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展示全省脫貧攻堅中的生動實踐,從2020年7月中旬起,山東廣播電視臺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淄博、菏澤、臨沂、德州、青島等地,在脫貧一線蹲點,用腳步丈量土地,用鏡頭記錄變遷,用思考觸摸時代脈搏,用鮮活語言講述溫暖故事。10月5日起,山東衛(wèi)視《山東新聞聯(lián)播》、閃電新聞、齊魯網(wǎng)推出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系列蹲點報道《幸福的起點》。且看一線采訪記者魏波的蹲點采訪《蚯蚓書記》札記丨為什么戀著鄉(xiāng)村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在個人生命的長河里,8年時間,會流淌過多少風(fēng)景?劉昌法卻把這樣一段寶貴時間,凝固在鄉(xiāng)村。
蹲點采訪劉昌法之前,自己給自己設(shè)置了障礙。工作這么多年來,采訪的第一書記很多,他們在鄉(xiāng)村扶貧的事例也大多雷同,怎么講述好“第一書記”的人物故事,心里沒底。見到劉昌法后,更加沒有信心了。56歲的他,歷經(jīng)歲月沉淀,從內(nèi)到外散發(fā)著淡泊平靜的氣息,無論再大的事情,在他臉上,要么是淡淡的一笑,要么是皺一皺眉頭,淡然的甚至都留不下一絲痕跡;在他的話語中,也全是淡而無味的表達。這與喜歡濃烈和沖突的電視語言來說,格格不入。
改變從小事開始。蹲點采訪駐村后,我們無從下手,就用最笨的辦法開頭——像跟班一樣尾隨劉昌法,第一個觸點就這樣來了。走在東東峪的街道上,我驚訝于劉昌法的記憶力,無論遇到哪一位村民,他都能準(zhǔn)確地叫上名字,讓人不敢相信,這是剛剛到村不到一年的第一書記;同時,又感動于他的親和力,無論張家大爺還是李家大娘,他總能親切地聊上一會,雙方的手還緊緊地攥在一起。回頭想想,發(fā)揮作用的又哪是記憶力和親和力,而是腳力,是劉昌法跑得多了,村民就把他當(dāng)成了自己人。就像總書記對新聞媒體要求的那樣,要踐行腳力、腦力、眼力和筆力。受到這樣的啟發(fā),我們就和劉昌法比腳力,如影形隨,一幅幅鮮活的工作場景,就這樣自然地向我們展開。駐村蹲點第二天,我們記錄下來劉昌法和胡立春吵架的情形,見證了一個第一書記也像常人一樣釋放情緒,雖然形象不夠高大,但一定夠真實;第五天,我們就遭遇了大雨夜,路燈下攙扶蹣跚老人沿著陡峭階梯慢慢下山的背影,那是一個真正把鄉(xiāng)親們裝進心里的人。就這樣,一個個片段,一幕幕場景,逐漸勾勒出一個第一書記的形象。
跟拍到第六天,我又困惑了,第一書記到底應(yīng)該是怎樣一個形象?是帶來幾千萬投資的超人?還是引來大產(chǎn)業(yè)項目的扶貧能手?顯然,這些都是劉昌法不具備的。在困惑中思考時,偶然看到了劉昌法的一段日記:“宋元倉家給了自己蒸的饅頭;王建明送了自制的桔梗咸菜。”,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那一刻給我觸動和溫暖。自己筆下的劉昌法,又何必是一個“高大全”的人物呢?真實的溫暖更容易打動人心。茅塞頓開的我,決定拋卻疑惑,堅定地從小事入手。不善言談的劉昌法給我的采訪帶來不少難題,但筆記卻記載了他的喜怒哀樂。就這樣,一篇以“日記”為情感主線,以發(fā)展民宿為事件主線的稿子,漸漸成形。
這樣一次蹲點采訪,是一場探寶的旅程,在稿件的反復(fù)修改中,讓我對怎樣做好一片稿子有了新認識;中心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們提出的修改意見,又讓我這個老記者對采訪方式有了觀念上的變化。磨練了,也成長了,就像系列報道的題目一樣——“幸福的起點”,帶著腳力、腦力、眼里和筆力去發(fā)現(xiàn)新聞,去報道事件,你的報道可能沒有驚心動魄,沒有濃烈色彩,但你的報道一定最真實鮮活,溫暖人心。
相關(guān)報道:“蚯蚓書記”劉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