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日訊 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全面小康 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3場濟寧專場,邀請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永生,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田和友,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洪正,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弢,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魯先靈,圍繞“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 奮力開創濟寧爭先進位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主題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記者提到,關于濟寧城市發展的思路,濟寧市委副書記、市長于永生提出了“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請問這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具體的思路舉措有哪些?對此,濟寧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黨組副書記田和友作出回答。
田和友介紹,現代化都市圈(區)是“十四五”時期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重點。提出的“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思路,是濟寧市委、市政府反復研究確定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體化的布局、管控與治理,集中優勢資源,引導交通、生態、文化、公共服務等重大項目和要素協同良性配置,建設高能級現代化城市,著力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魯南經濟圈排頭城市”。之所以提出這個思路,可以概括為“三個有”:
有條件。濟寧城市結構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組群結構”,現轄11個縣市區和4個功能區,其中任城、兗州、鄒城、曲阜、嘉祥5個縣市區,任何兩個縣市區的城區之間,1小時左右都能夠通達。同時,這5個縣市區聚集了全市1/3的土地、1/2的人口、2/3的經濟總量、4/5的財政收入,是市域內資源最集中、人口最集聚、經濟最發達、設施水平最高的區域,因此,濟寧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打造組群結構都市區。
有必要。濟寧894萬人口、全省第4位(常駐人口836萬、全省第6位),地區生產總值居全省第6位,但是市區面積只有1534平方公里(230.1萬畝),在全省16市中面積最小,與經濟體量、發展水平嚴重不符。同時,濟寧市區還面臨采煤塌陷地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城市發展空間,必須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優化空間布局。
有基礎。圍繞都市區一體融合發展,近年來濟寧做了大量工作。交通連接方面。2018年底106公里“大二環”竣工通車,去年年底41公里的內環高架快速路主線通車,標志著濟寧市邁入立體交通新時代。今年年底,橫貫濟寧的魯南高鐵通車,明年新機場投入使用,將進一步加速都市區各縣市區融合。文化生態方面。都市區內有2處世界文化遺產、2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資源富集,是全國少有的文化高地;區域內有曲阜師范大學、濟寧醫學院等7所高校,在校生10余萬人,是山東重要的教育高地。同時河湖、濕地密布,水系發達,初步形成水綠相映的公園城市、濕地城市。功能互補方面。都市區內產業基礎好、互補性強,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和6個省級開發區,必將產生巨大的集聚效應和強大的競爭力。特別是2018年以來,濟寧市大力推進中心城區“一二三四”重點建設任務(“一核引領、兩環支撐、三帶協同、四城驅動”),太白湖新區、蓼河新城、運河新城、西部新城、顏店新城等新區拔地而起,這些都為都市區一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田和友表示,基于這些,濟寧市委、市政府經過深入研究,確定了“十四五”時期,全力推動“都市區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思路。近期開展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高位推動,濟寧市委、市政府召開都市區一體化發展專題會議,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長的都市區規劃建設指揮部,研究制定了《加快推進濟寧都市區規劃建設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了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全力全速推動都市區規劃建設。
規劃引領,濟寧市聘請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濟寧市都市區發展研究及行動計劃》,重點實施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等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集中突破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一體化布局,把濟寧都市區城市群打造成帶動引領縣市區、輻射吸納周邊市的區域發展高地。
交通先行,目前,濟寧已逐步形成“北有日蘭高速、西有濟徐高速、東有京臺高速、南有濟鄒高速”都市區高速外環,當前重點是依托內環高架和繞城高速,加快構建都市區一體化快速交通體系,實現“10分鐘上高架、20分鐘上高速、確保市區到各縣市高速公路1小時通達”,真正把濟寧打造成為全國全省綜合交通重要樞紐城市。
今后,濟寧將立足“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全力推動都市區一體化融合,著力構建功能互補、結構合理、高效運營的組群結構大城市,更好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大運河國家公園”“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全力推動濟寧“十四五”爭先進位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