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日訊 2017年起,中共山東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在省直機關啟動“雙聯共建”活動,選擇省直100個單位與100個貧困村建立聯建關系,助力鄉村脫貧。今年是活動收官之年,雙聯共建工作開展成效如何,閃電新聞記者深入一線,實地探訪。
佛住村隸屬于沂南縣雙堠鎮,以傳統的花生、地瓜、黃煙、小麥、玉米等作物種植為主,是省“十二五”扶貧工作重點村。雨過天晴,遠處山峰上的玻璃橋隱約可見,綠郁蔥蔥的佛住村顯得格外田園。
2017年10月,山東省國土資源廳與沂南縣雙堠鎮佛住村簽訂了幫扶協議。“通過10余次的實地調研、測量、勘查等活動,進一步摸清了村莊的基礎數據和資料。”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告訴記者,“我們總結借鑒省派第一書記的工作經驗,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從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的環節入手幫扶,雙向互動、資源共享。”
打通“斷頭路”176盞太陽能路燈“點亮山村”
佛住村位于沂南、蒙陰、費縣三縣交界處,進出村路的不通暢制約著佛住村經濟發展。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服務中心負責同志說,“針對佛住村交通不暢問題,我們協調兩個鄉鎮對佛住村和垛莊鎮之間1843米的斷頭路進行聯通,斷頭路的打通既解決了佛住村‘出行難’的問題,也提升了村莊區位優勢。”
本著辦好實事的原則,根據村莊實際需求,省國土資源廳為佛住村籌集資金35萬元,落實了176盞太陽能路燈,改善了村民夜間出行安全問題。“路通了,我們村民進出村不用繞,近了不少,有了路燈,我們的村子也亮了起來。”佛住村黨支部書記劉長永高興地說。
十五年村莊發展規劃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
根據平臺資源,省國土資源廳采用無人機航攝系統對佛柱村進行了航攝,獲取了7.7平方公里、地面分辨率為0.12米的影像數據,并利用外業像控測量數據,制作出 1:2000地形圖成果,為下一步村莊規劃和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通過對村莊周圍地質勘察、土壤采集、地下水評估、飲用水檢測、農作物樣品化驗等工作,形成了佛住村專項地質調查報告。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服務中心負責同志表示,“統籌考慮村莊用地需求,我們組織高水平團隊編制《佛住村土地利用和整治規劃(2016-2035年)》,劃分土地整治重點單元,協助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莊規劃,合理布局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為佛住村發展描繪美好藍圖。”
據了解,通過實施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佛住村增加良田45畝,改造荒山200畝,全部公開招標種植黃煙,實現集體增收3.6萬元。“時隔一年多,佛住村又有了新的氣象。村兩委班子建設不斷完善,黨群凝聚力不斷增強,扶貧產業全面開花,‘造血’功能進一步增強,美麗鄉村穩步推進,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實現了從省‘十二五’扶貧工作重點村到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市級‘鄉村振興創建村’的華麗嬗變。”山東省土地綜合整治服務中心負責同志向閃電新聞記者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