔令梅已是從業20余年的“老”導游,但在2年前,她決定接受“新”身份。過去在旅行社工作,講解的景點以曲阜“老三孔”(孔府、孔廟、孔林)為主;2018年5月,她入職“新三孔”(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之一的尼山圣境,身份也從“導游”一下子變成了“導學”。
“剛入職的時候,我被告知導學就是導游加講師。”在孔子的誕生地尼山,山水文化獨一無二,孔令梅帶領游客觀光游覽的職責依然保留。但除了“游”之外,孔令梅還要帶領游客“學”。
“以前做導游的時候,介紹實物要多一些。比如到了奎文閣、大成殿,我主要會介紹建筑模式、歷史故事、作用等,背后的孔子思想有時也會提到,但不是主要內容。現在做導學,我要把孔子和他的思想系統介紹給每一位游客,讓游客明白自己以后應該如何去做。”
身份轉換了,要求也更高了。“以前做導游的時候,很多講解詞比較籠統,而導學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必須有出處,經典語句一個字都不能差。并且導學要把文化氛圍融入到景區里去,要讓游客覺得你的講解詞是從心里講出來的,不是背出來的,這樣傳達出來的傳統文化才能被游客接受。”
在她的精心講解下,不少游客表示獲益匪淺。游客李女士已經是第4次來到尼山圣境,她小時候也多次到孔廟、孔府參觀,但是“只看到建筑,看不到內涵”。“尼山圣境讓孩子在游樂中接觸、感受儒家文化,比如親手寫《論語》、聽導學講72賢郎的典故。這要比課本上呆板的文字或者空洞的建筑要生動很多,孩子也能靈活運用。”
現代旅游讓傳統文化更有“精氣神”
在孔令梅積極求變的背后,游客在變,景區也在變。
2018年9月28日,2億人觀看央視中秋晚會,尼山圣境景區在全球觀眾面前驚艷亮相。如今,尼山圣境與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一起,成為曲阜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從孔府、孔廟、孔林的“老三孔”到現在的“新三孔”,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載體,以更加生動、貼近的形式繼承發揚。
“過去很多游客都是奔著孔子的名氣來的,有的人匆匆看完孔廟,可能什么都沒記住。但是現在很多游客不是單純來看孔子的,他是想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想知道傳統文化能給自己、給后代帶來什么。”孔令梅深有體會,來曲阜的游客正逐漸發生著變化。
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韓鳳舉介紹,近年來策劃推出的古建研學、傳統國學、家風家訓等高品質研學旅游產品在“新三孔”生根發芽。曲阜市在傳統研學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推陳出新,創新性地推出了孔子新六藝、書法、古琴、繪畫、圍棋、茶藝、團扇制作、古法造紙、面塑、拓片、繪畫臉譜、尼山硯制作等傳統技藝研學及古建筑技藝、考古發掘等研學活動。
無論是孔令梅身份的轉變,還是“新三孔”的積極求變,都透露出相同的信號——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創新傳承,“東方圣城”曲阜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融合發展。這里的游客來自五湖四海,傳統文化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每一個人,并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文化創新傳承”的種子。
據統計,2019年全年,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館、尼山圣境“新三孔”共接待游客800.5萬人次,同比增長29.9%;研學游發展迅猛,共接待152萬人次,同比增長52%。現代旅游為傳統文化穿上時尚新衣,“孔子故里”曲阜也成了傳統文化創新傳承的“中轉站”。在這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傳承中創新,也在創新中傳承,越來越有新時代的“精氣神”。
閃電新聞記者 穆廣輝 韓騰 曲阜臺 胡士忠 報道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