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2日訊 閃電新聞記者近日了解到,為深刻吸取“1.10棲霞笏山金礦”“2.17招遠曹家洼金礦”事故教訓,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嚴格培訓考核,著力破解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不到位的問題,提高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素質,確保標準作業、規范作業、安全作業,依據《安全生產法》《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安全培訓及考核工作的規定,4月1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發布《關于切實加強非煤礦山企業全員安全生產培訓的意見》。
據了解,山東非煤礦山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所有人員將爭取一年左右時間,實現全省非煤礦山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新員工、轉崗換崗及離崗3個月再上崗員工培訓合格率為100%;全省非煤礦山企業所有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覆蓋率和合格率達到100%。
全面落實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
意見要求,全面落實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在企業內部指定部門負責安全培訓工作,并配備專職或兼職安全培訓管理人員,負責企業內部全員培訓。不具備相應安全培訓條件的企業,可以委托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高等學校、職業和技工院校、中介服務等培訓機構,對從業人員進行相應的安全培訓。保證安全培訓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依法組織開展安全培訓,在確保培訓內容符合大綱要求的基礎上,突出企業特點,立足崗位實際,結合季節轉換,合理組織安排。在確保培訓學時滿足法律法規要求的基礎上,要充分利用班前會、交接班等有利時機,組織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要推進安全培訓與業務培訓相融合,組織業務培訓時,必有安全培訓的內容。要加強安全培訓保障,企業年度安全培訓計劃所需經費,應從安全生產費用和職工培訓經費中列支,不足部分,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成本中列支。任何單位不得以經費不足為由影響培訓計劃的實施,確保安全培訓工作落實、落地、落到位。
企業要組織全體員工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和《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22號),催生全體員工對安全生產的“敬畏之心”。 要及時搜集整理近年來發生的事故案例(包括未遂事故),形成警示教育視頻片或者課件資料,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學習,現場分享心得體會,作出安全承諾和相應安排。在組織“三項崗位”人員培訓、新上崗人員培訓、在崗人員培訓、外來施工隊伍人員培訓時,要同步安排事故警示教育。在企業內部安全學習園地設置事故警示教育專欄,利用職工食堂、宿舍和通勤班車電視定期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片,在企業網站和內部信息系統設置事故警示模塊方便員工隨時登錄觀看。
意見要求,堅持理論培訓與實操培訓相結合,建立企業內部實操培訓車間,或者委托外部實操培訓機構,進行實際操作技能培訓,一線新上崗、轉崗員工,必須經過相應崗位實操培訓方可上崗。強化“師傅帶徒弟”式跟班培訓,關鍵操作崗位一年內的新員工應指定經驗豐富的老員工帶領上崗,簽訂師徒培訓協議,完成跟班培訓后方可獨立上崗。同時,在企業內部建立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人才的培養通道,實行安全工程師和安全技師的人才培養機制,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工人進行定向培養和評價,打造一批具有非煤礦山特色的安全工程師和安全技師隊伍;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情況。
同時,意見提出要對現有安全培訓機構開展核查整頓,各設區市級主管部門要依據安全培訓機構基本條件標準,對轄區內現有的安全培訓機構全面開展一次核查整頓;凡不符合條件的,責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據有關規定處罰;逾期未整改或者經整改仍不符合條件的,一律不得從事安全培訓活動。
嚴格應急管理執法檢查
意見還指出,要發揮具有豐富非煤礦山培訓經驗的企業培訓中心行業引領作用,強化企業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創新安全人才培養模式和激勵機制,建立以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實際操作、案例警示為框架的培訓課程體系。三年內,全面提高企業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應急處置能力,至“十四五”末,培養一批具有非煤礦山特色的專業化、高素質、技能型安全人才隊伍并形成終身學習制度,實現企業本質安全;充分利用電視、報紙、門戶網站等主流媒體積極推廣有關主管部門加大安全培訓監管力度、企業落實安全培訓主體責任、培訓機構提高安全培訓質量的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動工作。要廣泛宣傳安全培訓是實現安全風險源頭防范、減少事故發生的基礎性工作,努力形成全社會更加支持安全生產工作的氛圍;拓寬經費保障渠道,要建立以企業投入為主、社會資金為輔助的多渠道經費保障機制。
除此之外,各級應急管理執法機構要把安全培訓執法檢查納入年度執法重點范圍和重點內容,檢查必查安全培訓。凡發現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未經培訓考核并取得合格證的,特種作業人員未持證或持假證上崗的,對企業及主要負責人、相關責任人員,一律頂格處罰;構成重大事故隱患的,一律停產停業整頓。要嚴格責任追究,凡發生死亡事故的,一律倒查企業培訓責任并依法依規嚴肅追究企業相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