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5日訊 春運期間,很多人乘坐高鐵返鄉,在列車上吃頓熱飯、喝口熱水,是再尋常不過的事了。濟南西站,是京滬高鐵沿線最重要的加水站,每天有400多趟高鐵列車在這里停靠、加水。今天的新春走基層,我們來認識在站臺下保障用水的“地下工作者”。
春運時氣溫低,用水量大,是站臺輸水管道最受考驗的時候。59歲的中國鐵路濟南局濟南站設備電工技師范繼文準備帶著徒弟們進行檢修。
“天氣冷,熱漲冷縮,得把這設備檢查檢查,保證春節安全運行。因為主管道主要是給高鐵送水,再有站房里的開水器,還有生活用水。”范繼文說。
1200米的輸水管道在站臺地下8米,今天要檢查的是400米長的主管道。為避免井下劃傷,需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
范繼文告訴記者,防護服得兩個人幫著穿,膠皮的,有十來斤(沉)。
“這件衣服特別僵硬,腳很難伸,就像踩到冰塊一樣。穿上以后整個活動起來就像穿著盔甲一樣。”閃電新聞記者高杰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后表示。
井下黑暗、潮濕,空間狹窄。
“水深好像有漏點,有跑冒滴漏的地方。再往前爬爬是不是有漏點啊,水這么深呢怎么?上次檢修還沒有。”范繼文一手拿著十多斤重的作業燈,一手拿著七八斤重的工具包,雖然穿著防護服,但一直趴在管道上,還是傳來陣陣寒意。老范患有椎間盤突出,每爬行十幾米就要歇上一歇。
爬了20分鐘,在100米的位置,在兩節管道的連接處,范繼文找到兩個漏水點,這可能是列車震動或者零件老化造成的。
“這個空間沒辦法,(噴水)你也躲不開,這臉上不知道是汗水還是水了。”范繼文說。因為螺絲已經生銹,老范緊固起來格外費勁兒。“(水流)小多了,解決了解決了,這個點處理完了,看看那一個。”
正準備修理下一處漏水點,氧氣報警器突然響了。
雖然一直在通風,可井下含氧量還是低,老范帶著記者爬回管道口,等氧氣充足后,又重新爬到漏水點維修。
老范今年59歲,在鐵路上干了40多年,還有4個月就要退休,這是他最后一次春運。
“我們車間年輕人可以,有時候爭著下來。底下環境也不好,還是我下吧。你們慢慢學習,將來有的是干活的時候,我退休了全是你們的。”范繼文笑著說。
頭上8米就是鐵軌,1個多小時的作業時間里,先后有20多趟列車在站臺停靠加水。等處理完兩個漏水點回到地面,老范已經渾身濕透。
“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設備保養得好好的,讓旅客能喝上開水。奮斗不分年齡。”范繼文笑道。
閃電新聞記者 高杰 徐奇 濟南臺 通訊員 付德水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