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6日訊 “1997年7月我去過貴州盤縣,他是在貴州盤縣剿匪犧牲的。無名烈士太多了,沒有找到。”濟南長清區市民趙富明的祖父趙修申烈士1951年在貴州剿匪時壯烈犧牲,趙修申烈士的孫子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70多年過去了,讓祖父回家,是全家人的夙愿。
跨越世紀的尋找:山東籍烈士趙修申西南剿匪長眠貴州
“我父親那時候才1歲4個多月,就是你讓我父親說說我爺爺長什么樣,他也不知道。”趙富明說,祖父趙修申1947年參軍后,跟隨劉鄧大軍先后挺進大別山、參加淮海戰役。新中國成立初期,遠在西南邊陲的云貴等地,還有部分殘余勢力負隅頑抗,趙修申所在的部隊奉命前往貴州剿匪。在1951年的一次集訓過程中,部隊在貴州盤縣突然遭遇土匪埋伏,趙修申不幸壯烈犧牲。
“我爺爺生前的戰友說他干活勇猛,打仗也勇猛……”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在鄉親們和祖父生前的戰友們眼中,趙修申是一個很能干、很顧家的好人。1997年趙富明趕到貴州盤縣后,在當地民政部門的幫助下,聯絡到祖父生前的戰友,了解到祖父生前的一些片段,趙修申在部隊是個班長,“應該是那一批班長集訓,班長布置任務的時候,他們那個班遭遇土匪埋伏都犧牲了。”
“連峰際天,飛鳥不通”,貴州多山區,自古以來交通不便,在那個時代,沒有電話,也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1951年趙修申犧牲后,貴州當地曾經郵寄來一封信,請家屬前往辨認。
“那時候讓我奶奶去認尸,去不了,沒有人沒法去。” 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雖然有政府的來信,但是在奶奶的心里,一直覺得自己的丈夫還活著。
“我奶奶小腳,挑水摔倒了還領著我父親。奶奶肩挑水,自己做飯,帶我父親不容易。”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那時候家里都窮,雖然沒有祖父了,奶奶一直沒有改嫁,含辛茹苦把父親拉扯大。“直到奶奶65歲以前,都不相信爺爺已經去世!”孩子日漸長大,上級政府也多次到家里幫扶,直到后來,全家才慢慢接受了趙修申已經去世的現實。
“自己有條件了之后,就想找我爺爺去,我奶奶就說你找他干什么,他都不管我們了!”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雖然奶奶嘴上說不找,但是內心里,仍然希望能找到祖父。“她私下來找我,說你能找到你爺爺嗎?她說你上哪找他去啊?”
上世紀九十年代,到盤縣沒有鐵路、飛機等現代化交通工具。趙富明與兒子前往貴州盤縣尋找祖父墓地,從貴陽轉乘長途車到盤縣,短短350多里的山路,父子倆走了13多個小時。
“這兩個墓地最高的地方,我們在墓地賺了兩圈,喊了喊‘爺爺跟我們回家吧,我來找你了。’”趙富明告訴閃電新聞記者,烈士陵園埋葬的烈士太多,好多沒有名字,雖然當地民政部門積極聯系幫助尋找,最后他們只能在墓地里取了把土,用攝像機拍攝了一段視頻,就返回了山東。
模擬畫像高度復原烈士遺容 烈士家屬:像
“把爺爺請回來,我們一家人,就是連我爺爺兄弟的這些姑姑,都想看看我爺爺的容顏,他們沒見過。”找到祖父,哪怕是再見到祖父的一張照片,成了全家人的夙愿。2017年開始,林宇輝畫像工作室與山東省烈士編纂和宣傳教育中心共同舉辦為烈士畫像活動,得知消息后,趙富明趕赴林宇輝畫像工作室。
“眼睛包括耳朵,他兄弟們這個臉型都差不多,都是長臉型,鼻梁也挺高,大耳朵……”趙修申烈士有兩個弟弟,模擬畫像專家林宇輝結合遺傳因素與繪畫經驗, 不到兩個小時,就將趙修申烈士的模擬畫像初步定型。
“像!我感覺這照片,我感覺像我爺爺高大、勇敢那種精氣神!”現場,趙富明看到祖父的模擬畫像泣不成聲。“也可能你在那邊也掛念我們,終于讓您和我奶奶團聚了,團圓了,現在把您請回家!”趙富明說他一直有個愿望,就是回去后將祖父的畫像和奶奶做一張合影放墓地碑上,圓奶奶一輩子心愿。
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來,山東省有30余萬名革命烈士為國捐軀,很多先烈沒有留下照片和影像資料。為英烈畫像四年來,山東省烈士事跡編纂和宣傳教育中心與林宇輝畫像工作室攜手合作,已經為120余名烈士畫像。
“緬懷烈士,崇尚烈士,讓烈士的精神烈士的事跡,永遠地照耀后人。”山東省革命烈士事跡編纂與宣傳教育中心主任陳軍偉在接受閃電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還要與林宇輝畫像工作室共同開展為烈士畫像活動,讓這項活動長久做下去。“讓更多的烈士親屬能夠與烈士團圓,能夠見到烈士的真容,讓烈士的光輝照耀我們。”
閃電新聞記者 郝愛印 報道