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活動將于9月22日-24日舉行。
來自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省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深入一線,挖掘典型,生動展示沿線各地推進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舉措、新實踐。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4日訊 黃河,自古有“濁河”之稱,由于黃河頻繁決口改道,黃河水患一度被稱為“中華的憂患”。
讓黃河由“害”轉“利”,是中華兒女長久的奮斗目標,從古至今,歷朝歷代的政府都非常注重黃河的治理。黃河安瀾,關系千家萬戶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
9月24日,“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網絡主題媒體行一行走進東營黃河文化館。一個展館,一段歷史。館內展示的中華民族的“千年治黃史”,從這里,可以讀懂千年治黃大業。
根據史料記載,從發生頻次和影響上看,歷史上黃河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的華北平原,而伴隨著黃河決口改道的泥沙,一定程度上再造了當地的地勢地貌,比如大陸澤、大野澤等湖泊的消失,河南開封古城、河北巨鹿古城、山東巨野古城等的湮沒。
同時,黃河入海口的位置也幾經變化,如今許多地方的古貝殼堤便是這一見證,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黃河的擺動范圍南到淮河、北到海河,而由此形成的黃淮海平原,可以整體上看作黃河的大三角洲。此外,在上游的銀川平原、河套平原,中游的禹門口至潼關段、孟津至武陟段,黃河河道都有過較大幅度的擺動。
大禹開啟了黃河治理的先河。相傳,大禹將黃河水從甘肅的積石山疏導到龍門山后被龍門山擋住,大禹查勘地形后決定在最省工省力的地方開一個八十步寬的口子,最終將黃河水引了過去。禹門口鑿開后,居住在黃河里的鯉魚被沖出禹門、驟然跌入十多丈的大瀑布,從此,每逢春季,就有無數金色鯉魚循著黃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門口,奮力跳躍,偶然有一躍而過者,便化為蒼龍,騰飛九天之上,這就是“鯉魚跳龍門”的由來。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著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斗、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
黃河河口通暢,水沙順利下泄,可保中游河道無虞;河口阻塞,中游河道必壅水滯沙,造成水患。歷代治河皆密切關注河口,相繼制定治河方策。自大禹治水以來,在幾千年治河實踐中,勞動人民探索、總結出多種經驗,提出過“分川導滯”、“束水攻沙”等治理方策。
清代中期的胡定提出了“汰沙澄源”的思想(淘汰泥沙以澄清水源),即治理中游泥沙流失的水土保持方案(簡稱為全河派)。以往的黃河治理都是哪里有問題,就針對哪里解決,而全河派則從泥沙為什么產生的角度著手,在完善下游防洪措施的同時,通過改善生態環境來控制中游水土流失,并逐漸達到治理黃河泥沙的問題。現如今,這已成為黃河治理的一項基本原則。
民國時期,許多專家學者們從近代水利科學觀點出發,曾提出過上中下游全面治理進而達到治理河口的方略,主張引進西方治河技術,重視基礎資料積累,對河口進行統籌規劃,并做過一些準備工作和簡單工程。如1918年和1933年2次進行河口地形測量;1934年進行河口查勘;1936年在亂井子裁彎取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